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兩岸文化尋寶#以前,從珠海到香港走水路要1個多小時,陸路要3個小時以上;但是,現在卻只需要30分鐘左右就能從珠海到香港了!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它―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震驚外媒這座從最開始就提出要修建港珠澳大橋到真正修建成功,這座橋整整
#兩岸文化尋寶#以前,從珠海到香港走水路要1個多小時,陸路要3個小時以上;但是,現在卻只需要30分鐘左右就能從珠海到香港了!
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它―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震驚外媒
這座從最開始就提出要修建港珠澳大橋到真正修建成功,這座橋整整拖了35年才真正修起來!
正是因為它的出現,給香港、珠海、澳門、以及內地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讓原本需要一個多小時,三個多小時的交通,減少到只需要半個多小時就能到達。
不但帶來了交通的便利,還讓內地和兩岸同胞們的交流更加深入,給內地和兩岸的旅游業帶來蓬勃發展,也促進了內地和兩岸的經濟增長!
厲害啊!
更加厲害的是,雖然修這個橋用了1269億,不知道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精力以及種種;但是,很值得啊!
來看看花那么多錢和精力修的這個橋是啥子模樣吧:
還有
朋友們,怎么樣?壯觀不壯觀?
這座橋是在2009年12月15號開始修的,經過努力,在2017年7月7日橋的主體工程實現了全線貫通; 到2018年2月6日的時候完成了主體的工程驗收;10月24日上午9時就開始開通運營了。
運營當天那真是,人山人海啊!一點都不夸張,來自全國各地的,還有港澳臺的同胞,看熱鬧的、真正辦事的、懷著激動來參觀的、反正是各種各樣的都有!
這個橋是由大橋項目總設計師孟凡超,總工程師蘇權科,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是林鳴等人一起修建的。
這座橋因為它超大的建筑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建造好之后更是轟動了世界!
先后獲得2018年度全球最佳橋隧項目獎、國際隧道協會“2018年度重大工程獎”和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評選的“2018年度隧道工程獎”2019年12月的時候,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又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2020年8月份,港珠澳大橋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超級工程獎”。
到了2021年6月19日時,港珠澳大橋又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2022年4月的時候又榮獲國際焊接學會“Ugo Guerrera Prize”獎,這標志著繼2010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之后,中國再次獲得國際焊接最高獎項。
不光是這些,跟你說,這個橋的工程技術及設備規模還創造了很多項世界記錄呢。
這么厲害的一座橋,你可知道是誰先提出來要修這個橋的嗎?這個橋背后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提出這個大膽又有歷史性的建議的這個人就是胡應湘!
胡應湘先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他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進入大陸來投資的香港實業家。他在內地總投資超過510億人民幣,投資興建了公路,電廠,為內地教育、慈善事業及賑災捐款額逾2.1億元人民幣。
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及粵港兩地的經濟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
提出修橋計劃及為此四處奔波
修橋、建成
終于,在2009年12月15日這個具有歷史性的時刻,港珠澳大橋開始動工建設了!
這座耗資1269億元,用時10年,攻克無數個技術難關的大橋終于修建成功了!它不辜負國家的期望,人民的翹盼,就如中國人民勤勞,能吃苦,不怕任何困難拼搏進取一樣,它的成功建造完成后轟動了全世界!
它創造了無數個被世界人民認為的“不可能”,獲得了各種榮譽,包含了多少國人的心血;今天它終于用它的實力驚艷了世界,就如,如今的中國,讓全世界矚目!
它是“當之無愧”的兩岸之“建筑瑰寶”,它是內地和港澳同胞幾代人努力奮斗的結晶,是他們共同的心血!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讓我們和港澳同胞可以更深入地交流,為我們國家而驕傲,向那些為此所做出的奉獻建設者們致敬!
你們好樣的!
馬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