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千年國醫》攝制組有幸在2016年9月采訪到郭誠杰老先生,這份彌留珍貴的影視資料成為我們與老先生最后一面的告別……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制作此片以告慰老先生為中醫奮斗一生的貢獻,愿天堂不再有病痛,愿逝者安息。郭老一路走好——《千年國醫》攝制
《千年國醫》攝制組有幸在2016年9月采訪到郭誠杰老先生,這份彌留珍貴的影視資料成為我們與老先生最后一面的告別……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制作此片以告慰老先生為中醫奮斗一生的貢獻,愿天堂不再有病痛,愿逝者安息。
郭老一路走好——
《千年國醫》攝制組全體工作人員敬拜
郭誠杰
國醫大師
陜西中醫學院教授
中國著名針灸專家
中醫乳腺病專家
視頻加載中...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國醫大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全國著名針灸學家、全國首批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國家首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后合作導師、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省先進工作者、陜西省名中醫、原陜西中醫學院針灸系主任,陜西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郭誠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7年5月7日18時38分在陜西咸陽逝世,享年97歲。
郭誠杰國醫大師是新中國針灸學科的奠基人和臨床及科學研究的引領者,對我國乃至世界針灸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郭誠杰先生獻身祖國醫學近70個春秋,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淡泊名利,謙和仙雅,為醫家之典范;治學嚴謹,造詣精深,為后學之楷模。郭誠杰先生的逝世,是全國中醫藥事業的重大損失。
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的創新
我能治乳腺增生是一個偶然機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所在的醫院有個規定,各科大夫輪轉,針灸科的大夫可以去內科、外科、腫瘤科去看病,別的科的大夫也可以去針灸科看病,我當時被分到腫瘤科上班的時候,有一個乳腺增生的病人來找我,我說我是針灸大夫,建議她等腫瘤科的人來上班再接受治療,她說你只要能治好我的病,我愿意扎針。我當時對增生一無所知,就知道有一些胸部的穴位,比如屋翳穴、膻中穴等,扎完針第二天,病人來了就說疼痛減輕了。針灸止疼比吃西藥還快,有些人牙疼的不得了,一扎針很快就能緩解。她后來又說自己吃中藥吃的胃難受,針灸大夫都知道足三里是胃經的主要穴位,可以使胃的蠕動增強,可以幫助消化,我就給她扎了兩個足三里。第三天她就來說,胃不那么難受了,也有食欲吃得下飯了,乳腺也不疼了。第三次來的時候她還說自己的月經過了五天了還沒來,問我能不能幫她治療,我就在她的三陰交處針灸。第四次來,她說她出了我的醫院,沒走二百米,月經就來了,從這以后扎了五六次乳腺也不疼了,腫塊也消了。
在郭老家中進行采訪
在以前的針灸書里面沒有提到過針灸治療乳腺增生、乳腺腫塊的內容。中醫針灸相關的書里面記載乳腺炎、乳腺癌,但乳腺增生并沒有提到,當時我發現這樣的效果,還以為這是偶然,可能是其他各個方面的機遇起作用,并不是針灸把患者治好了。但是后來我反復用這個方法治療的時候,十個病人能有七個八個減輕,我才斷定這是必然。所以我從那開始就慢慢的鉆研,針灸治療乳腺增生也確實效果好,止痛快,這樣一直走到現在。
我基本上臨床這么多年以后感覺乳腺增生病人都是乳腺疼痛,這是首要的,但是根據人的不同,表現癥狀也不同,比如都是乳腺疼,這人以前常感冒,食欲不佳,氣乏,脈沉細這種情況我就把她分成為氣血虛的乳腺增生;還有些腰酸腿疼的人,雖然是增生,我把她歸為肝腎陰虛;假如患者目赤目干,口苦咽干咽喉疼痛,小便黃,心煩躁,我就把它歸為肝火;或者一生氣就疼,情緒不好,我就歸為肝郁。所以通過這么多年實踐發現,光說乳腺增生是不全面的,針對乳腺增生應該既辯證也辨病,有些人就是乳腺增生,其他一點癥狀都沒有,那就可以按辨病去治療。但是有些人是一疲勞之后乳腺增生發作,感冒發困,吃飯也不行,那就應該按氣血虛來針灸治療,或者用中藥治療,效果就好。所以這么多年以后,慢慢發現治療乳腺增生還必須要辨證。不同的中醫辨證分型應該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統一按乳腺增生治療,療效就提不高。
攝制組與郭老的合影
對針灸以及中醫未來的期盼
針灸需要進步,也需要創新,不能固守那些東西,就像過去有些特殊的手法,現在基本上都不見了。好的東西必然留下了,不好的、重復性差的東西就可能會消失。現在中醫出現的問題是什么,很多人都過于保守,一看說中醫哪些方面欠缺,就感覺離經叛道了。當年有些文章就批判這種西化。我感覺現在的中醫應當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你說你的道理,他說他的道理,不要別人一說話你就批判人家。我認為目前中醫有個禁錮思想,一看別人發表新的東西,用西醫的東西就反感,就批判說這是西化,應該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真理的東西都存在,不真理的東西必然淘汰。
中醫的學術也有發展,我認為現在的中醫也要利用先進的手段發展中醫,不能再固守老的一套,兩千年前的東西不可能全部都是正確的,其中的糟粕應該被去除,這樣看待中醫的問題發展中醫,這樣中醫才能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郭誠杰生平
1921年12月出生于陜西富平,
1937年7月參加工作,
1946年至1949年10月跟隨老中醫賈漢卿學醫,
1949年11月至1951年7月在富平莊里鄉行醫,
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在咸陽專區中醫進修學校學習,
1952年3月至1953年6月在陜西省中醫進修學校學習,
1953年7月至1955年4月任富平縣莊里鎮中西醫聯合診所所長,
1955年5月至1958年5月在富平縣醫院工作,
1958年6月至1959年8月在陜西中醫學校中醫師資班學習,
1959年9月至1987年12月在陜西中醫學院從事針灸教學、臨床與科研工作。
1960年5月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授予“陜西省先進工作者”,
197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11月赴日講學。
1981年至1987年任陜西中醫學院針灸系主任,
1982年被授予“陜西省勞動模范”,
1986年被衛生部聘為針灸教材總編審,曾任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針灸臨床分會副會長、針灸學會陜西分會副會長,
1987年退休并被學校返聘,
1989年被國家中管局及人事部授予“全國首批500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
1991年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
1992年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08年被評為首屆陜西省名老中醫,2009年6月獲中華中醫藥學會成就獎,
2010年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
2013年1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第一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后合作導師,
2014年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第二屆“國醫大師”。
郭誠杰簡介
郭誠杰同志一生精勤不倦,博學思敏,學術成就顯著。他秉承張仲景“調肝以治四臟”的學術思想,創新地提出了“肝為樞”,疏氣機,通血脈,補肝腎,調沖任而治療乳腺病的學術思想,開創了我國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病之先河;提出經絡實質是外周神經與中樞神經、臟腑經絡相關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開展的“針刺調節機體免疫研究”、“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及其機理研究”對我國中醫針灸學科開展科學研究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主持開展 “針刺與免疫學功能的研究”獲陜西省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經絡實質研究”獲陜西省科技成果二等獎,“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及機理研究”獲全國(部級)中醫藥重大科技成果乙等獎,研制的“乳腺增生治療儀”獲第四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醫療保健衛生用品科技成果展金獎”, “(電)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療效與規范化方案及相關機理研究”獲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6年12月獲中國針灸學會“中國針灸傳承貢獻獎”榮譽稱號。先后主持自編、協編、統編專業教材,為針灸學科的主要奠基人。
他潛心傳承中醫,教書育人,無私的傳道、授業、解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海外留學生、師承者達2000余名,澤被后學,弟子遍五洲,桃李滿天下。
郭誠杰同志一生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公道正派;謙虛謹慎,任勞任怨,淡泊名利;德高望重,高風亮節,為祖國醫學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在我國中醫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郭誠杰教授,從事醫教研近70載,對黨忠誠,熱愛祖國,熱愛中醫藥事業。數十年如一日,認真、勤奮工作在臨床、教學、科研第一線,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帶領團隊艱苦創業,為學校和醫院的建設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一心一意為病人服務,深受廣大患者的崇敬、信任和愛戴;他廉潔奉公、生活儉樸、寬以待人、尊重領導、關心同志、培養人才,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紀錄中醫
紀錄 · 故事 · 發現
公眾號:jilu-zhongyi
馬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