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蘭香草來源產地為馬鞭草科蘭香草屬植物蘭香草,以全草或根入藥。全草全年可采。根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陰干,切段。生于較干旱的山坡、林邊或路旁。分布于江蘇、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別名石將軍、紫羅球、婆絨花、石母草、九
蘭香草
來源產地
為馬鞭草科蘭香草屬植物蘭香草,以全草或根入藥。全草全年可采。根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陰干,切段。
生于較干旱的山坡、林邊或路旁。
分布于江蘇、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別名石將軍、紫羅球、婆絨花、石母草、九層樓、野薄荷、茵陳草、節節花、獨腳球、山薄荷、紫羅球、野仙草、避蛇蟲、石仙草、小六月寒、血汗草、九層塔。
【原形態】
小灌木,高25-60cm ,枝圓柱形,幼時略帶紫色,被灰色柔毛,老枝毛漸脫落。單葉對生,具短柄,長3-17mm;葉片厚紙質,長圓形,披針形或卵形,長2-9cm,寬1-4cm,先端鈍或尖,基部楔形,近圓形或平截,邊緣具粗齒,稀近全緣,被短毛,兩面均有黃色腺點。聚傘花序腋生及頂生,花密集;花萼5裂,杯狀,宿存,開花時長約2mm,結果時長4-5mm;花冠紫色或淡藍色,二唇形,外面具短毛,花冠管長約3.5mm,喉部有毛環,花冠5裂,下唇中裂片較大,邊緣流蘇狀;雄蕊4,開花時與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先端被短毛。蒴果被粗毛,倒卵狀球形,直徑約2.5mm,果瓣具寬翅。花果期6-10月。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匯編》
辛,溫。
疏風解表,祛痰止咳,散淤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氣管炎,風濕關節痛,胃腸炎,跌打腫痛,產后淤血腹痛;外用治毒蛇咬傷,濕疹,皮膚搔癢。
《中藥大辭典》
味苦微辛,性平。
祛風除濕,止咳散瘀。治感冒發熱,風濕骨痛,百日咳,慢性氣管炎,月經不調,崩漏,白帶,產后瘀血作痛,跌打損傷,皮膚瘙癢,濕疹,瘡腫。
《中華本草》
辛;溫。
疏風解表;祛寒除濕;散瘀止痛。主風寒感昌;頭痛;咳嗽;脘腹冷痛;傷食吐瀉;寒瘀痛經;產后瘀滯腹痛;風寒濕痹;跌打瘀腫;服疽不消;濕疹;蛇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絞汁涂;或煎水熏洗。
【運用】
①治感冒發熱,風濕骨痛:
蘭香草三至五錢,水煎服。
②治跌打腫痛:
鮮蘭香草搗敷患處。
③治濕疹,皮膚瘙癢:
鮮蘭香草搗汁外涂或煎水洗患處。
④治崩漏,白帶,月經不調:
小六月寒根二至三錢,煎湯服。
⑤治感冒頭痛,咽喉痛:
蘭香草五錢,白英三錢。水煎服。
⑥治癤腫:
鮮蘭香草拇爛敷患處。
⑦治氣滯胃痛:
蕕干全草一兩,水煎服。
⑧治產后瘀痛,跌打:
蘭香草、黑老虎。煎湯或浸酒服。
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