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春天,一年中長高的黃金時期,不少家長爭分奪秒給孩子搶時間。家住寧波海曙區青林灣小區的李先生,因為兒子身高是全年級最矮的那一批,決定給孩子打生長激素,一年花費四到五萬元。家住余姚萬達豪庭的王女士,擔心女兒受遺傳因素影響,將來身高不夠,給她報了
春天,一年中長高的黃金時期,不少家長爭分奪秒給孩子搶時間。
家住寧波海曙區青林灣小區的李先生,因為兒子身高是全年級最矮的那一批,決定給孩子打生長激素,一年花費四到五萬元。家住余姚萬達豪庭的王女士,擔心女兒受遺傳因素影響,將來身高不夠,給她報了一個運動增高的班,費用近四萬元。
作為家長,你愿意花這些錢給孩子“助長”嗎?
為了長高,每天打生長激素
李先生一開始對兒子的身高是不擔心的,自己身高178cm,妻子身高162cm,照理說孩子不會太矮。
但牛牛從小體質差,容易生病,又愛挑食。上小學后,同齡人個子蹭蹭地往上走,就他還在原地不動。今年牛牛9歲了,已經讀小學三年級,身高卻只有125cm,目前算是全年級最矮的那一批孩子。
圖片來源:包圖網,圖文無涉
李先生一下子擔心起來,開始考慮要不要給孩子打生長激素。本以為牛牛怕打針,排斥這件事。沒想到,最近當爸爸媽媽在討論身高這個話題時,孩子主動提出來:“爸爸,你給我打生長激素吧,我愿意打。”
因為牛牛的骨齡偏晚兩年,還有生長空間。上周,李先生就帶著牛牛去一家醫院的兒童生長發育門診做檢查,“檢查了很多項目,光抽血就抽了十幾罐,我們花了兩三天時間做完的。”
醫生說,對照牛牛的年齡、身高、體重情況,達到P50中等身高數值,應該是在135cm左右,現在還有10cm的差距,需要爭取兩年追平。
據了解,目前生長激素主要分粉劑和水劑。
考慮再三后,李先生選擇打水劑,他說,打水劑的人多一些。而水劑主要分長效針和短效針,兩者效果差不多。短效針的優勢是費用便宜,需要每天打。長效針只要一周打一次夠了,但費用高。這兩種針都可以在家自己完成操作。
“根據我們的劑量,短效針一年的費用大概4萬元以上,長效針要十萬多。”李先生笑著說,我們遵循孩子意見,他要是接受不了每天打針,十萬就十萬吧。不過兒子可能比較心疼爸媽的錢包,選了打短效針。他說:“爸爸,沒事的,我能忍。”
檢查結果出來沒問題后,牛牛就開始每天打生長激素了。“我們已經打了四天,兒子說就刺進去和拔出來時有點感覺,可以接受。我們打算先打2年看看,希望能追上同齡人的平均身高。”
一年近4萬元,報名運動增高班
王女士的女兒成成讀小學五年級了,身高145cm左右,在班級里算中游水平。但因為她和丈夫的個子都不高,一個170cm不到,一個157cm,如果想要女兒達到160cm的個子,還要努把力。
“我在朋友推薦下,報了一個運動增高的班。”王女士坦言,盡管費用不低,一年要近四萬塊,但為了孩子的未來還是決定試一試。
本以為這個項目算小眾的,但到了現場才發現,像她這樣未雨綢繆的家長還有不少。“機構根據每個孩子的骨齡情況制定一對一的運動方案,每天保證適度運動,特別是跳繩、摸高、籃球等彈跳力的項目。
“每周三次,每次上一個小時的課,鍛煉頻率還是挺高的。”王女士說,成成還是很喜歡上課的,畢竟和同齡人玩玩跳跳,很有趣。
不過,有陣子因為和別的培訓課撞時間,女兒沒有堅持鍛煉,而是斷斷續續去上課。中間最長的時候停了兩個月。直到最近,又密集訓練起來。
“聽說有的男孩子短短半年時間長高了七八厘米,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快快長高,達到心理預期。”王女士說。
“能明顯感覺到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長高。新學期開學后,我們這里就有不少家長來咨詢,男生家長和女生家長的占比為6:4。”該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調查
六成家長愿意花上萬元“助長”
兩成反對打生長激素
作為家長,你覺得孩子身高需要提前干預嗎?
你愿意花多大的精力和錢?
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長高方式?
記者在朋友圈里做了一個微調查,引發家長們的熱烈討論。
收到的留言中,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高、身體強壯,超三成的家長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做了骨齡檢測,剩下的家長會在小學中高年級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吃、多鍛煉,來促進長高。
“只要能長高,不影響身體健康,花上萬沒問題。”對于身高不占優勢的家長來說,想遺傳給孩子大高個的基因,本身就比較困難,有六成家長表示,愿意花上萬元幫助孩子長高,但其中有兩成家長不能接受打生長激素。
“如果人體生長激素本身就是正常的,那么打了是不是弊大于利?”萱萱媽媽覺得,還是多運動比較好,受益多多。
調查中,超八成的家長有意識地帶孩子體育鍛煉,比如跑步、打籃球、學游泳及跳繩,不過和孩子一起運動的家長并不多。剛讀一年級的佑佑,一周要上三個體育類的興趣班,他爸爸說:“我跟他媽下班比較晚,沒時間帶他運動,所以多報點興趣班。我們每周要上游泳課、籃球課、乒乓球課,此外每天在家跳繩400個。”
“除了運動,每天都要保證孩子有一定的營養攝入。春天多吃點芽類蔬菜,豆芽我都是自己孵的。把綠豆淋濕,放在籃子里,每天用水淋一遍。雖然沒有菜場賣的粗壯,但更有機一些。現在我們養殖的東西都不敢吃,怕發育提早啊!”網友“隨遇而安”說。
調查中,多數家長都會注意孩子日常的營養均衡補充,多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多喝牛奶,多補充魚類、蛋類、肉類。
專家
這種情況出現家長就要引起重視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長高,特別是對于那些父母自身就不太高的,更是一件非常在意的事情,這樣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兒科專家方敏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小兒生長發育診療。
她提到,醫學上有個計算遺傳的身高公式:男孩身高=(父身高+母身高)/2+6.5cm,女孩身高=(父身高+母身高)/2-6.5cm,在這個公式計算出的數值基礎上,孩子實際身高還有上下5cm的浮動空間。
很多家長關心,什么樣的情況要介入孩子的身高?方敏提到,兒童發育主要有三個階段:出生頭兩年是第一階段,身高發育與營養關系比較密切;第二階段是三歲后到青春期前,這一階段每年平均長高五到七厘米;青春期是第三階段,女孩可以長高22—25厘米,男孩則可以長高28—30厘米。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其他內分泌疾病及骨病,孩子在青春前期年生長速率低于4—5厘米,青春期年生長速率低于6—7厘米,家長就要引起重視。
運動、睡眠、飲食、心態一個不能少
至于,小孩使用生長激素是否安全?前提是,帶孩子到醫院接受必要的檢查,沒有心腎方面慢性病、沒有不典型甲狀腺功能不全、以及所在父母雙方沒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等,且孩子的確是因為自身分泌的生長素不足導致的長不高,那注射生長激素是安全的,有利于長高的。
“孩子身高最終還是基于自身遺傳條件,家長要擺正心態,不能太過苛求,慎選適用于自己孩子的增高方法。”方敏說。
醫生支招
1、陽光下運動,每天要到戶外保證30分鐘的適度運動,可以選擇跳繩、摸高、籃球、跑步、游泳等。
2、保證睡眠質量,小學低年級段的孩子,晚上9點以前就要入睡,高年級段10點前必須睡下了,有足夠的深度睡眠時間。
3、避免肥胖,飲食均衡,少吃油炸、加工過度的食品,不要盲目吃所謂的“補品”,造成拔苗助長式的早熟。
4、心情愉悅,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紓解心理壓力,避免孩子背負過重壓力。
來源:現代金報
丁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