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美亞光電的股價,還在不斷下滑。截至9月30日,美亞光電盤中一度跌至37.5元/股,創下半年來新低,總市值僅存253億元。在今年6月底,美亞光電曾一度達到57.59元/股的高點,總市值390億元。可自那以后,美亞光電就像越過山峰般,股價不斷向
美亞光電的股價,還在不斷下滑。
截至9月30日,美亞光電盤中一度跌至37.5元/股,創下半年來新低,總市值僅存253億元。在今年6月底,美亞光電曾一度達到57.59元/股的高點,總市值390億元。可自那以后,美亞光電就像越過山峰般,股價不斷向下,至今跌近35%,市值蒸發137億元。
這樣的跌幅,也讓站在背后的昔日安徽首富田明,身家迎來大幅縮水。
截至今年6月,身為董事長的田明直接持有美亞光電61.16%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其持股身家為155億元,與237億元的高點相比,半年蒸發82億元。
這意味著,不到一年時間,田明身家暴減超百億元,并被陽光電源的老板曹仁賢超越,失去了安徽首富的寶座。
01、工程師的逆襲
研發大米色選機打破國外壟斷,創亞美積累第一桶金
實際上,目前關于田明的資料并不多。
公開資料顯示,田明出生于1953年,如今已有68歲,是一位大專學歷的工程師,曾在合肥輕工業機械廠工作過一段時間,并擔任設備科科長一職。后來,田明還成為了合肥安科光電機械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
至于田明為何會創建美亞光電,與一個名為大米色選機的機器有關。這種機器是根據大米光學特性的差異,利用光電技術將大米中的異色顆粒自動分揀出來,從而達到提升大米品質,去除雜質的效果的機器。
美亞光電官微介紹,上世紀90年代,大米色選機在國內還是稀罕物,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國內只能依賴進口,且價格動輒上百萬元。“那時我們和國外的差距很大,就是我們是小學生,他們已是大學畢業,可以說差了二十年。”
當時,剛畢業的田明正值熱血年紀,對此很不服氣。
于是在1996年,田明帶領團隊研發出了我國的第一臺大米色選機,在打破壟斷的同時也嘗到了甜頭。四年后,田明與幾位伙伴共同出資,成立了美亞光電的前身,也就是合肥美亞光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與此同時,在田明的主導下,美亞光電又開始在全數字化色選機、多光譜色選機等方向發力。“我們現在的色選機產品,應該引領國際的潮流,在國際上我們處在領先地位”,田明在說起這話時,有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對于創業,田明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做企業是一條不歸路,要做好永遠做下去的準備。”當然,創業不能一時興起,“要看有沒有市場,能否做出來也值得思考,至于是否賺錢,我放在后面一步”,田明補充道。
02、安徽本土首富誕生
稱上市可獲強大資本支撐,近一年身家縮水百億被超越
2011年,美亞光電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這一年,美亞光電成功登陸深交所,并募資8億元。至于為什么要上市,田明曾在接受采訪時直言,“美亞上市后,有一個強大的資本支撐,不用擔心資本上的困難”。要知道,美亞當時的凈利潤只有1.33億元,這意味著要6年才能賺到這筆錢。
當然,上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田明成為了安徽首富。隨著美亞光電成功上市,田明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各大財富榜單中。201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田明成功成為安徽首富,而這還被當時的媒體稱之為,彌補了安徽本土富豪缺席的空白。
實際上,田明能成為安徽首富,與中標了合肥地鐵也有關系。
2016年初,美亞光電進軍X光安檢設備領域,中標了合肥地鐵1號線安檢設備。“對方要求一周內提供并安裝40多臺安檢設備,我們當時只有三四臺樣機,于是100多人奮戰三天三夜,最終按時完成”,美亞光電副總經理吳明回憶道。
市界發現,美亞光電的業務目前主要分為三大板塊。
2020年年報顯示,美亞光電實現營收14.96億元,與上一年基本持平,其中色選機貢獻了64%的營收占比,為其最大的營收支柱,而口腔X射線CT診斷機則占據30.37%營收,是第二大營收支柱。至于X射線工業檢測機,營收占比則僅為4.45%。
同樣是在2020年,美亞光電股價迎來一輪暴漲,從3月份的30元/股增至7月的61元/股,成功實現翻倍,這也讓田明成功拿回安徽首富的頭銜。在去年10月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上,田明以260億元身家,超越三七互娛的吳緒順家族,再度成為安徽首富。
不過,資本市場似乎并沒有永遠的贏家。隨著近段時間美亞光電股價的回落,也讓田明一年損失了百億身家。反觀同樣位于安徽合肥的曹仁賢,則因陽光電源股價的上揚,當前持股身家已經高達670億元,比去年同期暴漲560億元,遠超田明的155億元。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廖影)
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