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罐茶非“大師作”,而是“大師的公司作”。天下網商記者丁波日前,以“大師作”出名的小罐茶公布了2018年銷售額,達到了20億元人民幣。有網友據此推算,八位大師每天要炒近1500斤的鮮茶葉才行。那么,“小罐茶大師會不會累壞了?”1月17日上午
小罐茶非“大師作”,而是“大師的公司作”。
天下網商記者 丁波
日前,以“大師作”出名的小罐茶公布了2018年銷售額,達到了20億元人民幣。有網友據此推算,八位大師每天要炒近1500斤的鮮茶葉才行。那么,“小罐茶大師會不會累壞了?”
1月17日上午,小罐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并非大師手工去炒茶。
天下網商記者發現,小罐茶非“大師作”,而是“大師的公司作”。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僅是茶葉的零售方和品牌擁有者,相比茶葉本身,該公司更擅長營銷。
小罐茶宣傳圖
同茶不同價 高價小罐茶是“大師公司作”
2016年7月才上市的小罐茶在消費者視野頻頻出現。在央視、航空、高鐵等不同平臺上都能看到它的廣告,“一罐一泡”和“大師作”是其主要賣點。
在某電商平臺的小罐茶官方旗艦店內,共有66款商品在架,包括茶葉和茶具兩類產品。其中,茶葉又包括明前龍井、黃山毛峰、特級大紅袍、茉莉花茶、特級鐵觀音等種類。
店內根據不同種類、不同大師、不同顏色罐子以及不同罐數進行組合包裝,對外售賣。從定價來看,小罐茶的品牌定位較為高端,凈含量40g的茶葉售價從248元到1500元不等。
在一款凈含量40g的“小罐茶2018特級明前綠茶獅峰山西湖龍井茶葉禮盒”頁面上,記者發現提供該產品的廠商為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根據已公開信息,該公司的法人正是八位大師之一戚國偉。
同一平臺上,另一家名為“貢牌西湖龍井旗艦店”內,也有一款2018明前龍井茶,同樣來自于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據網絡信息顯示,小罐茶的“大師”戚國偉為貢牌西湖龍井董事長。該店客服人員表示,“我們是小罐茶西湖龍井唯一的供貨商”,這款茶葉和小罐茶的龍井來自同個產區、同個山頭,等級都是精品級。
也就是說,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僅為“小罐茶”品牌持有者及茶葉零售方,并非為茶葉生產商。
記者咨詢小罐茶旗艦店客服,“小罐茶是否由企業自己生產?”客服人員未直接回答,僅表示,“制茶大師與小罐茶共同制定茶葉產品標準,從茶葉采摘到整個生產過程都嚴格把關。”
在對比兩家旗艦店的茶葉價格并折算掉各項優惠后,“貢牌”龍井的最終價格為2780元/500g。小罐茶的龍井價格為18750元/500g,是貢牌的6.7倍。
此外,小罐茶官方宣傳的8位大師中,鄒炳良、謝四十、林振傳、王順明等其他幾位,也都有自己的公司或者依附于某家集團。
相比茶葉 小罐茶的營銷策略更引人注意
據最新消息,小罐茶2018年全年銷售額為20億元,回款金額10億元。比起銷售數據,更引人注意的是小罐茶的營銷策略。近兩年來,小罐茶在央視、地方衛視、航空、高鐵等不同渠道上都有大手筆的廣告投入。
2017年7月,央視曾播出一個三分鐘長的茶葉廣告,“小罐茶,大師作”的slogan和茶文化大師們競相出鏡。茶葉愛好者張先生表示,“我當年在電視里看到小罐茶廣告的第一反應是,哈,真會玩。”
但消費者并未因此對小罐茶產生額外的好感,對茶葉的品鑒始終要回到茶葉本身。
網友“容易記住的嘉銘”在嘗過小罐茶后表示,“小罐茶這坑不應該跳。這特級白毫銀針還沒品品香一級白牡丹好喝,味道寡淡,甜味回甘都沒什么特別。”
小罐茶的營銷打法與其創始人及幕后推手杜國楹不無關系。據悉,杜國楹曾先后創立過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四個品牌,被業內人士稱為“營銷高手”。
有消息透露,小罐茶推廣的電視媒體渠道都被杜國楹簽訂了排他協議,導致別的茶品牌在一定時段內無法與小罐茶在同一推廣渠道上進行競爭。
靠營銷來拉動銷量的小罐茶,其商業模式是否靠譜?
2018年11月,杜國楹曾在“創新中國茶——2018年度論壇”上解釋小罐茶的商業模式,縱向打通產業鏈,橫向多品牌布局,共享供應鏈和渠道。小罐茶的核心競爭力是格局,讓中國茶重新走向世界。
據了解,目前小罐茶在線上線下均有布局。除了電商平臺外,小罐茶的銷售渠道也在線下全面鋪開,其中包括600余家專賣店、2000余家合作煙酒店和3000多家合作茶飲店。
本次營銷事件是否會影響消費者對小罐茶品牌的信任,小罐茶的模式能否持續下去仍有待觀察。
微博大V“我是西蒙周”就此評論,“必須得承認,小罐茶是迄今為止炒作最成功的茶葉品牌,沒有之一。小罐茶的解釋來得也比較及時,但其實,消費者更多的是在調侃小罐茶的價格與質量是否有合適的性價比,沒誰會當真地認為‘大師作’就是大師在親手炒茶葉。這種調侃反映了消費者對質量的擔心,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對小罐茶的質疑。小罐茶若真的質量有問題,這個神話品牌就離坍塌不遠了!”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