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00年初,四川女孩王世芬在江蘇南通一家食品廠打工時突發重病,身為孤兒的她囊中羞澀,十分茫然無助。食品廠女老板陳艷得知她的情況后,墊錢給王世芬進行手術治療,并且和自己的家人照顧王世芬兩個多月的時間。王世芬痊愈后繼續返崗工作,償還自己虧欠老
2000年初,四川女孩王世芬在江蘇南通一家食品廠打工時突發重病,身為孤兒的她囊中羞澀,十分茫然無助。
食品廠女老板陳艷得知她的情況后,墊錢給王世芬進行手術治療,并且和自己的家人照顧王世芬兩個多月的時間。
王世芬痊愈后繼續返崗工作,償還自己虧欠老板陳艷的債務,可是僅僅兩個月后,她就不辭而別,消失在茫茫人海里。
人們紛紛譴責王世芬忘恩負義,對恩人陳艷沒有感激之心,可王世芬自己也一直活在深深的愧疚之中。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王世芬“忘恩負義”、不辭而別?17年后兩人再次相見,面對昔日恩重如山的老板,王世芬又會說出怎樣的感人真相呢?
讓我們從頭開始講起!
打工妹兩進食品加工廠
1999年年初,剛過完元宵節,天氣十分寒冷,在江蘇省南通市的一家食品加工廠,女老板陳艷正在自己狹小的辦公室處理著廠內事務。
突然有一名員工跑進來告訴她,外面來了幾個求職的年輕人,讓陳艷親自出去看一下。
那幾個年輕人操著四川口音,在廠外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看到陳艷出來了,為首的一人解釋說道:
“老板,您行行好,收下我們,給一份活干吧!我們都是四川的,過完年就去了廣州找工作,但沒有找到合適的,輾轉來到了南通碰運氣,也是四處碰壁,現在都要餓肚子、露宿街頭了……”
陳艷是南通市如皋市人,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家中共有兄弟姐妹三人。
因為小時候生活十分貧困,初中還沒畢業的她就輟學前往南通市打工,嘗盡了人世間的辛酸苦辣,最困難的時候,一盒盒飯分三頓吃。
多年打工終于有了一些積蓄,在家人的幫襯下,她瞅準時機在南通創辦了一家食品加工廠,自己當上了老板。
不過因為工廠剛剛起步,經營方面還沒有什么起色,陳艷自己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過。
看著這幾位年輕人求職心切的可憐樣子,陳艷想起了自己過去打工的辛酸經歷,那種無助漂泊感至今仍然記憶猶新。雖然加工廠目前經營慘淡、不缺人手,但她還是一咬牙,將幾個人全部招入廠中。
這其中就包括了文章的另一個主人公——王世芬!
王世芬出生于四川的一個偏遠山村,當時的她剛滿20歲,已經在外地城市打工好幾年了。
幾年前,王世芬的父母先后患病,為了治療,家庭貧困的她和哥哥四處借債,但最終也沒能留住父母的性命。
父母離世后,家里的負債落在了兄妹二人的肩上,為了幫助哥哥還債,王世芬隨家鄉附近的村民外出南方打工,這一次她和工友們輾轉來到了江蘇南通,被好心的女老板陳艷收入廠中。
進入食品加工廠后,王世芬和工友們發現陳艷為人非常好,對待員工很親切,十分照顧他們在廠內的日常生活,這也讓漂泊在異鄉的他們心里感到溫暖。
可是過了不久,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出現了:加工廠內的經營效益不好,這讓王世芬和工友們覺得在這里干沒啥“錢”途。
他們去外鄉打工本身就是為了掙錢,很多人還背負著養家糊口的巨大壓力,如今在這里沒有多少活干,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的工資,于是眾人的心里萌生了退意。
經過一番商量之后,他們決定當月的工資不要,也不和老板陳艷打招呼,直接離開加工廠另去別的地方賺錢。
王世芬和他們是老鄉,也是隨他們一同來的,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和他們一起離開了。
陳艷本以為事情到了這里就會告一段落,可是到了4月份的時候,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了進來。
接聽之后,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比較熟悉的聲音,是離開一個多月后的王世芬打來的。
王世芬告訴陳艷,他們在外面干了一段時間,發現老板并不靠譜,所以想回來繼續在陳艷的加工廠內工作。
普通的操作工一般人都可以勝任,不像特殊的技術人員那樣稀缺,按照一般老板的用人標準,這種不辭而別的員工是不會再一次被錄用。
然而過去打工的種種艱辛,讓陳艷對這幾個年輕人心生憐憫,她不計前嫌,讓他們又重新回到了加工廠內。
盡管廠內效益暫時不太好,陳艷對員工卻十分善待,她會按時發工資,絕不拖欠一分錢,資金周轉不過來時,她會四處去周借。
為了讓員工享受到家庭般的溫暖,陳艷還會每周讓父母做一些好吃的送過來,分發給手下的員工一起食用。
得知王世芬父母均已過世后,她對這位性格內向、但工作認真踏實的妹妹格外照顧,每次有好吃的,她也會刻意多分給王世芬一些。
在王世芬心里,對陳艷這位老板兼姐姐十分愛戴和感激,工作起來也更加努力了。
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幾個月,到了下半年快要過年的時候了,隨著年關臨近,食品廠也迎來了旺季,工作變得十分繁忙。
在陳艷的領導下,員工們熱火朝天地干著,都希望趁著年底多賺點錢好回家過年,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王世芬漸漸地病倒了!
女老板墊錢救員工
開始的時候,王世芬腹部偶爾有一些不規則的絞痛和墜脹感,因為工作很忙,又沒有閑錢去醫治,每次疼痛時,她只是去小藥店里買一些便宜的藥來吃。
可是這些藥吃了以后非但沒有見效,腹部的疼痛反而越來越厲害了,實在忍受不了,王世芬向陳艷請了半天假,在一位女工友的陪同下,去了正規醫院求診。
在對王世芬腹部進行了B超查驗后,醫生根據結果告訴王世芬:
“你已經懷孕三個月了!”
這句話讓王世芬大吃一驚,她既害怕又迷茫:自己從來沒有和異性有過親密的接觸,怎么會無緣無故就憑空懷孕呢?
恐懼感涌上心頭后,王世芬急得大哭起來,與她同來的女工友也束手無策,只好偷偷打電話給老板陳艷,告知了她這一消息。
不一會兒,陳艷就趕到了醫院里,她向王世芬詳細了解了情況后,斷定她不是懷孕,而是得了其他與懷孕相似的病癥,只不過醫生對B超結果誤判了而已。
于是陳艷拿著王世芬的B超結果,向一位經驗十分豐富的婦科醫生請教,經過那位婦科醫生的診斷:
王世芬的確不是懷孕,而是患上了子宮肌瘤,因為現在肌瘤已經很大了,腹部有些隆起,像懷孕了一樣。
另外,這種肌瘤需要盡早切除,如果不進行手術的話,不僅會影響將來的生育,甚至還可能危及生命。
知道這種結果后,女老板陳艷當即決定,給王世芬放長假,讓她去醫院住院治療。
對于住院手術,王世芬卻一直猶豫不決:
首先,做手術要花很多錢,她這幾年打工所掙的都寄回給老家哥哥還債了,哥哥也拿不出多余的錢來給她做手術;
其次,自己的家人遠在四川,做了手術后,他們不可能從四川趕過來照顧自己;
最后,自己做手術會耽誤工作很長時間,老板會不會以此解雇自己呢?自己手術后身體恢復了,老板還會用自己嗎?
考慮到這些情況,王世芬哭著對陳艷說道:
“陳老板,我沒有錢,我現在不想做手術,我還是想先回廠里干活掙錢!”
陳艷看出了王世芬的重重顧慮,她用十分堅定的語氣對王世芬說道:
“你不要命了嗎?你現在的情況就是必須盡快住院做手術,錢的事情你不要管,我來替你想辦法,你盡快醫好身體回來上班才是最好的!”
有了老板的這句話,王世芬的心里踏實了不少,當天下午,陳艷就帶著王世芬辦理好了住院手續。
家人不在身邊,王世芬對于手術心里很恐懼,為了緩解王世芬內心的壓力,陳艷帶她去理發店剪了一個清爽的短發,又在服裝店給她買了一件過膝的紫色羽絨大衣。
經過一番收拾后,王世芬整個人都漂亮精神了很多。
除此之外,陳艷還安慰王世芬要放松心情,一切都有她在身邊照顧著。
老板對自己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幫助讓王世芬終于心安了,她對陳艷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2000年1月12日上午,王世芬的手術正式開始了。
在手術單上,陳燕以王世芬親屬的名義,在上面簽了字。因為自己平時要處理廠里的事務,擔心照顧不過來,她便讓廠里年齡較大的徐阿姨過來對王世芬進行陪護。
在被推進手術室前,王世芬心里十分緊張,額頭上都冒出了冷汗,陳艷見狀后,立馬上前握住了她的手,還在她的額頭上親了一下,柔聲細語地說道:
“妹妹,你放松一些,沒事的,很快就好了,我就在外面等你出來!”
手術整整做了六個多小時,在這六個多小時里,陳艷一直在手術室門口焦急地等待著,不知道情況的人,還以為她是王世芬的親姐姐。
當王世芬被推出手術室的那一刻,陳艷沖過去,對著醒來的王世芬打了一個“耶”的手勢,意思是告訴她手術很成功。
王世芬微微點了點頭,眼淚不自覺奪眶而出!
隨后,陳艷叮囑了陪護的徐阿姨幾句,趕忙回去處理廠里的事務了。
到了夜里,因為擔心王世芬手術之后會出現意外,陳艷又趕到了醫院,一直守在王世芬的病床前,直到深夜11點多才回家。
她來不及吃晚飯,夜晚回家之后才匆匆扒了幾口熱水泡飯,墊一墊肚子。
第二天早上,醫生查房時看到王世芬狀況良好,告訴她現在可以喝點稀粥了。
話音剛落,病房的門被推開了,陳艷的丈夫李大哥拎著保溫桶走了進來,他說是陳艷昨晚回家后特意交代他今早熬粥送過來,于是自己早上五點就起床熬粥,整整慢燉了兩個多小時。
說完這些之后,李大哥給王世芬倒了一碗粥。看著綠色的菜葉、瘦肉、香油,聞著它們散發出的香味,兩天沒吃東西的王世芬感覺到特別有食欲,她一口氣喝下了一碗,多年以后回想起來,仍然覺得那是她一生喝過的最美味的粥了!
手術之后需要在醫院休養一段時間,除了有徐阿姨的陪護,陳艷還會每天抽空來醫院看望王世芬。
那時候臨近春節了,食品加工廠里非常繁忙,自己不僅誤工,還占用了老板的時間,這讓王世芬的內心越來越不安。
于是在手術后的第六天,王世芬要求出院回工廠宿舍休養,但陳艷堅決不同意,因為王世芬的刀口還沒有完全愈合好,需要在醫院和專業醫護人員的照顧下再靜養幾天。
手術后的第八天,是王世芬出院的日子,陳艷親自來醫院接她出院,并且提前租下了一套干凈整潔的一居室,將王世芬送到那里休養。
在一居室里安頓好后,陳艷笑著對她說道:
“世芬,你先在這里休養一段時間,廠里的事情不用擔心的,我自己也住在這個小區,照顧起來也更加方便一些!”
內心里除了滿滿的溫暖和感動,王世芬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真覺得老板陳艷比自己的親姐姐還要好,心里暗暗發誓,等自己痊愈之后,一定要好好回報老板陳艷!
在休養的這段時間,除了陳艷自己來探望,陳艷的父母和丈夫也會經常給王世芬送來可口的飯菜。
2000年春節,其他人都回家過年了,王世芬被陳艷接回到了自己家中,度過了一個沒有親人但很溫暖的新年。
17年后真相感動
老板墊錢給自己治病,并且和她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讓王世芬既感激又自責。
她覺得是自己拖累了陳艷,想著盡快回工廠上班進行補償和報答,但陳艷沒有同意。
直到2000年3月底,王世芬的身體完全康復之后,陳艷才讓她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因為住院和做手術的錢都是老板陳艷墊付的,自己沒有積蓄,王世芬便想著用打工工資來抵債。
可是每次她問陳艷住院手術花了多少錢,陳艷總是輕描淡寫地說:
“沒花多少錢的,你不用放在心上,這些錢都是廠里員工捐的!”
王世芬心里清楚,工友們捐的錢不過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自己的手術費用,絕大部分錢都是老板陳艷掏的,她之所以這么說,是為了減輕自己內心的壓力。
面對老板對自己的傾囊相助,王世芬覺得只有努力工作來回報老板,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可是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王世芬在病愈返廠工作后僅僅兩個月,就因為一件事情不辭而別。
原來,一位剛入廠不久的男工友對這位四川打工妹深有好感,他熱烈追求王世芬,可王世芬對他沒有任何好感,更何況這位男工友還是一個已經有家室的人。
在斷然拒絕男工友后,對方依舊不依不饒、糾纏不休,王世芬想把男工友的惡劣行為告訴給老板陳艷,但心地善良的她怕男工友因此被開除,從而對恩人的食品廠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內心一直很糾結,不知道該怎么辦。
恰好在此時,曾經的同事李檢在上海聯系到了她,告訴王世芬上海有合適的工作,問她要不要過去上班。
做好離開的決定后,王世芬感到猶豫和不舍,她不知道要不要向老板陳艷告辭!
如果說出真正的原因,男工友肯定會被老板陳艷開除;如果不說出實情,自己不顧恩情無端離開,豈不是忘恩負義嗎?
思前想后之下,王世芬選擇了不辭而別,而這一離去,也讓陳艷自己背負上了長達17年的心債。
王世芬不辭而別后,食品加工廠內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人們紛紛指責王世芬忘恩負義,老板陳艷對她幫助這么大,竟然連聲招呼都不打就離開了,實在是沒有做人的良心。
陳艷對此也感到很疑惑,不過她深知王世芬善良的本性,覺得她應該是有不為人知的難處才做出如此選擇的。
在她看來,王世芬并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陳艷在心里默默祝愿王世芬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和屬于自己的生活。
來到上海后,王世芬順利找到了工作,并很快和以前的工友李檢建立了戀愛關系,后來二人結婚,組成了家庭。
雖然李檢對王世芬溫柔體貼、關懷備至,但王世芬還是會在背地里偷偷哭泣,李檢詢問她緣由,王世芬也不肯說。
在很多個夜晚,王世芬都拿起手機,想給陳艷撥打一個電話,可每次拿起來又放下,內心十分煎熬。
隨著心結越積越重,2008年,已經結婚的王世芬執意要放棄上海穩定的工作來南通打工,丈夫李檢只好陪同她一起前來。
每當有空隙時間,王世芬總會來到陳艷所在小區的樓下,向著恩人家的窗戶默默注視著,可是她不敢上去,她覺得自己無顏面對恩人。
轉眼間到了2017年,在丈夫李檢耐心詢問之下,王世芬終于說出了隱藏在心里多年的心事,李檢聽后百感交集,他鼓勵妻子主動說出來,讓自己負罪的內心得到救贖。
偶然間,他看到重慶衛視有一檔“謝謝你來了”的節目,這個節目專門為那些心懷愧疚而無法說出口的人打開心結,在征得妻子同意后,李檢與欄目編導取得了聯系。
在欄目組的聯系下,王世芬和陳艷在電視節目現場見了面。
面對自己的恩人,王世芬聲淚俱下地喊出了積壓在內心17年之久的心聲:
“姐姐,我對不起您!”
說完之后,她沖過去抱著陳艷大哭,陳艷拍著她的肩膀,柔聲地安慰道:
“你當初的難言之隱我都知道了,看到你現在過得很好,我就放心了!”
節目結束之后,王世芬告訴陳艷,受姐姐當年善行的感染,這些年她悄悄資助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讀書,如今那孩子已經快高中畢業了,他準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再資助一名貧困學生。
當王世芬想把當年手術住院的費用償還給陳艷時,陳艷拒絕了,她說自己當年幫助王世芬并不是奢求回報,如今自己事業還算可以,生活上也不缺少那一部分錢,她希望王世芬將這筆錢留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這次見面之后,陳艷感到非常欣慰,她沒有看錯人,當年自己對王世芬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在王世芬那里,她已經看到了愛的傳遞!
如今的王世芬是江蘇省宿遷市的一名普通環衛工人,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她都會帶上一些禮品,和丈夫一起去陳艷家表示感謝。
而陳艷早已把王世芬當做自己的親妹妹,每次她來,陳艷總會熱情招呼,做上一大桌子菜,拉著王世芬的手閑話家常。
陳艷用善良之心幫助他人,王世芬用感恩之心回饋社會,17年的心債背負之后,留在彼此心中的是滿滿的感動!
親愛的讀者們,關于這個真實故事,你怎么看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你的支持是我寫文的動力,如果喜歡此種正能量故事,請把它轉發出去,下一篇更加精彩!
【文/若木 圖/網絡】
(關注@若木小刀,為您分享更多精彩)
馬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