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吃過稻米油嗎?如果你買油也習慣貨比三家的話,會發現稻米油有點與眾不同,它含有一種獨特的營養成分——谷維素,這在其他油中都非常少見甚至大多沒有,而且不同的稻米油谷維素含量也天差地別,有幾百、幾千的,也有一萬以上。這個“谷維素”到底是啥?谷維
你吃過稻米油嗎?
如果你買油也習慣貨比三家的話,會發現稻米油有點與眾不同,它含有一種獨特的營養成分——谷維素,這在其他油中都非常少見甚至大多沒有,而且不同的稻米油谷維素含量也天差地別,有幾百、幾千的,也有一萬以上。
這個“谷維素”到底是啥?
谷維素只有在谷物(及其制品)中才有,主要是稻米,甚至水果、蔬菜中都沒有。
稻米加工時,先將稻殼除掉,得到糙米,然后再將糙米皮層碾除下來,這部分糙米皮層就是常說的米糠了。
多年來,在許多人眼里,米糠就等于飼料,是低級的、粗制的……
著實冤枉啊!
其實米糠才是稻谷籽粒的精華所在。它集中了稻谷60%以上的營養成分,富含飽和脂肪酸、低過敏性蛋白質、膳食纖維、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可溶性多糖及角鯊烯等生理活性物質,谷維素也藏在米糠里,營養價值不可小覷。
圖 | 參考文獻
在用米糠榨油時,谷維素隨油流出,于是,稻米油里面有了谷維素。它是甾醇類阿魏酸酯和其他類阿魏酸酯的混合物,在稻米油中含量在1.5%-2.9%之間。
谷維素,它牛在哪里?
關于谷維素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1953年,日本土屋知太郎等人在對稻米油的研究中,發現并提取了谷維素(沒錯,先有了稻米油,然后人們才發現了谷維素)。
當時發現谷維素能夠促進動物的生長,定名為oryzanol,中文名為谷維素,意即稻谷中一種新的“維生素”。
隨著研究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人們發現谷維素具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臨床價值,特別有益于人體健康,簡直就是個寶藏營養素。目前,谷維素的應用已經遍及醫學、食品、化妝品等行業。
在食品中,谷維素主要發揮優秀的抗氧化作用,可作為一種天然優質的食品抗氧化劑。近些年,日本很看重谷維素的營養性和抗氧化的作用,較多地把谷維素應用到食品中去,而且認為谷維素的優點遠比維生素E多。而富含谷維素的稻米油在日本等許多國家也是頗受喜愛。
從以前“無人問津”到如今“餐桌上的常見油”,在稻米油的逆襲之路上,谷維素可謂功不可沒!
同樣是稻米油,怎么谷維素差異這么大?
既然谷維素是個寶,那消費者自然希望它在稻米油中含量越多越好。但是市面上見到的稻米油,谷維素含量往往差別很大,可能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這種差異一是取決于稻谷的種類,二是取決于稻米油的加工工藝。
尤其是后者,對谷維素含量影響很大。
在油脂加工過程中,為了保證食用油的商品功能和儲存品質,必須進行精煉處理,精煉的目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盡量保留可貴的營養物質,同時能較大程度地降低和消除雜質和有害因子,比如磷脂可能會使油品渾濁、加速油脂水解酸敗,烹調時發黑變焦,影響食物色香味等,因此在加工過程中需要脫除。
適度精煉的稻米油顏色會稍偏深黃一些,也會保存下來大量的谷維素。
而如果加工過度,那精華和糟粕可就全都毀了。本來已經精煉好的油一脫再脫甚至三脫,恨不能脫成水一樣無色無味,就追求個“精而純”。這種油不僅去掉了雜質,也丟失了多種微量營養素和有益的植物化合物(谷維素就是這樣被瘦身的),更有可能產生新的危害因子,比如反式脂肪酸等,可謂既不精,又不純。
為什么還有企業對加工這種油樂此不疲呢?
正是因為市場對此有所需求,有買才有賣。
當前,我國食用油的消費存在一些誤區,其中之一就是盲目與國際接軌,推崇“精而純”的油。西方人吃油主要是用在色拉和涼拌,因此比較追求無色、無味。但是中國菜講究煎炒烹炸等,用這種“純凈水式”的油沒多大意義。而某些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卻養成了選油向外看齊的習慣。有些生產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偏愛心理,選擇了過度加工、反復精煉。
在這種消費觀念的驅使下,消費者多花了冤枉錢,買到的卻僅僅是“感官上的精品”,與營養學觀念背道而馳。
現在,知道了這些,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可做出一些改變,除了要考慮油的顏色和風味,更要以營養價值為先,才能反過來影響生產企業向著適度加工的方向改善,打破過度加工的怪圈循環。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谷維素可以看成一個指示標桿。合理推測一下,谷維素保留多的稻米油,其他營養物質大概率也會保存得比較好。
因此,選稻米油,認顏色不如認谷維素含量。
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