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民國時期,貨幣統一使用大洋作為計量單位,為當時混亂的貨幣制度帶來了進步的影響。這種錢幣上印有袁世凱的頭像,大洋因此也叫袁大頭。如今很多拍攝民國時期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總是會出現用錢贖身的橋段,少則幾百大洋,多則幾千大洋,觀眾朋友們可能好奇,
在民國時期,貨幣統一使用大洋作為計量單位,為當時混亂的貨幣制度帶來了進步的影響。這種錢幣上印有袁世凱的頭像,大洋因此也叫袁大頭。
如今很多拍攝民國時期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總是會出現用錢贖身的橋段,少則幾百大洋,多則幾千大洋,觀眾朋友們可能好奇,這一塊大洋折算成人民幣大概是多少錢?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袁大頭”的前世今生吧。
關于大洋的歷史
在清朝時期,銀兩的使用非常麻煩,因為種類繁多,很多省縣采用的貨幣都不同,因此需要復雜的換算。由于這種多樣性的貨幣制度,使中國的經濟流通變得緩慢,同時也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清朝也有部分官員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曾經提出過要更改貨幣制度,但是由于當時的清朝貪污腐敗的現象非常明顯,因此被以要尊重老祖宗定下的規矩為由,修改幣制的建議紛紛被駁回了。
之后,便是西洋的銀元開始進入了中國,有西班牙的本洋、英國的站洋,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墨西哥的鷹洋。
國外這些成分重量都統一的貨幣,在使用起來十分的方便快捷,更不用復雜的換算。因此受到了當時老百姓的歡迎,我國一些省份也更愿意用外國的貨幣來進行交易。
正是因為這個前提,外國人發現有利可圖,因此外國的銀元價格瘋狂上漲。就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清政府終于決定要做些改變。
張之洞這個時候站出來,鑄造了一種龍洋,但在當時的清朝,龍洋的出現并沒有使經濟有所好轉,因為貪污腐敗的盛行,愿意使用龍洋的省份很少。后期,清政府更是制造了紙幣,這使得經濟變得更加無秩序。
那么,為什么說袁大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著深刻的意義呢?
民國時期,出臺了一種銀本位的貨幣制度,確定了大洋的統一的計量單位。這種大洋重量大約在27克,成色需要有90%左右,發行了超過7.5億枚。
要是提起大洋,就不得不講講袁世凱。他是個充滿了爭議的人物,有人對他有消極的評價,也有人說他推進了我國的近現代化發展,褒貶不一的評價,但他實實在在改變了上千年以來混亂的貨幣制度。
袁世凱是個懂金融的軍閥,他深知金錢是鞏固自己地位的重要根基,于是他將曾經混亂無序的貨幣制度進行了修改。
并且為了保證大洋的質量,讓人民大眾更加放心使用大洋,對大洋的質量成色嚴格把控,所有的鑄幣廠也需要按照嚴格的規定進行貨幣的生產。
因為袁大頭的出現,在當時很快就取代了外國的銀元。并且袁大頭是具有穩定性的貨幣,當時國民政府想使用法幣代替袁大頭,但是由于可靠又不容易貶值的特性,使袁大頭一直都是民間最主要使用的貨幣。
之后幾十年里,袁大頭在民間始終非常受歡迎,在民國時期帶來的深刻影響使那一代的人“鐘愛”袁大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偏遠的地區任然還是將袁大頭作為主要的貨幣。
因此可見,袁世凱創造的袁大頭具有深刻的影響,也促進了我國當時經濟的發展,加快了現代化的進程。
大洋的價值
如果我們要估算大洋的價值,就需要根據民國時期的物價來進行對比,才能知道一塊大洋能夠購買多少東西,因此才能知道一塊大洋價值多少人民幣。
眾所周知,物價是會隨著環境,地點甚至是季節時間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這里舉出的物價是大概值。
在1920以前,以當時的上海為例,當然,像北京這樣的政治中心,物價通常會較其它地方高一些。
在上海,一個銀元可以買三十斤左右的大米,八斤豬肉,10尺棉布。當時的物價,一斤米大概3.4分錢,一斤豬肉1.2角,一市尺布為1角錢,那么由此得知,一塊大洋大概等于45元人民幣。
之后的五年,由于受到了政治經濟等的因素,一塊大洋的市值大大被削弱,能夠買到的東西沒有以前的多了,這個階段的一塊大洋只等于35到40元左右的人民幣。
在往后十年,隨著物價的持續上漲,大洋的市值也持續變低,這個時期的一塊大洋折合人民幣為30到35元左右的人民幣。
在當時,以認知度較高的才子為例,胡適在當時的工資為260大洋,在北京大學以教授的職位任職。
還有我們熟知的魯迅先生,作為教育司科長,在當時一個月有350塊大洋之高的薪資,相當于現在的年過百萬的人群。
還有風流才子徐志摩,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從事寫作,翻譯等的工作,每月也能有個600大洋的收入。
在當時,知識分子們的收入可謂是相當的可觀。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若是擔任經濟較為發展的某市市長的職位,俸祿則高達560大洋,折合成人民幣為16800元。
在當時,除了這些知識分子以外的中產階級的收入在40到100大洋左右,如果再往下層,勞動力為主的工人們,基本上都是40塊大洋左右。
這里以薪資的水平來分析一塊大洋的價值,是具有一定的說服力的。綜上所述,考慮各種因素,一塊大洋的市值應該在100到200億人民幣之間。
根據不同的地區和購買力會產生一定的波動。換算的價值是不一定的,因為貨幣是容易波動的,所有數據都僅供參考而已。
后記
魯迅先生等高知分子在當時絕對算是“土豪”,憑借著自己的才華,能夠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也有傳聞說,魯迅先生的薪資,買一套當時的北京四合院都不在話下。
當然,如今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以前一塊大洋能夠購買的東西,現在已經是遠遠不夠了。在對比了民國期間與如今的貨幣差額有多大后,我們更應該擁有正確的消費觀,將每一分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