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天價維修費眾所周知,如果你沒有買AC+的話,“天價維修費”向來都是蘋果的傳統藝能。以iPhone13為例,如果你不幸摔碎了屏幕,保外維修費是2149元。至于最常見的電池壽命問題,維修費是519元。如果是主板級別的維修,那就可能要花3299元
天價維修費
眾所周知,如果你沒有買AC+的話,“天價維修費”向來都是蘋果的傳統藝能。以iPhone 13為例,如果你不幸摔碎了屏幕,保外維修費是2149元。
至于最常見的電池壽命問題,維修費是519元。如果是主板級別的維修,那就可能要花3299元。可能很多人對數字沒有概念,覺得手機維修本就如此定價。
可能很多人對數字沒有概念,覺得手機維修本就如此定價。我們可以拿同樣是5000元價位的小米11 Pro作為對比。
眾所周知,iPhone 13的刷新率只有60HZ,分辨率為1080P,屬于直屏。而小米11 Pro的刷新率是120HZ,分辨率達到2K,屬于微曲面屏。
單純從硬件來看,小米11 Pro的屏幕是要比iPhone 13更“高級”的,那定價有多大區別呢?
從表格中可以明顯看出,哪怕是成本更低的元器件,蘋果的維修價格也遠比小米更高,電池就更不用說了。說實話,有些人不敢買iPhone,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維修成本過高。
關于“維修權”的爭議,越來越大
官方維修價格貴不算什么,因為我們可以選擇價格更為低廉第三方維修。筆者一直以來都是iPhone的忠實用戶,這幾年一共摔碎過3次外屏,每次都是花200塊錢就解決了。
不過,隨著蘋果對第三方維修的限制越來越趨于嚴格,關于“維修權”的問題爭議越來越大。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iPhone更換第三方電池后,不能顯示電池健康數據,而且還會彈出警告彈窗。
不僅如此,在前段時間,一個著名的維修機構發現,iPhone 13更換顯示屏后,Face ID會徹底失靈。這件事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不少人維修界人士指責蘋果濫用行業優勢地位,只允許自己賺錢,破壞了維修行業的生態。
消費者花錢買了iPhone,但是第三方維修渠道都幾乎被蘋果堵死,不能自己想辦法維修,這種情況真的合理嗎?在我看來,這是不合理的。
首先,蘋果線下的售后服務點太少,無法及時滿足消費者的維修需求;第二,蘋果官方的維修費過于昂貴,很多人根本修不起。第三方維修店之所以大量存在,就是因為存在市場空白,存在即合理。
蘋果宣布新決定,“天價維修”將成歷史!
實事求是地說,蘋果之所以要限制第三方維修,有很多層次的考慮,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舉一個例子,如果iPhone 11更換了非官方電池,一旦出現安全事故,那這是產品的質量問題,還是電池的質量問題?
從蘋果的角度來看,限制第三方維修無可厚非,可以規避大量潛在的風險。只可惜凡事都有兩面性,蘋果打壓第三方維修,那就得背上“壟斷”的罵名。
重點來了,庫克好像是在一夜之間變聰明了。就在不久前,蘋果宣布了一個新決定:推出自助維修計劃,面向iPhone 12、iPhone 13用戶提供零件、維修工具、維修說明,允許顧客得到官方的維修工具,自主維修iPhone。未來,自助維修計劃還將覆蓋搭載M1芯片的電腦。
說實話,我認為這個決定對消費者有利的。因為iPhone是高度模塊化的,集成度很高。只要有官方說明,按照教程一步一步來,消費者基本上都能修復手機。
對此,iFixit也評價道:為這個消息感到“十分感動”,這是消費者的勝利。
另一方面,我認為蘋果的新決定相當高明——雖然蘋果不能消滅“第三方維修”,但是可以開賣官方的元器件,從而取代那些山寨元器件廠商,直接從根源上解決安全隱患。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一起討論!
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