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寶媽都會在產后去做一些修復項目,例如卵巢保養、乳房保養等,但家里的老人肯定都會給你說這是白花錢,以前的人沒做還不是照樣健健康康的。其實,產后修復的大多數項目醫生都是不建議做的,因為沒什么用還貴,但有一項,你一定要去做,那就是——盆底肌修
很多寶媽都會在產后去做一些修復項目,例如卵巢保養、乳房保養等,但家里的老人肯定都會給你說這是白花錢,以前的人沒做還不是照樣健健康康的。
其實,產后修復的大多數項目醫生都是不建議做的,因為沒什么用還貴,但有一項,你一定要去做,那就是——盆底肌修復。
有一個新手媽媽,產后復查的時候醫生建議她進行盆底肌的修復,寶媽則認為自己年輕身體素質好,醫生是為了多收費,沒有當回事。
結果產后五個月,開始頻繁漏尿、漏屎,再去醫院檢查,是因為盆底肌恢復的不好,所以導致了這些癥狀的發生。
什么是盆底肌?為什么一定要做盆底肌修復呢?
盆底肌是什么
盆底肌是人骨盆底部的肌肉,正常盆肌底就像一張吊床,兜住膀胱、陰道前壁,子宮和陰道后壁、直腸,這張吊床承擔著整個盆底的重量。
為什么產后需要進行盆底肌修復
有數據表明,產后的女性,大約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礙,初產后沒有尿失禁的人,產后5年尿失禁發病率在19%。
很多老年女性出現漏尿問題,以為是年齡大了身體問題,其實多數原因是產后盆底肌沒有恢復好,不過有的人在產后就發現了,而有的人到年齡大了才顯現出來。
女性在懷孕以后,子宮從一個小拳頭逐漸慢慢長大成為一個大西瓜,這期間無論是腹部還是內臟都承受著一些挑戰,而這些挑戰一部分向上導致腹直肌分離,另一部分則分擔到盆底,由盆底肌肉來兜住這些重量。
生產過后,這些重量消失,但是曾經造成的肌肉壓縮并沒有恢復,這就需要刻意的修復,來恢復這些肌肉群的位置以及彈力。
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時間
其實盆底肌在產后都有一個自然恢復的過程,無論做不做治療,都會有好轉,但是就像衣服上的壓痕,你用衣架撐起來掛著肯定不如用熨斗燙平效果好。
大多數盆底肌可以自然恢復,但恢復到孕前狀態比較難,所以最好能干預一下,進行最大程度的修復。
一般都建議產后42天至6個月內進行。超過6個月,修復的效果就沒那么好了。
如何進行盆底肌修復
首先是產后復查的時候,聽從醫生的建議,一定要做盆底肌檢查,確定自身狀態。
其次在家自行鍛煉,可以進行凱格爾運動。
第一步:排空你的膀胱。
第二步:找到你的盆底肌。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小便的時候嘗試突然憋尿,如果憋尿成功,那么恭喜,你的盆底肌已經找到了,但這個方法不能用來鍛煉盆底肌。
第三:收縮盆底肌。
選擇一個舒適的體位,或站或坐都行,收縮盆底肌10s,10次一組,一天三組。
第四步:放松盆底肌。
每一次收縮之前,都放松盆底肌。深呼吸并充分放松,為下一次收縮做好準備。
另外,你還可以用下面這三個方法搭配訓練。
每個動作的重點都是在臀部收緊,不放松,每周3-4天,每次做2-3組。
產后修復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愛自己,不要等到出問題了再重視。
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