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格格斗農歷新年馬上就到了,過年給父母發個紅包,孝敬一下老人是兒女應該做的。今早老公讓我從卡里取出5000塊,給公婆用來買年貨啥的。取完錢,老公看我取了1萬,有些不解,問我:“怎么取這么多呀?”我說:“沒錯呀,給你爸媽5000,我爸媽50
文/格格斗
農歷新年馬上就到了,過年給父母發個紅包,孝敬一下老人是兒女應該做的。
今早老公讓我從卡里取出5000塊,給公婆用來買年貨啥的。取完錢,老公看我取了1萬,有些不解,問我:“怎么取這么多呀?”
我說:“沒錯呀,給你爸媽5000,我爸媽5000,一共就是1萬呀!”
老公有些尷尬說道:“哦,還要給你爸媽?他們有退休金呀!我爸媽種了一輩子地,到老也沒有退休金,過得很仔細。”
我瞬間心里就堵得慌。 于是我決定鄭重跟老公申明一次:
“誰都有爸媽,不能因為我爸媽賺得多,就忽視吧。再說我爸媽每次過年收完紅包,過后都會找機會,再把錢退回來。最后還不是都給外孫花了。這件事下不為例,以后過年過節,給紅包就都給,要不都不給,這是我的底線。”
最后,老公跟我道了歉,也乖乖把錢給我爸媽打了過去。
要不要是一回事,給不給是另一回事。?
過年孝順父母,給父母打點錢,是作為子女的本分。父母操勞一年了,給點錢讓父母去買點好吃好喝的,這是兒女表達孝心的一種方式。
即便有時候父母也不差我們那點錢,但我們也要給。因為父母要不要是一回事,而子女給不給是另一回事了。給是一個態度問題,向父母表明:我心里是惦記你的,希望父母過得更好。
大多時候,對于父母來說,他們并不在意有沒有紅包,只要子女過得好,他們就高興。但你給了,父母還是會從心底高興的。
2013年我大學畢業,剛工作的第一年,我的工資只有3000塊一個月。過年回家,我給父母包了5000塊紅包。
我爸媽堅決不要,不過看我執意要給,爸媽最后還是收下了。后面我離家時,老兩口又偷偷把錢給我塞回去了。
但即便這樣,我依然感受到二老的開心。過年拜年期間,他倆逢人就夸我孝順,哈哈。
所以,對于父母,我們的紅包,不只是錢,更是一份關心和孝心。
過年給父母紅包的注意事項:?
子女成家后,對待雙方父母,要一碗水端平。結婚生娃后,就多了一對父母,每逢過年過節,更要考慮周全。這樣才能讓雙方父母心里都舒服,才不會影響小家的和諧。
1、 給錢金額要公平。
過年給雙方父母紅包,一定要數額一致。切不可給一方父母多,另一方父母少。這樣會引發家庭矛盾。
鄰居曉麗是一名全職媽媽,雖然在家帶娃不掙錢,但每年過年,曉麗都會給父母1萬塊。可曉麗老公不同意,他總覺得曉麗父母有工資,不差錢。可以酌情少給點,比如給個5000意思一下就得了。
為這,曉麗跟老公吵了不止一次。在曉麗看來:這錢就一定要給一樣多!憑什么你爸媽1萬,我爸媽5000呢?
所以,要給就給一樣多,不然會引發家庭矛盾。不值當。
2、 替另一半給。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給公婆錢時,最好是兒媳婦出面給,這樣公婆會更高興。
同理,給自己爸媽錢的時候,最好讓老公去當面給,或者轉賬發紅包。這樣雙方的父母,都能感受到被兒媳或者女婿重視,心情會更好。
其實,很少有父母在乎紅包大小,他們更在乎我們這份孝心,如果沒錢,或者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就多回老家陪陪父母,這也是表達孝心的一種方式。
對于父母而言,養兒養女操勞一輩子,培養一個有心孝順的孩子,晚年才會更幸福。那對我我們現在年輕父母而言,平日里如何做,才能培育出有孝心的孩子呢?
年輕父母平日里如何做,來培養孩子的孝心?
1、上行下效,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天長地久》一書中曾說:“下一代將來會怎么對待我們?要看我們此刻正在如何對待上一代。”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我們的所作所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好好對待另一半的父母,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才是父母該做的。
你孝順父母的樣子,會刻在孩子的腦海里,這比任何說教來得更直接和深刻。
2、 不溺愛,舍得讓孩子干活。
現在的孩子,受到太多的愛。孩子要舍得“用”,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干活勞動中,孩子才能感受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孩子同理心會更強。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更知道心疼父母。
過于溺愛的孩子,久而久之會形成自私霸道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發展。
節目《變形記》中, 那個嬌生慣養的女孩劉思琪,16歲了,還要媽媽喂飯,姑姑剪指甲,在家里自私霸道,經常欺負弟弟,全家都要讓著她,每月逛街要花4、5萬,簡直震碎人們的三觀。
愛孩子而不溺愛,養孩子而不嬌養,不要把孩子養成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嬰。
結束語:
《時光錄》中寫到:“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凈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無論是哪一方父母,都辛苦養大了孩子,都要感恩他們,要平等對待。如此家庭才能和諧。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斗,3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