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人都覺得東北這旮瘩資源廣泛,農業方面比較前端,土地資源一大把,人們種地種水稻肯定掙錢!其實,土地資源廣泛,那是不假。而人們種地掙錢這一說,還是需要看哪一年!就比如2014年至2019年,這些年里,無論是高產區,還是低產區,只要是種稻子的
很多人都覺得東北這旮瘩資源廣泛,農業方面比較前端,土地資源一大把,人們種地種水稻肯定掙錢!
其實,土地資源廣泛,那是不假。而人們種地掙錢這一說,還是需要看哪一年!
就比如2014年至2019年,這些年里,無論是高產區,還是低產區,只要是種稻子的,都掙到了不少錢!
其實,在稻谷糧價上漲之前,很多人都是跨行貸款,也就是好幾個銀行貸款,貸款的額度也是很多很多!
不過還好,經過幾年的打拼,依靠糧食價格穩定而堅挺的趨勢,掙到了錢。賺了錢了,貸款的額度也就越來越少了。
那些年里,貸款都是每畝150—350元。不像現在,各個銀行貸款額度達到了1000+,小編也不經感嘆,這種地貸款額度怎么越來越高了?
以現在的行情進行投資,700元承包500畝水田地,會掙錢么?
以700元每畝承包五百畝水田,這人肯定不一般!
我們都知道2021年年底,水稻的價格行情簡直慘不忍睹!尤其是我大東北,那價格完全可以用“谷賤傷農”這幾個字來襯托!
無論是粘的、黑稻,還是優質稻花香,都賣不出價!
所以,按照2021年的行情來看,2022年年底,賣糧也不會看好!
但是也有不少人為了再努力一把,承包了不少水田!
而編者今年也擴大了種植面積,今年又擴張了100多畝,加起來也有500多畝地了!
而編者認為,種地多了即便再不掙錢,也比種地少強。
因為我種地投入很小,亂七八糟都算上,每畝有1000塊錢就夠了。別看投入大,我種地都是一千斤以上,最高畝產1300斤。
自從種了優質稻谷,產量反而低了!種地掙不掙錢都是看產量,產量不好的就不掙錢!
2021年,我以市場價格出售水稻,1.21元賣出的。每畝產量1170斤,賣完糧掐指一算,加上補貼還賺點……
而我的朋友馮某某就沒那么幸運了,他家種了170畝水田,糧食收回來還不錯,最后賣完糧食一算賬,每畝才打900來斤!
算完帳,種一年地不但沒掙錢,生活費差點搭里!
為了日子過得能再好點,馮某某以每畝700元的價格轉讓了!
就這樣,種地少得真不掙錢,種地多的,就是忙活點!當然,前提是必須要搞好產量……
如果是一次性投資,承包五百畝地會賠錢嗎?
而編者認為,如果一次性承包五百畝水田,不能說這個人腦袋被驢踢了,只能說懂點路子,有可能會賺,也極大的可能性會賠!
因為種地投資最低投入,也已經達到了1000元!
而我們一般種地投入,都會在1100元以上,如果不雇小飛機噴亂七八糟的葉面肥,水整地,插秧人工全部自己干,產量好了,會掙錢。
如果水整地,插秧全部雇人工來做,產量也可以,那他就不掙啥錢!因為現在人工很貴,差不多每人每天工資500元以上,最高的達到了700元每天!
如果農戶全是自己做,不但錢省下了,自己做也等于掙錢!
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忙不過來還得需要人工。
就像這兩年,去農墾系統打工的人,也給墾區農場起了個外號,名為“扒皮場”!因為早出晚歸,消耗時間長,長時間磨練著,農忙完也已經精疲力盡,即使不出大力,整個人也是無精打采,一時半會也緩不回來!
總結:好好種地不吃虧,搞好產量才是王道
現在種地都是依靠產量,產量好了,才有掙錢的門道。如果產量不好,即使給你一千畝白種不收租,一畝地打二三百斤,掐一算,還是賠錢!
所以,提高產量,低投入,省人工,方可賺錢。即便糧食價格低,最起碼也有差不多133元補貼可以拿。
而今年不一樣,今年投入大,農資、柴油都在漲,人工也如此,所以,今年具體補貼多少,是否有變更,還是以官方發布或收到的補貼額度為準。
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