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過壽也叫“祝壽”,是一種慶賀老人生日的活動。在我國,50歲以下的稱之為過生日,50歲以上才叫過壽。關(guān)于過壽的歷史,早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就有了相關(guān)的記載。在《顏氏家訓》中,就記載了在南北朝的江南,就已經(jīng)流行為一周歲的孩子過生日習俗。到了唐朝時
過壽也叫“祝壽”,是一種慶賀老人生日的活動。在我國,50歲以下的稱之為過生日,50歲以上才叫過壽。
關(guān)于過壽的歷史,早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就有了相關(guān)的記載。在《顏氏家訓》中,就記載了在南北朝的江南,就已經(jīng)流行為一周歲的孩子過生日習俗。到了唐朝時期,過生日不再局限于一周歲的孩童,成人也可以慶祝自己的生日。據(jù)史料記載,唐太宗曾對大唐的臣民說過:“今天是我的生日,世俗為之歡樂。”后來,百官還上表要求把唐太宗的生日定為千秋節(jié)。
其實,一直到了宋朝時期過壽才在民間流傳了起來。宋朝后期,由于朝廷腐敗,百官流行做壽,僚屬此時都要備一份“顯赫”的壽禮。其實,這里的百官做壽,已經(jīng)變了味,早就成為了變相受賄的一種手段。后來,聞到變味的宋高宗,曾多次下令禁止官員過壽。但是秦檜掌權(quán)以后又流行了起來。
時至今日,過壽早已經(jīng)在民間普及了起來。一般來說,在家中做壽,都會貼壽字、結(jié)壽彩、燃壽燭。過壽的前三天,還會邀請一些親朋好友齊聚一堂一起過壽。過壽的時候,老人要吃壽面,寓意著福壽綿長。當然了,每個地方過壽的習俗也不相同。有的地方過壽要穿紅色內(nèi)衣,意在消災解難。也有的地方過壽,會擺上戲臺子。在家中唱上三天的大戲。而此時的壽星都要穿得比較隆重,然后坐在正廳接受子孫后代前來拜壽。
按理說,拜壽是一件喜慶的事情。一來,祝賀老人長命百歲。二來,給老人過壽,家人齊聚一堂,熱鬧一下,也可以增加家人的感情。不過,雖說過壽是一件好事,但是不懂得過壽的一些禁忌,有可能好事變成壞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過壽的一些禁忌。
禁忌不了解過壽的歲數(shù)亂過壽
就在昨天,對面鄰居華哥找我來訴苦。說著本想著給老人過壽,結(jié)果卻被劈頭蓋臉地數(shù)落了一頓。華哥一臉的埋怨,自己只是想表達一份孝心,卻惹得老人不高興。
聽完華哥訴說的經(jīng)過后,這才了解到他到底錯在了哪里。原來,華哥的老父親今年七十三歲。從古至今,老人最害怕過壽的兩個歲數(shù)。一個是七十三歲,另一個是八十四歲。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國的兩大圣人,孔子活到了七十三歲,孟子活到了八十四歲。因此,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七十三和八十四是人生的兩道坎。意思是說,連中國的兩大圣人都熬不過的歲數(shù),平常人更難熬過了。因此,在這兩個歲數(shù)的時候是不能過壽的。
一般來說,只有過了這兩個歲數(shù),也就是七十四歲和八十五歲過壽的寓意更好。一來是慶祝過了人生最難過的坎。二來,慶賀老人以后免災避難,長命百歲。
其實,除了這兩個歲數(shù)以外,民間還流傳著逢十過壽的說法。比如說,六十大壽、七十大壽、八十大壽等等。而這里所說的“逢十過壽”,主要是因為九在十個數(shù)字中數(shù)值最大,而九還有著“天長地久”“長長久久”的寓意。因此,在“九不慶十”的風俗下,都會“逢十過壽”。
而在民間每逢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都會做大壽。一般來說,七十歲為大壽,八十歲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
禁忌過壽給老人驚喜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有些孝順的年輕人,心里總想著給老人過壽。他們認為以前都是老人給自己過生日,卻從來沒給他們過過一次生日。因此,有不少的年輕人想瞞著老人,給老人過一次壽。一來,可以表達自己的孝心,其次也想給老人一個驚喜。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因為隨著歲數(shù)的增加,一些老人承受不了刺激。所以過壽的時候,往往驚喜會變成了驚嚇。
其次,過壽對于一些老人來說是比較忌諱的。現(xiàn)在有很多的老年人最害怕的就是過年和過壽。因為隨著歲數(shù)的增加,老人在這個世界的時間就越短。這是老人最不愿意看到的,這也是不想過壽的最主要原因。
禁忌過壽不和老人商量
有些年輕人給老人過壽時,不會給老人商量。他們認為老人年齡大了,不能總讓老人操心。因此,他們會全權(quán)處理過壽的細節(jié)。其實,過壽最好和老人商量一下。因為老人的思想和年輕人并不一樣。老人過壽比較忌諱一些事情。
比方說,過壽的時候,老人喜歡吃什么、穿什么、看什么,還有過壽需要通知哪些人,那些人是老人不愿意看到的。這些都要和老人商量一下。不然的話,好好的壽宴就有可能不歡而散。
禁忌過壽鋪張浪費
過壽的時候,很多人為了喜慶,會大操大辦。其實,這種做法不僅鋪張浪費。而且還有可能惹怒老人。一般來說老人勤儉節(jié)約的大半輩子,最看不慣的就是鋪張浪費。所以給老人過壽的時候,最好不要大操大辦,最好征求一下老人的建議。
關(guān)于過壽,你們那里又有什么禁忌呢?
陳書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