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時間流逝,講學之風慢慢以各種形式深入到了社會底層。許多農夫、樵人、陶匠等都得到了聽講的機會。史載有不少學者“以化俗為人,隨機指點,農工商賈從之游者千余,秋成農隙,則聚徒講學,一村既畢,又之一村。
當然,歷史上最著名的還是要數以下四大書院。即:廬山的白鹿洞書院、衡陽的石鼓書院、應天的應天府書院和長沙的岳麓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省廬山五老峰下。唐朝時喜歡飼養白鹿自娛自樂的李渤在擔任任江州刺史期間,在其隱居舊址建臺,故稱白鹿洞。宋代將之擴建為書院,朱熹、陸象山、王陽明等名士都曾在此建院或講學。
現在歷經滄桑的白鹿洞書院,其現存的建筑為清道光年間所修。其中碑廊有碑百余塊,刻有朱熹手制書院學規,還有屢次修建時的歷代文人的文記以及名人書法。
岳麓書院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公元976年,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創建。公元1018年,宋真宗親賜“岳麓書院”門額。南宋理學家朱熹曾在此講學,從學者千余人。現存建筑為清代所修,存有朱熹“忠孝廉潔”四字石刻。
石鼓書院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北面的石鼓山,唐詩李寬筑廬讀書于此。公元997年,宋朝于此建立書院。1035年,宋仁宗親賜“石鼓書院”匾額。
柳宗元、韓愈、范成大、朱熹、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遭到此游覽或講學。抗戰爆發后,被日軍焚毀。時至今日,僅存有明清兩代的碑刻文物。
應天府書院原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城。當時商丘屬于應天府管轄,故而以此為名,亦稱睢陽書院。
應天府書院最初為戚同文講學之地,1009年宋真宗在位時期,曹誠就其地耗費巨資修筑了150間學舍和1500多卷典籍,并廣招學生。后來,北宋名臣范仲淹亦曾來此任教。元朝建立后,院址遂荒廢。
李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