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唐宋時期,社會的安定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和科學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宋朝的三百年發展,遠遠超過了同期的世界各國,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宋朝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盛,產生了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明,其中茶文化就是其中一種。茶葉的生產規模之大,帶動了茶商業的發展,也深深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品茶文化逐漸在士農工商各個階級盛行,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國進入宋朝的文治時期,此時茶葉大面積種植,茶葉的需求量和產量劇增,品茶文化、茶藝、茶葉貿易和法律、茶葉詩詞歌賦都體現了茶文化在宋朝的發展狀況,乃至茶文化至今對中國影響深遠,并使它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尤其是宋朝茶文化中的“點茶”文化,更是代表了宋朝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獨有的特點。那么“點茶”文化究竟是怎樣興起的呢?
從歷史發展看,“點茶”的出現是隨著宋朝的崛起而產生的。宋代政府重“文治”,而輕“武治”,使國內環境安定,人民的思想文化發展多樣化。可以說宋代是我國古代文明發展的高峰期,同時也是茶文化發展的興盛期。
在宋代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不同階級民眾普遍的生活必需品,特別是文人墨客以詩會友,以茶會友,點茶、品茶、斗茶,成了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茶文化的廣泛傳播推動了茶葉經濟的蓬勃發展,豐富了當時民眾的精神生活。
“點茶”是沏茶的一種程序、方法和技巧,它的一個特點是制作團餅茶,它需要很繁瑣的流程,很長的時間和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制作完成。在宋代社會安定,經濟發達時期是能承受的;
然而到了元朝統治時期,由于受社會環境影響,“點茶”文化逐漸衰退,甚至到了明代朱元璋統治時期,統治者為了減少民眾為了品茶而耗費如此大的精力,決定將貢茶改為散茶,以致在明代以后,團餅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點茶”文化也慢慢消失,到現在中國也只有云南等少數地區仍舊保有團餅茶的制作,云南普洱團餅茶就是代表。
以上可見,“點茶”文化深受社會發展和統治者的決策的影響,政治的清明,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發達,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點茶”文化賴以存活的基本環境。
中國茶葉自神農時被人們使用,到從戰國時期,巴蜀地區的茶葉開始對全國各地傳播,并形成了各種茶俗禮儀文化,幾乎在婚喪事宜,朋友往來,宗教祭祀等社會中,都可以看到茶俗文化的影子,茶葉成為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茶俗文化和當時的經濟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推進了社會文化的進步。
茶文化是民眾精神生活的一種體現,據考證,中國茶文化在漢代開始出現,到了唐代成了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生活。
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禪茶文化發展開來,再到五代時期,茶馬古道開始出現,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茶葉貿易往來頻繁。
茶文化在古代中國各民族之間的傳播,帶動了古代中國經濟的繁榮,促進了社會各基階層的關系和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播,也為宋代的社會安定和“點茶”文化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茶文化由來已久但是“點茶”文化在宋代才開始出現,在宋代的茶文化中,其一是“點茶”意義上的發展由本來是指茶和湯的調配方式,即沏茶的技巧。后發展為客人辭別時以茶相送的習俗禮儀,再后來被引申為遣散客人的一種方式。
其二,宋代文化繁盛,儒教、道教,佛教是社會文化的主流,隨著各家文人墨客的往來,茶文化與儒釋道精神結合,形成了“點茶”茶道禮儀。 “點茶”在宋代常伴隨“斗茶”,它可以多人也可以二人,甚至可以一個人獨自沏茶、品茶。
品茶給人帶來愉悅的身心享受和無盡回味,使各種有關茶文化的詩詞歌賦典籍開始盛行,這是文化興世的宋代所特有的一種茶文化體現。
其三、“點茶”文化禮儀隨著宋代對外貿易的發展,遠播海外,特別是傳到日本后至今仍舊保留著茶文化的歷史痕跡。現如今廣傳的“煎茶”和“抹茶”,就是明代煮茶和宋代點茶的兩種不同的沏茶方式。
由此可見,茶文化的發展和社會文化和經濟交流促成了“點茶”文化的興起和發展。
宋代文化興世的治理理念,帶來了社會的安定和文化的發展,促使了“點茶”文化在全國范圍內的傳播和發展,點茶文化帶動了社會的和諧和國內經濟的繁榮,茶葉的貿易往來同時促進了各族人民的關系,也促進了和世界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共贏。
“點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它對宋代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通過茶馬古道進行邊境的貿易往來,使宋朝社會安定,幾乎沒有內亂和邊疆叛亂。
這證明了點茶文化是凝聚漢族民眾和邊關少數民族的文化紐帶,它使得軍事發展薄弱的宋代依舊能夠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使宋代成為古代中國歷史是的強國,乃至超越了同期的世界各國。
“點茶”文化的興盛和影響告訴我們,國家要富強,經濟要發展,社會要安定,人民要幸福,就要憑借具有時代意義的符合國情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聯合各族華夏兒女,共同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和社會長遠的大統一。
何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