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翼王石達開憑著人格魅力,他決心出走時,振臂一呼,就帶走了太平軍數十萬大軍。此后6年中,石達開轉戰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貴州、廣西、云南、四川11個省。
1861年9月,石達開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經湖北入川,準備奪取成都,在四川建立根據地。
然而,1863年5月,當石達開到達了大渡河邊后卻陷入了清軍的包圍圈,進退無路。最終石達開的大軍全軍覆沒,石達開本人被俘,最后被清朝殺害。
1、石達開在戰略不明確
石達開因為是天京事變的大內訌大屠殺背景下選擇“單干”的,也許是受其影響,又怕再和洪秀全有任何瓜葛,于是一直奉行的是4個字:逃跑主義。
他最開始打算到江西福建,隨后又想去湖廣,最后認為占據四川才是唯一的出路,這種毫無目標的逃竄和奔波,其使得他的大軍根本無法建立根據地。沒有根據地就像無根的野草,這也注定了他最后的失敗。
果然,后來咸豐帝調曾國藩到四川剿滅石達開時,曾國藩直接給咸豐帝吃定心丸:石達開不足為慮。理由是:石達開多年來都沒有形成根據地,沒有后方 ,屬于孤軍,疲于山谷之間,覆滅在舉手投足之間。事實證明,曾國藩果然眼界高遠,石達開的命運果然被他說的精準無誤。
2、石達開在情感上不明智
出走后的石達開最開始的活動范圍主要還是在江西等地,離太平軍主力部隊很近。然而,當天京遭遇危險,各地遭遇緊急情況時,都希望石達開能給予援助,但石達開始終不愿再給予援助。
由于老戰士們常年一起作戰,彼此之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因此,部下對石達開“見死不救”,尤其對九江林啟容部,都深感失望,于是軍心不穩,開始出現了分裂。石達開出走后,征戰各處,越打越走向邊遠之地。從之者人心漸離,楊輔清等部隊又回到了洪秀全身邊。
咸豐十年四月中旬,石達開率眾回到家鄉貴縣駐扎,并設立了翼王府。石達開的部署,大多是兩湖人士,見到石達開回到家鄉就不走了,失望之下自謀劃出路,軍心離散。
3、石達開在思想有松懈
除了戰略外,石達開本人的思想也出現松動,石達開在大渡河畔的紫打地為了慶賀生了兒子,因此休整了三天,這讓他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孫子》兵法道: “圯地無舍”、“圯地則行”。 “圯地”乃是指山林險阻 ,沮澤難行之地 ,這種地方不可宿營 ,必須迅速離開。對于精通兵法的石達開來說,為何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太個原因太令人扎心了,簡直難以想象。
4、清軍在戰術上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調任駱秉章為四川巡撫,進行提前防控。駱秉章吸取了在湖南用左宗棠等賢才抵御太平軍的經驗 , 對石達開欲入川西的路線進行提前布控。特別是在大渡河對岸設了一只大軍駐守——唐友耕部,以防石達開鋌而走險。同時在各險要處都進行了設防,并還積極聯系了當地的土司王應 元、王松林、嶺承恩等部的力量。可謂坐待石達開來犯。
果然,石達開入川后就被清軍打敗,只好往大渡河方向而走。而這時的大渡河前后左右都是清軍和土司的布控區,在如此天羅地網中,石達開走向覆亡末路也就不足為奇了。
何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