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當然是博士生學歷更高呀。不過為什么博士生學歷比碩士生學歷高?博士比碩士高在哪里?我們先對高等教育體系了解一下,再詳細解答。
專科,即我們常說的大學專科的簡稱,又稱大專,是高等學歷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一般面向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招生,修業年限多數為三年(非全日制大學專科學歷教育的修業年限視情況而定)。
本科,即常說的大學本科。本科又分為兩個層次,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即“一本”和“二本”,在每一個批次中,又分為“A類”和“B類”,這些大多是根據學校水平和專業水平等因素,綜合劃分之后的結果。
研究生,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是一個統稱,而非我們印象中的,等同于碩士的概念。根據學位的不同,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即我們常說的碩士生和博士生。
其中,碩士研究生是介于學士和碩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又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兩大類,二者均有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兩種學習形式。學術型碩士一般是指擁有學術型學位的人員,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為主。專業型碩士,與學術型學位研究生處于同一層次,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博士研究生,是高于碩士研究生的學位,是高等教育中最高的學位。而博士比碩士的高級,不僅體現在更高的學歷等級,也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研究領域不同。碩士重點在于更全面地掌握該領域知識并靈活運用,而博士則是更加精進地研究,抵達該領域知識的邊界,并試圖在某一點上取得突破。
第二:能力要求不同。碩士大多是在導師的帶領和安排下進行工作,而博士生在學習期間需要獨立設計實驗、寫論文,做研究,畢業后要有可以獨立承擔科研項目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研素養和能力。
第三:職業發展規劃不同。碩士生大多數為了尋求更好的工作或者待遇,而博士生畢業后大多會進入高校,或是其他科研機構繼續進行研究。
其實,不論是碩士還是博士,都是人們學歷的追求方向,越是身處高精尖精英層,越能感受到學歷的壓力。在一份對上市500家公司的高管學歷的調查中顯示,84%的高管擁有高學歷,48%出身于985名校。收入排前十的A股上市高管,985就占了5個
面對職場上激烈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要不斷提升自己。所以很多人選擇在職工商管理博士進修。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人報讀在職博士呢?哪些人適合報讀在職博士?
其實,為順應社會發展對于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國家鼓勵多種渠道組織開展博士的教學工作。
一般來說,大家報考在職博士出于以下幾種原因。
1、獲得博士學位
博士學位是我國的最高學位,是標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本專業的最高學識水準的學術稱號。
對個人發展而言,擁有博士學位不僅能極大提升個人形象,為機構上市、商務談判、個人職業發展等帶來方便。獲得學位后,檔案還可以入國家人事部人才流動中心高級人才庫,作為應聘、晉升等的重要依據。
對于做企業而言,可享受減免稅、商務談判、企業上市等優惠政策。
2、學習知識,開拓眼界
進修階段,不僅能學到相關的專業知識,還可以接觸到各界精英人士,在職博士導師和同學都是在各自的領域響出類拔萃的人,接觸這些人可以了解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我們眼界也可以得到提升。
3、拓展人脈資源
讀博士參與課程內容學習的同時,大家接觸的都是一些比較的優秀人,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人脈資源,其實有很多人選擇報讀在職博士就是為了能夠結識這些人脈,為了以后自己的職業發展和規劃。
一般來說,企業家、董事長、創始人、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等企業高端管理人才都適合就讀國際在職博士(不參加國內聯考,國內在職攻讀)。
國際在職工商管理博士DBA主要面向企業家和企業高管開設,幫助企業管理者掌握工商管理知識與科學研究方法的同時應用于企業管理實踐,并讓管理者具備將管理實踐提煉成有價值的研究內容和可推廣的一般性理論的能力,最終成就企業管理者成為該領域內的權威專家。
博士研究需要專業知識理論體系作為鋪墊,才能更好實現博士階段的理論研究,因此國際在職工商管理博士DBA招生條件一般是碩士學歷,擁有5年以上管理工作經驗即可申請DBA入學面試,通過面試即可繳費學、注冊學籍,入學攻讀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如果是本科學歷,擁有10年以上管理工作經驗,資質特別優秀的行業領頭人,也可以向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申請特殊入學面試資格。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