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炎熱的夏季,不僅高溫讓身體多感不適,也讓食材的存放變得更加困難。高溫潮濕的環境食物容易發生霉變,水果蔬菜容易腐壞,就連很耐儲存的大米的也難逃一劫,夏季米蟲繁殖生長迅速,雖然吃了也無害,但大米的香味和口感都會變差。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糧食被蟲子吃了還是太可惜了,在這三伏天,大米應該怎樣保存才不生米蟲呢?糧店老板教你一個小妙招,大米里生蟲子的情況就會少多了。
每年的七八月份,家里的米缸中常常會出現芝麻大小的小蟲子,身體呈圓筒形、棕紅色比較堅硬,如果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這些米蟲,很清晰的能看到它的頭部前面的喙與大象的鼻子很像,所以米蟲又被稱為象蟲。很多朋友也會發現,有時大米中的米蟲與上述的米蟲有所不同,身體比較柔軟呈乳白色,其實這是米蟲的幼蟲,喜食米粒,而成蟲的食性就比較廣了,像谷類、薯類、干果以及藥材等它們都會吃。
很多朋友都會有一個疑問,大米在米桶里或者袋子里放置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冒出來這么多的小蟲子呢?其實這些米蟲并不是憑空產生的,有兩種原因,一種為谷倉中存在有米蟲,體型小還會飛,很難清除干凈。另一種是一直潛伏于米粒之中,米蟲在大米未收割之前,成蟲會用象鼻子的喙在米粒上鉆個孔,將卵產入孔中,然后它們會用分泌物將孔洞封上,所以這些米蟲可以說是大米自帶的,而且在大米在收割加工的過程中,現在的技術還不能將大米中的米蟲卵清除掉。
如果大米一直儲存在干燥的環境中,米蟲就不會孵化出來。但是入伏天,高溫潮濕環境(溫度在20度~40度,濕度在65%~95%),給米蟲提供的適宜的孵化環境,通常一周內孵化成幼蟲,而且由于大米中富含淀粉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為孵化后的幼蟲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隨后羽化成一只2到3毫米的成蟲。
就算米蟲不孵化,它只需要攝取大米中的水分就能一直呆在大米中,所以其適應能力非常強,而且一年中可繁殖8代,每只米蟲在繁殖期可以產卵的數量高達300枚,其禍害能力不斷的在增長。如果米蟲不及時清理掉,它不僅會不斷的侵食大米,給人們的飲食造成損失,而且如果家里鋪設了木地板,被米蟲入侵后,木地板會遭到米蟲不斷的啃食,導致木地板松動或者更嚴重的損壞。
亡羊補牢不如防患于未然,現在天氣炎熱潮濕,非常適合米蟲的蟲卵孵化繁殖,如果家里的大米還沒有生米蟲,可以在盛放大米的袋子或者桶中,加入幾頭剝了皮的大蒜或者一些花椒,由于大蒜中含有豐富的含硫化物,這種特殊的硫化氣體能給米蟲不適合孵化的信息,所以儲存大米時加入大蒜可以有效的避免大米生米蟲。
除了在大米存放時加入大蒜,還可以將沒有生米蟲的大米放入密封的環境中,如家里有喝完的大可樂瓶或者油壺沖洗干凈后晾干水分,將大米放入瓶中,擰緊蓋子,沒有合適的濕度和足夠的空氣,米蟲就沒有辦法孵化繁殖,可以有效的避免大米生蟲。
還有夏季在買大米時,盡量少量多次的購買,最好購買真空的小包裝,因為散裝大米或者其他袋裝大米,大米都會與空氣接觸,這樣就誘發米蟲的孵化,而真空包裝阻擋了大米與空氣接觸,使大米始終在比較穩定的環境,而且小袋包裝量小食用短,還沒有等到米蟲孵化就吃完了。
如果大米已經生蟲了怎么辦?
由于米蟲本身沒有什么病毒和細菌,生了米蟲的大米直接扔掉會造成浪費,可以用密封袋將大米裝好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冷凍一天的時間,這樣米蟲就會被凍死了,然后放入冷藏室密封冷藏,在吃的時候只需用水淘洗出死掉的米蟲和它的代謝物,就可以正常食用了。
要注意的是,生了米蟲的大米不要直接放在太陽下暴曬,這樣雖然可以去除部分米蟲,但是大米經過暴曬,會導致失水過多,會影響口感吃起來會很渣。不過想要的晾曬可以將大米放置在通風陰涼的的地方,讓米蟲爬出或者飛出去。
小編說
在大米中的米蟲還沒有孵化時,很多人選擇將大米放入冰箱中,試圖凍死未孵化的米蟲,但米蟲的未孵化的幼蟲在一般的冰箱中是無法冰凍死的,遇到合適的溫度和濕度還是會開始蘇醒繁殖。但低溫可以阻擋大米中的米蟲孵化,不過大米的吸水性極好,大米放入冰箱中一定要密封好,否則大米吸收了冰箱的水分,口感會變的很差。
張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