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 首頁
                • 資訊
                • 技術
                • 百科
                • 問答
                • 學習
                • 看看
                • 站長
                • 生活
                • 快訊

                首頁 > 資訊 > 快訊

                盤點 | 2018海外互聯網“周期”進行時

                時間:2019-02-14 14:01 作者:IT老友記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2018年的海內外互聯網企業,“全球同此涼熱”最為貼切。

                在國內互聯網面臨或搶跑,或死亡,或徘徊的陣痛時,遠在大洋彼岸的互聯網企業同樣未能幸免,蘋果跌下神壇、Facebook和谷歌遭最強監管……這是他們逃不過的“周期”。

                20世紀20年代,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提出“康波周期”理論,認為54年為一個經濟發展期,隨后歷經理論沿革,人們認為一個康波周期大約包含3個庫茲涅茨周期,每一個庫茲涅茨周期正是20年。

                20年是道坎。

                微軟在1997年面臨反壟斷案時22歲;雅虎在2017年出售核心資產,更名為Aitaba時22歲;戴爾在2013年因業績不佳退市時19歲;蘋果在1996年遭遇大額虧損、銷售驟降,連續解雇兩任CEO甚至考慮破產清算時也是20歲。

                在這20年間,企業歷經萌芽、發展、興盛、衰落,有些企業在衰落的末尾找到了新航向,迎來自己的復蘇并再次墜入周期,有的企業卻被周期無情吞沒,難現昨日輝煌。

                人口紅利消失,5G、AI等新技術沖擊時代脈搏,消費方式改頭換面,一幕幕景象下,他們能否再次穿越周期,找到向上攀爬的路,重現當年的熱血沸騰。

                蘋果:兩重天

                蘋果的2018,猶如一曲冰與火之歌。

                去年年中,這家“偉大公司”站上市值巔峰,以207.39美元的收盤價沖破萬億市值,榮登全球第二家市值過萬億的公司。

                很巧,第一家是中石油。

                “萬億市值”成績背后,是一份出色的蘋果三季報答卷。營業收入533億美元,同比增17%;利潤115億美元,同比增32%。兩項超預期指標打造出蘋果史上最出色的第三財季。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蘋果并未喜悅太久。

                隨著下半年“令人失望”的iphone XS/XR面世、調低2019財年營收預期、削減供應商生產線,一系列消息讓蘋果備受華爾街質疑。

                到去年年末,蘋果市值報收7000多億美元,較高峰時跌去3000多億美元,相當于兩個麥當勞的市值“人間蒸發”。

                最終,微軟接過了蘋果“全球市值第一”的皇冠。

                不過,即使橫空出世的不是微軟,蘋果仍要度過從站上巔峰到告別神壇的下半年,在這冰與火交織的下半年,蘋果離“偉大公司”正漸行漸遠。

                而最先見證蘋果跌落的,當屬iphone。

                在蘋果取消公布智能硬件銷量的2019第一財季中,iphone的凈銷售額為519.8億美元,較2017年同期下滑14.93%,同時,大中華區營收同比27%的降幅也創下新低。

                財務數據的隱憂背后,iphone繼續在全球失守。

                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以15.8%的市占率超越蘋果,榮登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寶座。而據IDC的最新數據,蘋果Q4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為11.5%,排在華為、OV之后。

                有報告顯示,不止中國,蘋果去年二季度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不到1%,主打高端機的iphone被國產廠牌的高性價比重重絞殺。

                可見,當2017年的iphoneX還能用劉海屏和面部解鎖引領潮流時,國產手機在2018年用屏幕指紋解鎖、升降式攝像頭和曲面屏等技術改變了風向。

                不難發現,曾經抄襲蘋果的國產廠商們,都在去年調轉船頭,搶5G、造芯片、換屏幕,國貨手機正打響一場又一場“技術戰事”。

                不過,手機的技術戰若想技高一人,最終還是要在芯片領域決出高下,在這一維度,蘋果的2018更舉步維艱。

                去年12月,福建中院的一紙禁售令讓蘋果措手不及,這樁生發于高通和蘋果之間的全球芯片訴訟戰讓蘋果再度審視自己的硬件儲備。

                況且,這張禁售令已經在德國生效,那里的蘋果官網已不見iphone蹤影。

                常年來,高通貴為智能手機芯片領域的王者,即使大廠蘋果也得讓他三分,如果這紙禁令最終生效,蘋果或將失去大中華區這塊富礦。

                顯然,iphone這一年的表現讓蘋果離萬億皇冠漸行漸遠。

                隨著喬布斯離世、庫克接任以后,蘋果的市值一路攀升,但iphone的光芒不再耀眼,當來自遙遠東方的華為、小米和OV長大成人,并仍在創造驚喜之時,售價過萬的蘋果手機競爭力幾何?iphone之后,蘋果的新標簽在哪?

                是5G嗎?年初宣布自研5G基帶芯片的蘋果,顯然要搶注未來,但當華為參與標準制定,國產廠商要在2019年落地5G時,定于2020年發布5G手機的蘋果有多少機會?

                是汽車嗎?從2014年上馬無人駕駛計劃后,蘋果的造車路杳無音訊,當特斯拉、百度等科技企業都大張旗鼓落地無人車時,蘋果汽車要駛向的路在哪里?

                由此可見,蘋果能登上萬億寶座與iphone不無關系,但當它走入第十二個年頭,創新力不斷下降時,國產手機用更強悍的性價比圍剿蘋果,并在技術上持續創造驚喜,那留有一撮劉海的iphone正失去魔力。

                從登上萬億寶座的火到多方合圍下的冰,蘋果在2018年經歷著兩重天,而在周期之下,寒冷的日子還未結束,蘋果急需找到“御寒”利器來跨越周期。

                微軟:越過山丘

                當世人都以為接過蘋果市值王冠的會是亞馬遜之時,微軟卻站在了舞臺中央。

                去年12月1日美股收盤時,微軟市值報8512億美元,超越蘋果的8474億美元,榮登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這也近十年來微軟市值首度超越蘋果。

                作為1975年成立的公司,微軟44年的歷史讓它成為互聯網界的活化石,他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在96年寫成的《未來之路》也被奉為中國互聯網的啟蒙書籍。

                很長一段時間,windows桌面操作系統是微軟的重要標簽,但進入千禧年后,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讓Facebook、蘋果這樣的公司躍升為華爾街新貴,微軟雖然也曾通過收購諾基亞推出WindowsPhone,但最終仍是慘談收場。

                在互聯網新潮流下,微軟星光黯淡。

                不過,當微軟以8000多億市值重回全球第一時,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家公司。

                相比于曾經的軟件巨頭,如今的微軟有著更多科技創新的光環。據2018Q4財報顯示,微軟Azure云服務營收69億美元,同比增長53%,占比約23%。

                有分析師預測,雖然推出時間和市場份額均遜于亞馬遜,但二十年后,亞馬遜和微軟將共同占有全球70%的公有云市場,Azure的營收將達1150億美元,與亞馬遜分庭抗禮。

                而這背后,微軟新CEO薩提亞納德拉功不可沒。

                2014年入主以來,納德拉提出“云計算為先,移動為先”的重要戰略,在四年半內將股價翻兩倍之外,他還是微軟這艘巨輪不可或缺的船長。

                在過去一年,納德拉持續推動微軟向云計算巨頭的道路前進。2018年4月,windows工程部門重組,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成為獨立部門,這是微軟加碼云業務的雄心。

                不止內部變革,耗資260億美元收購的職場社交平臺linkedln和耗資75億美元收購的代碼開源社區Github,都是微軟加強云計算能力的信號。

                云計算,或許就是微軟在跨越周期時的良藥。

                盡管在2018年11月公布的數據中,亞馬遜AWS份額占比過半,Azure僅為13%,但堅定地在云計算持續投入,讓微軟在四十多年后仍能度過衰落走向復蘇,繼續創造驚喜。

                可見,微軟是幸運的,尤其是相比于那些仍在找尋航道的企業。

                Facebook與谷歌:承重前行

                回首2018,扎克伯格一定不會忘記那場“國會山車輪戰”。

                歷時兩天十余個小時,參議院近半數議員(44名)參與,在輪番質詢之下,扎克伯格說得最多的詞語是道歉(Apologize)和責任(Responsibility)。

                審問背后,禍根早在2013年便已經埋下。

                2013年,英國劍橋大學一位分析員在Facebook上創建了一個心理測試應用,以此獲得大量用戶的社交數據,波及人數達8700萬人,隨后他在2014年將這些數據兜售給幾家數字營銷公司,其中便包括“風暴眼”——劍橋分析。

                2015年,Facebook曾要求劍橋分析刪除上述數據,并得到了后者的肯定答復。但三年過去,這批用戶數據卻攪動起颶風。

                去年3月,有劍橋分析員工爆料,利用Facebook的社交數據,他們通過精準營銷手段助特朗普“上位”,并因此獲得800萬美元的收入。

                消息一出,用戶隱私與兩黨紛爭,這觸及到美國人民最后的底線。

                最開始,Facebook并未正面回應,但隨著“#刪除Facebook”成為全民話題、公司市值蒸發700多億美元,馬克扎克伯格還是站了出來,直面參議院,直面全世界民眾。

                有數據統計,2018年,Facebook共經歷了31次重大負面事件,平均每12天就遭遇一次公關危機,這或許也意味著FB的高管每12天就要回應一次質疑。

                可見,2018年的小扎忙碌于口舌質疑中。

                “小扎很忙”背后,是對Facebook商業模式的拷問。目前,Facebook的全球活躍用戶超20億,加上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FB有著自己的社交帝國。

                手握海量用戶,FB的商業模式仍建立在古老的廣告業務上,并通過算法的精準營銷將其錦上添花。據2018Q4財報顯示,FB的廣告業務營收166.4億美元,占比93%。

                但大數據時代,更精準的廣告推送意味著對用戶過往更深入的挖掘,尤其是在劍橋分析這類公司涌現后,用戶信息安全的城墻正遭受猛烈沖擊。

                這,都是Facebook難辭其咎的問題。

                不止安全性受到挑戰,Facebook正失去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據投行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只有5%的青少年把Facebook視為喜歡的社交平臺。

                和國內情況類似,FB也讀不懂年輕人的喜好,他們正在流向海外版抖音Tik Tok這類趕超潮流的應用,低調上線的短視頻應用Lasso還不具備與此一戰的實力。

                可見,這家15歲的社交巨頭還得繼續忙碌,頻頻因隱私泄露道歉的小扎還要思考,在營收單一、95后崛起的環境下,FB要駛向何方?

                當然,這個問題的作答者不止FB一人,2018年的谷歌也在其列。

                與FB類似,谷歌的廣告業務也是一頭現金牛。據2018Q4財報顯示,谷歌母公司Aiphabet的廣告營收達223.99億美元,同比增17%,占總營收的85.94%。

                不止營收結構,谷歌和FB同病相憐,在過去一年也遭遇與隱私泄露相關的多起訴訟,但其中最令谷歌痛心的訴訟并非源于隱私問題,而有關于安卓系統。

                去年7月,因安卓系統違背反壟斷法案,歐盟給谷歌開出了超5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這讓后者大為火光,決定自今年2月開始在歐盟收取安卓服務授權費。

                自2005年以5000萬美元收購不到60人的安卓團隊后,谷歌和ios共同成為全球操作系統的引領者,聚攏大量優秀的APP開發者,它的開源屬性也為國內手機廠商提供前進基石。

                如若安卓將收費范圍擴大至全球,國產廠商和消費者將在短期內受損,但長期來看,這或許會倒逼國產廠商自研系統,對谷歌的安卓系統發起挑戰。

                不過,今日谷歌更大的問題是,廣告和安卓之外,他的新商業故事并不出彩。

                作為AlphaGo的創造者,谷歌的AI部門早在2011年成立,但除了這款圍棋能下過世界冠軍的機器人,谷歌AI缺少百度無人駕駛這樣的抓手。

                人工智能缺少抓手,谷歌云業務的前路也不平坦。在2018年,李飛飛、李佳、Diane Greene這些谷歌云曾經的掌門人相繼離場,并留下一份慘淡的成績單。(截止2018Q3,谷歌云基礎服務的市場份額為7%,遠遜于亞馬遜和微軟)

                和FB一樣,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下,谷歌想要找到下一個增長點實屬不易。

                作為兩家成立快二十年的互聯網科技企業,FB和谷歌分別在社交和搜索引擎領域插下自己的旗幟,但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如何撕掉舊旗幟,像微軟那般重新出發,是他們在穿越周期時需要回答的問題。

                特斯拉:爬坡

                曾在電臺節目吸大麻的馬斯克,很難想象自己又扛過了一年。

                “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曾被譽為創業英雄,他一手締造全球最成功新能源汽車,他在美國本土發射了劃時代的SpaceX火箭,他還在去年成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不過,英雄光鮮背后,也有著異樣的陰暗面。

                對下屬蠻橫粗暴,與89后女歌手相愛,坦言自己時常在噩夢中驚醒。這樣的陰暗與光明,共同組成了馬斯克這位鮮活的企業家。

                但對特斯拉而言,馬斯克依然是個不確定因子。

                去年8月7日,推特“重度愛好者”馬斯克在網上宣布,要把親手打造的特斯拉私有化,標價每股420美元。

                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一天漲超8%,最終被暫停交易90分鐘。但很快,私有化便成為一場由馬斯克牽頭的鬧劇。

                摩根大通調降特斯拉股價、SEC啟動私有化全面調查、馬斯克離任董事長職位,在一波又一波輿論中,特斯拉私有化之計僅堅持不到20天便草草收場。

                有分析人士認為,私有化之計的誕生,和華爾街做空特斯拉不無關系。

                2018年Q4財報顯示,特斯拉雖實現2.1億美元的凈利,但全年虧損仍達10.63億美元,業績仍不及預期。同時,截止2013第三季度末,特斯拉負債仍高達234.1億美元。

                即使成為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特斯拉不夠亮眼的財報很難征服華爾街,接近400美元的股價在投資者眼中依然虛高。

                不止財務,特斯拉的造車計劃也在圍城之中。雖然在去年第二季度,亮相兩年多的Model 3走出產能地獄,實現一周5000輛的產能目標,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躲不掉的“交付地獄”。

                馬斯克曾坦言,自己高估了自動化生產線的水平,它們的產品良率遠低于人工。有數據顯示,實現周產 5000 輛的代價是86%  Model 3 回爐返工,量產合格率僅 14%。

                同時,“燒錢造車”早已是行業不爭的事實,特斯拉也不例外。有分析師曾估算稱,特斯拉每分鐘要燒掉7430美元。

                產能、交付、燒錢,特斯拉Model 3造車夢還在爬坡,消費者還在期盼超級卡車和超級跑車的正式亮相,但僅有一家超級工廠和一家超級電池工廠的特斯拉,產量問題如何破?

                于是,馬斯克來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

                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宣布,汽車行業將逐步全部取消外資股比限制。這無疑是在給特斯拉入華釋放積極信號,況且,面對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市占率僅達5%的特斯拉顯然不甘心。

                去年夏天,特斯拉與上海市達成合作,“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正式落地,總投資500億元,一期投資160億元,這成為上海歷史金額最大的外貿合作。

                對特斯拉而言,這也是美國本土外的第一座超級工廠,在中國街頭狼吞虎咽雞蛋灌餅的馬斯克,終于在去年開采到一片金礦。

                但中國的一家工廠還不足以解決特斯拉所有問題,新能源汽車的燒錢與交付難,這都等著“超級英雄”馬斯克來逐一擊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特斯拉這輛車還要繼續爬坡過周期。

                亞馬遜:飛輪轉動

                如果說馬斯克與歌手的戀情令人詫異,那么貝索斯的感情經歷倒是令人心碎。

                今年1月,杰夫貝索斯宣布與妻子麥肯齊離婚,這對步入婚姻殿堂25年的夫妻沒能走到最后,這位支持貝索斯創辦亞馬遜的女性,至此摘下了貝索斯夫人的頭銜。

                即使離婚后,有關貝索斯的個人風波仍不停歇,財產分割爭議、不雅照勒索,貝索斯在商業之外仍創造著街頭小報的頭版頭條。

                但回歸商業本身,貝索斯的亞馬遜在2018年依舊堅挺。

                從1995年網上賣書起家,很長一段時間內,亞馬遜在外人一直是家電商公司,但隨著公司不斷邁開向前發展的腳步,市值8000億美元的亞馬遜已有包羅萬象之勢。

                據2018Q4財報顯示,亞馬遜當季收入724億美元,同比增19.67%,其中,云業務勢頭迅猛,同比增長45%至74億美元,占總收入比重接近10%。

                自2006年搶注云計算市場,亞馬遜的AWS在問世十余年間高居全球第一。據2018年11月亞馬遜的官方數據顯示,AWS以51.8%的市場份額榮登冠軍,領先亞軍微軟Azure近40個百分點。

                不僅云業務領先眾人矣,亞馬遜Prime會員也有可喜的增長。

                財報顯示,這項2005年推出的會員訂閱服務在第四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25%,達39.6億美元,而到去年年初,Prime的全球訂閱數超過1億。

                領先于國內的京東PLUS和淘寶88Vip,亞馬遜的會員業務出發更早,走得更遠,Prime的優惠不僅體現在售價、物流等電商維度,閱讀、流媒體都是它的服務范圍。

                可見,AWS和Prime雖不是亞馬遜營收主力軍,但他們卻讓飛輪轉動起來。

                在2014年的貝索斯股東信中,AWS(云計算)、Prime(會員)和Marketplace(在線商城)被視為亞馬遜的核心業務,它們自然也是亞馬遜飛輪效應的重要因子。

                通過Prime吸收會員,商城吸收賣家,可購買商品增多放大會員溢價,在持續吸引買家同時獲得供應商議價權,商品價格的壓低持續吸收會員,商家為爭搶買家會在平臺投入更多精力,架設AWS的后臺系統將為其提供更多服務。

                這樣,亞馬遜的三項業務就像車輪一般飛速轉動,雖然前期運轉成本極高,但隨著飛輪轉速加快,平臺收益將持續增長。

                況且,在飛輪之下,亞馬遜的流媒體、廣告和智能語音等業務都將包羅其中,筑起深深的護城河。

                這也是一直以來,亞馬遜商業模式成功的秘訣。

                不過,成立于1995年的電商巨頭亞馬遜也站在周期漩渦之中,線上流量挖掘殆盡,線下新零售的沖擊也推動這頭巨獸迎頭追趕,目前,全食超市、Amazon GO/4-star/Fresh pick-up成為亞馬遜線下零售的重要據點,他們分被代表著生鮮商超、便利店和精品嚴選店。

                但相比國內,亞馬遜的新零售改造不算領先,從供應鏈到物流的前后端要想實現全數字化,這對習慣信用卡支付的美國人民而言也是巨大的變遷。

                可見,迎來第24個年頭的亞馬遜也要跨越互聯網周期,相信那持續運轉的飛輪會是他前進道路中重要的基石。

                2019年的航班早已啟程,海內外科技巨頭都感受到互聯網的寒冬,周期已至,這些偉大的公司將如何越過山丘?又能否看到周期之后的曙光呢?

                時間會證明一切。

                相關話題

                • 當貝超級投影異軍突起!超越米家躋身618品牌TOP5
                • 獨辟蹊徑 銳意創新 ——儒房融科的逆襲之路
                • 滬倫通正式啟動 老虎證券免費提供倫交所實時行情
                • "跨界·合作·共贏"校友系列走訪——走進張鎮潮校友和"稅友"
                • 木瓜移動軟硬實力兼備科創板上迎新機遇
                • 當智能電視不再“智能”我們真的只能費錢去換掉它嗎?
                • 又一科技巨頭開始反水 微軟恢復銷售華為筆記本
                • 業界視2019為金融科技大年 銅板街將AI賦能向縱深推進
                • 及貸省錢大支招:您有一張及貸免息券待領取!
                • 618大促小米電視中的戰斗機,款款賣爆!50萬+好評不斷!
                • 互聯網巨頭騰訊的“養狼計劃”
                • 英語學習神器,一答單詞棒將于6月底全面上市
                • 中盈晟投資:專業的風控團隊,為投資項目保駕護航
                • 當貝電視盒子B1正式首發,2019買電視機頂盒必看推薦!
                • vivo Z5x蘇寧實力樂園618登陸 以舊換新福利釋放
                • 蘋果5G版手機:蘋果或將于2020年發布兩款5G手機
                • N贊APP點贊賺錢的APP靠譜嗎
                • 睿智科技王玉海:為客戶實現真正的科技賦能
                • “架構萬億字節新時代” 分區存儲技術SMR和ZNS磁盤來了!
                • 19年Facebook廣告平臺3大更新! 這回廣告主有福了

                熱門推薦

                • 沈騰馬麗回應互聯網爸媽
                • 周深貴陽演唱會
                •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張存浩逝世
                • 美俄兩國防長通電話
                • TKL3比1DYG拿到第二輪首勝
                • 多地禁止一線教師暑假值班
                • 多部門駁斥美簽署所謂涉藏法案
                • 裴文宣的愛都藏在行動里
                • 假如我在飛機上遇到明星
                • 官方:北部灣海域有四艘沉船
                • 曾舜晞:我弟是我偶像
                • 王玉雯帶照片讓張新成簽名
                • 亞馬爾17歲生日快樂
                • SNH48王奕周詩雨予你巡演成都站
                • 巧了你也穿了白色入境
                • 杰倫布朗官宣女友
                • 布朗尼三分8中0
                • 原來胡歌也不能笑著離開理發店
                • 銀河系比想象中更大
                • 樊振東全紅嬋再同框

                IT老友記

                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劉陽”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關注排行榜

                1. 1沈騰馬麗回應互聯網爸媽
                2. 2周深貴陽演唱會
                3. 3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張存浩逝世
                4. 4美俄兩國防長通電話
                5. 5TKL3比1DYG拿到第二輪首勝
                6. 6多地禁止一線教師暑假值班
                7. 7多部門駁斥美簽署所謂涉藏法案
                8. 8裴文宣的愛都藏在行動里
                9. 9假如我在飛機上遇到明星
                10. 10官方:北部灣海域有四艘沉船

                編輯精選

                Copyright ?2009-2022 KeJiT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经典香港**毛片免费看_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_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_国产小视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