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登記披露平臺”)網絡借貸類會員機構2018年12月份信息披露情況作了通告。通告顯示,銅板街等38家平臺的5大應披露項和可披露項的信息披露完整、及時、規范。
登記披露平臺具有集中式、防篡改的特性,于2017年6月建立,旨在提供一個統一透明的信息披露環境,規范從業機構市場行為。平臺根據中國互金協會按照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原銀監會制定頒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的有關要求制定、發布的《互聯網金融 信息披露 個體網絡借貸》標準接入、上傳相關內容。其中,應披露項為5大項,包括從業機構信息、平臺近三個月的運營信息、上一年的財報信息以及律師事務所法律意見書、會計師事務所專項審計報告;可披露項為“平臺運營信息”;此外,如有重大事項,也需及時披露。
通告先表明,已有122家機構接入登記披露平臺。自上線以來,登記披露平臺在促進各接入機構的合規披露意識,提高各機構定期披露信息的及時性、完整性和規范性等方面的成效顯著,最近3個月,按時、完整、規范披露的平臺數量分別為26家、30家、38家。
而且,為防范金融風險、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中國互金協會2018年開始與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合作,幫助會員單位提升風險管理水平。2018年8月,銅板街等12家會員機構首批簽約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簽約后,可實時查詢權威的司法數據。據新華社報道,截至2018年末,首批接入司法數據的12家互金企業共查詢約1260萬次,拒貸了30059位失信被執行人。2019年1月,第二批12家會員機構再簽約,擴大了合作范圍。不久前,銅板街等平臺正式加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執行懸賞曝光集中展示平臺,聯合共建行業誠信體系。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企業亦然。在銅板街看來,完整、及時、規范地披露相關信息,不僅是為了合規,更是珍惜信譽、誠信經營的必然選擇,也彰顯了一家實力強、行得正的平臺的自信。因此,銅板街高度重視信披的合規工作,把合規工作視為一種核心能力、戰略資源。同時,就像卓越是一種習慣一樣,合規也是一種文化,一種“基因”,有此基因的平臺,合規便是它的習慣。這也是為什么銅板街已經連續多次位居信披通告前列的原因。
王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