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3月7日,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新聞發言人李亮做客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人民健康與“趣頭條”共同舉辦的"融媒體背景下的健康傳播探析"專場論壇中,李亮表示,健康傳播需要從觀念、態度、形式上做出轉變。
趣頭條作為新興市場第一流量入口,在此次圓桌論壇中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將健康內容連接到最廣大的人民群體。這要求在新形勢下主流媒體與新興媒體平臺彼此融合,雙向賦能,共同打造全網絡健康內容新生態。3月7日,人民健康將聯合趣頭條等多家機構、專家在“融媒體背景下的健康傳播新路徑”專場論壇建言獻策。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趣頭條快速成長為新興市場第一流量入口,其自媒體平臺“趣頭條號”作為2019年的品牌戰略重點之一,為優質內容資源開源引流,為平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且版權清晰的優質內容。
伴隨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健康類資訊的閱讀需求逐年走高。為給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可信的放心看內容,“趣頭條號”于2018年底推出“放心看計劃”,從內容放心看、健康IP養成、謠言監測站、名醫伴你行四方面精準出擊,致力打造一個全新的、有價值的、可以放心看的大健康內容生態平臺。
李亮指出,在醫療健康領域,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權威準確的醫療信息,醫療機構的重要性、權威性、可信度至關重要。要實現大健康、大醫療和媒體公眾之間多方共鳴,醫療健康傳播需要從三方面做出轉變。
李亮認為,醫療健康傳播需要觀念上的轉變。他指出,醫療機構和醫生,應該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要從以診斷治療為主的醫療理念轉變到以預防為主的大健康理念。醫生不僅要診斷疾病、治療疾病,其更多的責任是把大健康的觀念傳播給百姓,讓更多的人不得病,少得病,這才是醫生的職責。
李亮認為,醫療健康傳播需要態度上的轉變。李亮指出,各大醫療機構要改變被動宣傳的形式,加強主動性工作。尤其是對普通公眾的健康宣傳方面,醫療機構有更大的努力空間。此外,需進一步強化對公眾宣傳的職責,讓更多的權威專家走出院門,宣傳大健康觀念。
李亮認為,醫療健康傳播需要形式上的轉變。傳統的宣傳形式更多是通過醫院宣傳處宣傳醫院、專家、文化和精神。在新媒體發展時代,宣傳要跟上形勢,宣傳人員要熟悉掌握新媒體運用,利用各種新媒體的形式來宣傳。以即將與新媒體平臺趣頭條開展的合作為例,李亮進一步表示,我們將通過趣頭條“放心看計劃”等推廣計劃,將難懂的專業知識轉換為用戶易懂的語言,將一線的科普知識傳播到更廣的三、四線等新興市場中去,讓更多真正放心看的內容在百姓中流傳。
此外李亮認為,還要完成從個體到集體的轉變。現在宣傳更多的是個人方面做的較多,而以醫院為單位的集體形式相對較少,他希望通過醫院把醫生串在一起,讓更多權威的專家聲音更大。正面聲音多了,負面信息才能少一些。
李亮最后表示,在醫療機構的健康宣傳方面,媒體應該主動尋找和醫療機構的合作點。他說,“專家講起來很權威很專業的知識,老百姓可能聽不懂。這就需要媒體與醫療機構和專家之間有一個很好的溝通,找到百姓能接受的方式,讓專家把復雜的問題講得簡潔清楚,把大道理變成小道理講出來。”
據悉,趣頭條號“放心看計劃”自實施以來,每天將超5000萬的流量提供給健康、養生、育兒三大領域內的優質創作者,每月投入百萬元用于優質內容扶持及推廣,并計劃重點打造百名“放心看”作者團。一系列簽約計劃也為趣頭條號平臺上優質健康內容創作者,提供最高每月3萬元的保底收入,是目前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簽約方案之一。
以“放心看”的健康內容連接最廣大的消費群體,趣頭條號“放心看計劃”也大健康內容的傳播開辟了更廣闊的疆域。自計劃實施以來,趣頭條大健康內容增速迅猛,現日均PV較2018年底增長幅度近80%,切實推動大健康內容生態建設的求廣求深的良性發展。
高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