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4月19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官網發文稱,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登記披露平臺”)向社會公眾開放項目信息查詢功能。今后,金融消費者可集中查詢相關信息并持續跟蹤所投項目,減少自己與網貸機構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并強化社會公眾對網貸機構信息披露的監督。
為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規范發展,適應金融監管和行業自律管理的要求,協會于2017年6月建立了登記披露平臺。平臺運行以來,協會引導網貸會員機構按照《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和《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T/NIFA 1—2017)團體標準,向社會公開披露相關項目信息。
近日,經過組織試點驗證和嚴格測試后,協會決定將登記披露平臺的項目信息查詢功能向社會公眾開放。此項功能開通后,公眾可通過登錄登記披露平臺集中查詢網貸會員機構提供的融資項目關鍵數據(已脫敏),包括借款金額、借款期限、借款用途、年化利率、借款人基本信息、借款人收入及負債情況等。
登記披露平臺具有集中式、防篡改的特征:網貸機構一經在該平臺披露相關信息后,不得再擅自更改所登記披露的信息。而且,項目信息報送須和互金平臺的官網同步,7*24小時不間斷實時報送。監管部門也可通過將項目信息、運營信息、合同信息及資金存管流水信息進行多方對比,以核驗其登記披露數據的真實性,從而促進會員機構按統一標準規范開展登記披露。
據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4月末提交了會計師事務所專項審計報告和合規報告的單位可接入項目信息登記披露系統。同時,協會要求會員單位于5月31日前接入,并正式開展項目信息的登記披露。為了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協會對會員機構進行分批次培訓。首期培訓班已于4月16日舉行,銅板街等25家會員機構參加;這些會員機構經過精心挑選,其在貸余額均超過50億元。協會4月初的信披情況通告表明,目前該類會員機構的數量為103家。
通過培訓,銅板街等深入了解了項目信息披露系統的意義、功能及技術規范。作為一家高度重視合規工作的平臺,銅板街很早就接入了登記披露平臺,因按月完整、規范、及時披露平臺相關信息(含5個應披露項和1個可披露項),已經連續多次位居協會信息披露情況通告前列,可謂信披標兵。
王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