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8年7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網貸爆雷潮,讓處于平穩整頓期的網貸行業迎來了又一次的強烈地震,時至今日,整個行業仍在低位整理,據第三方門戶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合計在貸余額總量為7002.35億元,環比持續下降,下降幅度為173.57億元。
雖說行業大方向仍在調整,但并不意味著處于其中的商業個體都應該屏息待命。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調整意味著變化,更意味著機遇,在瞬息萬變的復雜環境中,要想成為穿越重重風浪而屹立不倒的那葉帆,除了幸運之外,一方面需要互聯網式的靈活應變,另一方面更需苦練內功以圖后發。
作為行業屢次轉型的典范,近期,積木盒子再次為行業展現了一次標準范式操作。
在業務合規基礎穩固的情況下,積木盒子這次瞄準了用戶服務升級。6月份,在原有“一網一端+雙微”的運營基礎上,積木盒子正式啟動社群運營,并推出微信專屬客服一對一服務,更加貼近移動互聯網社會用戶的使用場景和習慣。
「CEO直通車」是本次積木盒子服務升級最大的亮點。相對于傳統的直播,受限于直播時點,CEO直通車的在線答疑,可以讓每一位用戶與積木盒子建立連接觸點,并隨時隨地可以與平臺一把手直接進行即時通訊交流,這無疑,讓用戶與平臺之間的交流向著平等、透明的方向更進一步。
對于本次服務品質的升級,積木盒子CEO謝群表示,雖然此前平臺也設定了很多用戶交流與風險教育的渠道,比如積木盒子線下同城會,在線高管互動“周一見”,但是受限于場景,每次可以覆蓋到的用戶其實很有限,積木盒子其實一直在探索可以把所有用戶都覆蓋并同等服務到的方式。
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金融風險管理經驗的老兵,謝群自1997年于耶魯大學博士畢業以后,曾先后任職于GE Capital、花旗銀行、廣大銀行、中國銀行等著名金融機構,并長期兼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實踐副教授,加入積木盒子以后,謝群也極力嘗試把他本人在金融領域的知識和經驗分享和傳遞給積木盒子平臺的用戶。
6年來,謝群帶領積木盒子同城會走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漢、天津、成都、西安、重慶、福州等全國多個城市與用戶面對面交流,并利用「周一見」「周末夜」「觀察團」和「直播」等方式為用戶普及風險教育,累計覆蓋了數萬名線上用戶。
謝群表示,對于積木盒子來說,用戶服務與合規經營、技術研發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6月12日,謝群與積木盒子團隊一起開通了自己個人的微信公眾號「謝老師大講堂」,希望通過文字輸出方式,將公眾視野擴展至全球金融市場,深度分析金融周期波動的影響,培養用戶的風險意識和專業素養,并發掘更多潛在投資機會。
此外,謝群還通過多群互動的方式,第一次完成了十幾個微信群同時互動的線上直播。
在直播中,謝群介紹說,積木盒子擁有4個層面的自信,分別是資產自信、風控自信、團隊自信和合規自信。
針對廣泛關注的底層資產,謝群表示,一個平臺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符合風控要求的資產,而判斷一個平臺資產的可靠度,則主要看兩點:資產類型和資產來源。
以積木盒子為例,早期其實探索過很多類型的資產,但是隨著周期和環境的驗證篩選,目前平臺上僅剩兩種類型的資產:小微經營類信貸資產和個人消費類信貸資產。截至目前,積木盒子已經累計為400萬用戶撮合了個人消費信貸,筆均融資金額在3000元左右。
“但是如果一個平臺只有資金募集能力,還遠遠不夠,如果僅僅采用外采資產的模式,則會在資產量的供給上比較被動,容易影響出借人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平臺運營效率,并進一步壓縮平臺的盈利能力”,謝群指出,“這種模式還容易導致對資產質量缺乏把控,容易爆發集中性風險”。
而對這6年來,積木盒子之所以能取得比較靠譜的發展,謝群將之歸因為團隊和文化。
華為任正非曾經說過,二戰后的德國,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口號“什么都沒了,只要人還在,就可以重振雄風”,華為從一家幾萬元起步的小公司,成長為世界級企業,正是出于他們對于人的重視,對團隊的打造,整個“積木”體系的企業文化,也是如此。
「LONG RUN with JIMU 在積木 行長路」這是近兩年整個“積木”體系的口號,正是在這種倡導看長遠做實事的環境中,積木盒子團隊在行業發展低谷也仍然展現了非常凝聚力。
從創業起步走到今天,資產優良、合規創新、信息透明、風控扎實、界面友好,一直是積木盒子追求的目標,行至中途,行業也正在積極謀求新的合規范式,對于積木盒子這樣的優質平臺而言,行業調整的同時,也是推動運營優化的好時機,當行業給出了最低發展紅線的時候,那些最出挑的企業卻總是去挑戰更高的自我要求,而最終你也會發現,他們正因為這樣才顯得如此出挑。
這讓人想起了同樣喜歡跑步的村上春樹書中的一句話: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痛苦無法避免 磨難可以選擇。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