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倘若我有多一點時間,還真想去秦始皇陵瞧瞧。”這是盜墓賊姚玉忠被判處死刑之后仍然狂妄自大的陳述,姚玉忠是何人,為何敢如此大放厥詞?姚玉忠又盜取了哪幾處古墓?作為一個盜取多處古墓的盜墓賊,姚玉忠的卡中卻沒有一分錢,這又是為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
“倘若我有多一點時間,還真想去秦始皇陵瞧瞧。”
這是盜墓賊姚玉忠被判處死刑之后仍然狂妄自大的陳述,
姚玉忠是何人,為何敢如此大放厥詞?姚玉忠又盜取了哪幾處古墓?作為一個盜取多處古墓的盜墓賊,姚玉忠的卡中卻沒有一分錢,這又是為何?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姚玉忠傳奇的盜墓一生。
“盜墓祖師爺”—姚玉忠
近期的影視劇關于盜墓題材主題也是層出不窮。劇中的盜墓人都個個身懷絕技,且大多都師承于一派,構成一家。讓人不禁聯想,盜墓多達200多處,獲得盜墓贓款共計五億余元的姚玉忠是否也是盜墓世家呢?
其實不是。
20世紀中期,姚玉忠出生在內蒙古赤峰的一個農村家庭中。姚玉忠的家庭并不是十分富裕,家里一共有七個兄弟,都靠父親編竹子賺錢養活一家老小。
姚玉忠的父親是一個手藝人,從小也教習他們兄弟幾個編竹子來多掙一些錢,長大之后好繼承他這份手藝來養家糊口。劈過后的竹片十分鋒利,小時候的姚玉忠,手指上總是被割出大大小小的傷口。這么辛苦,也賺不來幾個錢,姚玉忠從小就萌生了以后一定要做大事,掙大錢的想法。
因為家庭貧窮的原因,飯都吃不上了,又哪里來的錢去念書呢。且那個時候的農村思想大多愚昧,認為認識幾個字就行了,沒有必要繼續深造,所以姚玉忠僅僅上了幾年小學就輟學了。但是姚玉忠卻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人,在小學的學習中,對歷史深感興趣。這也為姚玉忠以后和盜墓打交道埋下了伏筆。
輟學之后,姚玉忠早早地到社會中去闖蕩。沒有什么文憑,又是農村出身,姚玉忠最初只能到磚廠去當廠工。工廠的工作又臟又累,姚玉忠很快就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姚玉忠又開始轉行,做起了羊絨買賣生意。但是買賣有贏利的時候就有虧本的時候,錢剛進了口袋,就又從口袋中流了出去。
從小出生貧苦的姚玉忠,本來就對錢比較敏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姚玉忠又萌生了謀求新生計的主意。什么工作比較賺錢呢?對于姚玉忠這樣一個既沒有學歷,也沒有背景的農村孩子來說,要想快速致富的方法全都寫在法律上了。
小的時候,姚玉忠就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哪怕以后工作了,也比較喜歡看這方面的書籍。正值姚玉忠最落魄之際,他開始喜歡看上了風水書。
這些古書晦澀難懂,而姚玉忠卻看得津津有味。別人都不理解的地方,姚玉忠卻有獨到的見解之處。
據當時姚玉忠身邊的熟人陳述到,姚玉忠經常穿著中山裝或者長袍,臉上戴著金絲眼鏡,手中捧著《易經》等與風水相關的書籍,像極了一個有名的風水大師。同時,姚玉忠的口中經常將風水,寶地等風水名詞掛在嘴上。讓眾人開始覺得神乎其神,也不敢妄加揣測。
紅山文化區,姚玉忠盜墓的起點
《易經》中有關墓穴風水的介紹讓姚玉忠很感興趣,同時正是因為這些知識,改變了姚玉忠的人生軌跡。姚玉忠是內蒙古赤峰人,家鄉就在紅山文化區內。這里是一塊歷史悠久的文化發源之地,新石器時期就已經存在過大量文明古跡。同時,內蒙古優勢成吉思汗起兵發家建立大元的根據地。這塊地區對于想要盜墓的姚玉忠來說,可謂是一塊“風水寶地”。
正所謂一個朋友,兩個幫。即便身為盜墓賊,姚玉忠也有他共同奮斗的同伙。和姚玉忠共同盜墓的成員叫馮杰,是一個十分擅長觀測天象的人才。同時,這個人還有著自己的絕活,那就是可以根據當地的地市來判斷這里是否是沒有任何現代人工建設痕跡的地點,盜墓賊將這里稱作活土。(一般出現活土的地方,十有八九地下都會有陵墓存在。)
而姚玉忠又在盜墓團隊中做什么樣的工作呢?
姚玉忠的工作叫作點穴。何謂點穴?就是在進行盜墓之前,提前找到盜墓地點,并且在附近踩點。這項工作是整個盜墓團隊的重心,也決定了這次盜墓是否能夠滿載而歸。
馮杰可以通過自己的絕活判斷當地是否有地下陵墓存在。但古墓一般都是帝王的陵墓,墓穴修建的非常大,而真正能夠挖得寶貝的位置十分難確定。而發現這些地方,姚玉忠卻有自己的秘密竅門,因此也得到了大家的推崇。
當時的盜墓賊不止姚玉忠一家,為了判斷此地有無墓葬,盜墓賊常用的工具叫作洛陽鏟。
洛陽鏟通過挖掘土質來判斷地下是否有無陵墓,已經成為一種考古工具,但同時也為這些想要盜墓的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工具。
而姚玉忠與其他家不同,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能力來辨別這地下是否有無墓葬。姚玉忠隨身攜帶一把手電筒和一個“扎子”。這由他自己發明出來的工具,對于姚玉忠而言比洛陽鏟好用許多。
“扎子”能夠伸縮,體型較小,方便攜帶。扎入泥土之中,表面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種方法和洛陽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姚玉忠卻在其中還存有細微的差別。
無論是什么行業都會有一個行業的圈。即便姚玉忠是一個盜墓賊,也不例外。正是由于他自己自創的踩點方法,在這個圈子里被稱為了“盜墓祖師爺”。姚玉忠也是因為此項爵跡跟著他盜墓團隊的隊員,從古墓中來去自如,盜取了價值上億的國寶。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姚玉忠自己也明白,自己做的是違法的事情,搞不好還會掉腦袋。姚玉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十分謹慎,甚至連自己團隊的隊員都不信任。姚玉忠點穴的時候,常常獨自一人前往。占盡先機的人,總是能從團隊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姚玉忠憑借自己的能力,總是在團隊分贓的時候拿大頭。漸漸地,姚玉忠開始有些恃才傲物,即便這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光彩事情。姚玉忠總是將又臟又累的活交給他的隊友,而自己只是負責指揮,告訴他們哪里有墓室。
身在地底的墓穴之中,身經百戰的盜墓賊也還有可能有生命危險。墓室中可能經過千百年的發酵,蘊含著有毒氣體,或者曾經修建陵墓時,為了保護帝王靈柩設置的機關都有可能讓這些盜墓人員喪命。
很快,姚玉忠的盜墓團隊中起了內訌,認為姚玉忠德不配位不應該從團隊中分出那么多的錢。但是沒有辦法,整個團隊做的都是不光彩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若是傳到了執法人員耳中,那他們都沒有好果子吃。這些團隊中的隊員雖然不滿意,但還是咬著牙將這件事情的苦楚咽到肚子中。
但是這件事情讓姚玉忠過度膨脹,自私自利的性格也為以后的下場埋下了伏筆。
2013年到2014年間,姚玉忠帶領其團隊一共到了200多個古墓,倒賣出的文物賣出了數億元的贓款。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警察在這一年中也通過蛛絲馬跡將案件追蹤到了姚玉忠的身上。
而姚玉忠也是一個狡猾的泥鰍,做事情向來滴水不漏。盜墓過程中極少留下證據,同時,整個人的行蹤也是飄忽不定,讓警方摸不到頭腦。可但世間凡事都有因果,壞事做盡,最終也會迎來報應。
一個傍晚,在一個山中,樹林環繞,卻有一個黑色的身影,在樹林中來回踱步。在美麗的風景中,這樣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顯然和整個畫面十分違和。當時,正值姚玉忠盜取古墓案件被警方高度重視。大山中的偵查員,對樹林中這鬼鬼祟祟的身影也產生了懷疑。
這不會也是個盜墓賊吧?
之后,偵查員對這個身影開始留心,經過多次觀察,通過比對他的身影,覺得此人很像榜上有名的盜墓賊——姚玉忠。2014年的下半年,山里加塞了人手。一次,姚玉忠又去踩點,被偵查員抓了個正著。到此,這個叱咤風云的盜墓祖師爺終于落網了。
“盜墓祖師爺”姚玉忠的銀行卡中為何沒有一分錢?
姚玉忠一年之間大大小小盜了200多個墓葬,就算中間這些倒賣文物的利潤會和自己的同伙共同分贓,那幾個億的贓款還會剩下很多。一個億對于王健林來說可能是小目標,但是對于普通大眾來說,足可以保證自己一生衣食無憂。而此時的姚玉忠,為何又火急火燎地再次踩點盜墓呢?
經過警方的調查了解,姚玉忠本人的銀行卡中竟然沒有一分錢?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都不可置信,價值幾個億的文物贓款,為何姚玉忠卻沒有得到一分?
經過調查,姚玉忠也并沒有購買什么豪車豪宅,也沒有將旗下的贓款轉移到國外賬戶。只是在姚玉忠的家中發現了一些文物和保險柜中價值不菲的青銅器。那么,姚玉忠名下的那些錢都去哪兒了呢?
原來,姚玉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甚至已經到了嗜賭如癡的地步。上文講到,姚玉忠是一個極其信奉風水的人,自己在盜墓領域的極高成就,讓自己飄飄然的認為在賭卓上也能夠叱咤風云,贏個盆滿缽滿。但事實卻和想象大相徑庭。
姚玉忠在賭桌上的運氣可真是不怎么好,甚至可以用倒霉來形容。基本上是到了十賭九輸的境界,賭徒一旦上頭,所下注的金額就會越加龐大。每一次都想著,下一把就能夠撈回之前所輸掉的金錢。可是賭博的輸贏又沒有確定性。賭博的那張桌子好像是一個無底洞,錢越投越深,永遠沒有盡頭。姚玉忠一個晚上甚至可以負債幾百萬。
賭場貸款幾百萬,這么龐大的金額,肯定要有所抵押。姚玉忠有時就會將自己手中盜來的文物抵押給他們,換來自己繼續在賭桌上揮金豪賭。幾個億的文物販賣贓款,就在這一來二去的賭桌之上,從銀行卡中流失數額逐漸清零。
這些文物本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卻因為他們之手重見天日。但這些寶貝卻沒有被陳列在博物館中供世人欣賞和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他們有可能漂洋過海流落到國外的人手中。自家的寶物卻被別人所掌握,就宛如鴉片戰爭中流失的12生肖一般是恥辱。而像姚玉忠這樣的人,危害國家利益,就應該受到應有的處罰。
2014年,警方將姚玉忠逮捕之后,很快,便順藤摸瓜抓住了以姚玉忠為首的盜墓集團團伙的全部成員。2015年五月,這批危害社會的盜墓集團毒瘤,終于被警方連根拔起。
在警方的努力之下,共逮捕盜墓團伙200余人,追回中國國家文物2063件。而這些被追回的文物,還是姚玉忠團隊所盜取的少數部分,其他文物還下落不明,仍在繼續追蹤中。
兩年之后,遼寧省最高人民法院對姚玉忠及其團伙的盜墓案給出了最終的判決。姚玉忠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姚玉忠也算是為他的行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古話有道是:“人之初,性本善。”
姚玉忠在風水方面也算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奇人,可這份聰明卻沒有用到正道上。正如上文提到的洛陽鏟,放在考古科研人員手中,就是一種考古工具。而放到那些盜墓賊手中中,就是他們盜墓的“幫兇”。
姚玉忠也是同理。若是他能將自己的才華貢獻給國家,為國家的考古事業做貢獻,那么現在可能就是一代考古大師,能夠得到真正放得到臺面上的榮譽。
而姚玉忠卻因為小時候的饑寒交迫的貧困,被利益所沖昏頭腦。將上天所賜予的才華僅僅用到為自己謀圖利益卻損害國家利益的不法道路上。最終被判處死刑,令人唏噓。
陳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