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頭條熱榜中,國際油價漲至14年新高引發市場熱議,今年一季度以來國際油價漲幅已經超過10%,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布倫特原油一度漲到125美元一桶的價格。石油是傳統能源經濟命脈,近期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飆升,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有關
在頭條熱榜中,國際油價漲至14年新高引發市場熱議,今年一季度以來國際油價漲幅已經超過10%,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布倫特原油一度漲到125美元一桶的價格。
石油是傳統能源經濟命脈,近期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飆升,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有關,局部戰亂不僅使得避險黃金價格突破1900美元,也讓石油價格飆升到125美元的高位。
北約和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特意避開了能源領域,德國更是堅持繼續使用俄羅斯供給的天然氣,俄羅斯和中東都是全球主要的能源生產國,對全球能源經濟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
巴菲特重回全球富豪榜前五也是因為近一年不斷增持石油股票,減持科技股,石油價格飆升使得巴菲特個人財富不斷增長,而其他富豪因為重倉科技股而財富縮水。
但在國際油價漲至14年新高的時候,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石油組織卻沒有趁著國際油價上漲,出售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賺取能源價格暴漲的利潤,而是轉向新能源市場,發展氫氨制造產業。
為何在原油突破125美元之際,沙特卻用氫氨替代石油出口,瞄準萬億新能源市場?我們圍繞沙特的能源產業結構和碳中和目標,做一個深度解讀:
石油價格上漲對中東產油國來說是好是壞?
從全球能源供給端來看,石油供給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北美地區,俄羅斯三個區域,這三個區域集中了全球原油輸出量的73%,中東地區占了其中的31%,而石油進口國家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和歐洲地區。
中東經濟體被稱為躺在石油上的國家,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擁有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的15%,供給了全球市場八分之一的石油能源,而沙特石油出口的收入每年超過2000億美元,占了出口總額度近70%。
石油價格上漲對于沙特等中東產油國來說,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事情,經濟穩定期,石油價格在40-50美元一桶,而俄烏沖突讓國際原油價格突破125美元,這等于給他們帶來翻倍的能源經濟收入。
其實對于中東產油國來說,特別是沙特一直都儲備著大量的限制石油產能,來應對能源經濟的突發風險事件,保持市場份額的穩定性,而當油價突然大漲的時候,這些閑置的石油產能,也往往會給沙特帶來巨大的回報
在石油價格突破80美元的時候,俄羅斯和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派克有過分歧,俄羅斯愿意為穩定石油價格,而增加石油產量,但沙特卻希望保持和壓縮產能,讓石油價格在高位,來提高中東經濟體的能源收入。
但中長期來看,沙特這種依賴高油價支撐國民經濟的模式,存在嚴重弊端,過度依賴石油經濟,耽誤了中東農業和其他工業制造的發展,而且還造成了高失業率問題,福利太高了,本國居民都不愿意工作。
另外隨著美國頁巖油的發展,開采成本逐步下降,如果國際原油價格過高,那么不排除其他經濟體的巖油,新能源等會成為石油進口國家的替代選擇,讓沙特的能源貿易份額被動下降。
沙特新王儲在石油價格高漲之際,選擇轉型新能源產業,打造氫氨制造工業體系,都是想要改變對石油單一能源依賴的經濟結構,跟上全球能源轉型趨勢。
沙特打造氫氨能源產業,走向能源碳中和
2022年全球經濟體都開始為各自的碳中和目標制定能源經濟和工業發展的轉型規劃,沙特也不例外,沙特打造氫氨制造能源產業,也是為了走向能源碳中和,發展可在生能源產業,并向全球出口新能源。
在去年的氣候峰會上,沙特王儲對外宣布沙特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還提出綠色中東和綠色沙特的兩個倡議,發展綠色能源產業。
在2030碳達峰方面,沙特計劃在2030年實現國內可再生能源產業占比到50%,在未來幾十年植樹100億棵,修復4000萬公頃的退化土地,讓國內的植被覆蓋面積增加12倍,實現減少碳排放1.3億噸的目標。
沙特選擇從氫能和氨氣生產領域,進行能源碳中和,也是基于自身資源和環境出發的,中東地區石油資源豐富,而這類化石能源豐富的地區,往往太陽光照和風力資源也豐富,非常適合發展光伏風電產業,通過可在生能源制取綠氫和氨氣,可以出口到全球市場,滿足未來新能源產業的新能源材料需求。
沙特主要是沙漠地帶,太陽能十分充足,非常適合發展光伏發電和地熱能,同時沙漠地區風力巨大,具備發展風能的潛力。
我們國內的大型光伏風電項目,其實也集中在中西部沙漠隔壁地帶,沙特則是借助中東地區的豐富自然資源,發展新能源產業,去年一季度沙特光伏發電項目出售電能價格只有1.04美分,創下了破世界記錄的低價綠色電力。
而光伏發電的低價,也是極大降低了制取綠氫和氨氣的成本,沙特目前的制氫成本1公斤綠氫只需要1.5美元,遠低于歐美市場的5美元制氫成本,這也為沙特出口氫氨能源到全球市場提供了巨大優勢,美國,德國,日本,韓國都與沙特合作氫氨能源。
沙特發展氫氨能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提供低價的氫氨能源材料,不僅可以獲得新能源產業的業務回報,還能借助綠電產業實現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降低化石能源帶來的高碳排放。
氫氨背后的萬億新能源市場
沙特參與到新能源產業市場的模式是光伏風電+氫氨能源制造的模式,光伏風電方面雖然沙特的規模沒有中國和美國大,但沙特光伏風電的成本已經創下新低,一旦占據成本優勢,就有利于規模化發展。
氫能被稱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但目前不管是灰氫還是藍氫的制造都涉及到高碳化石能源燃燒帶來的碳排放問題,而唯獨綠氫的制造可以實現零碳排放,電解水和光伏能源支取氫氣的模式,可以實現低碳化。
但氫氣還存在成本高和運輸困難的問題,一般都轉化成氨氣來運輸存儲,比較安全穩定,
沙特在可再生能源產業上具備低成本優勢,低價綠電來支取氫氣和氨氣,可以解決氫能高制造成本的問題,而制作出來的綠氫和藍氨,也是全球經濟體在能源領域實現碳中和的關鍵。
氫氣和氨氣制造背后是一個萬億規模的新能源產業市場,也是能源領域脫碳帶來的需求市場。
沙特王儲計劃耗費5000億美元打造的新城NEOM,一個新能源示范區,把綠色光伏發電和氫氨制造融合在一起,打造一個新能源經濟樣本,擁抱新的能源時代。
在新城市中,能源的供給和消費側都可以實現循環低碳,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可再生綠色能源發電,實現零碳甚至負碳排放,這也是沙特擺脫石油經濟依賴的一次嘗試。
海上航運的脫碳也需要氨氣作為零碳燃料選擇,2050年全球經濟體的燃料需求將達到9億噸綠色氨氣,是當下氨氣產能的5倍多。
沙特在石油高漲之際,選擇用氫氨制造替代傳統石油出口,并不是盲目任性,而是懂得借助自身的綠電發展優勢,打造一個新能源產業鏈閉環系統,讓沙特未來在能源貿易領域多一個優質選擇,跟上未來萬億規模的新能源產業市場。
你覺得氫氨制造替代石油出口可行嗎?歡迎訂閱我的碳專欄,分享你的觀點,一起交流。
馬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