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去醫院看病,做檢查一直是件麻煩事,特別是每去一家不同的醫院,就需要重復做檢查,不僅多花錢,還浪費時間。不過,最近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醫療機構應按照相關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也就
去醫院看病,做檢查一直是件麻煩事,特別是每去一家不同的醫院,就需要重復做檢查,不僅多花錢,還浪費時間。
不過,最近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醫療機構應按照相關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也就是說,從2022年3月1號起,看病換醫院,可以不用重復做檢查了。
哪些檢查可以互認?
根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可以互認的檢查有:
1、檢查結果
指通過超聲、X線、核磁共振成像、電生理、核醫學等手段對人體進行檢查,所得到的圖像或數據信息。
比如,B超報告單、X光片等。
2、檢驗結果
指對來自人體的材料進行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化學、血液免疫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等檢驗,所得到的數據信息。
比如,血常規報告、尿常規報告等。
小薇管家提醒:
1、互認范圍不包括醫師出具的診斷結論。
2、只有檢查單上有標注HR標識的,才能被其他醫院承認,同時醫療機構還必須在報告單上統一標注相應互認區域范圍和互認標識。
不過,《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也提到了六種情況,醫護人員是可以進行重新檢查的。
這些情況需要重新檢查
1、病情變化快
疾病病情變化較快,檢查結果無法反應當下情況的。
2、檢查結果與臨床表現不符
因為病情變化,檢查檢驗結果會出現與患者臨床表現、疾病診斷不符,難以滿足臨床診療需求。
3、檢查結果對于疾病診療意義重大
在進行手術、輸血等治療手段前,醫生需要更全面的了解和確認患者身體情況時,就需要重新進行檢查。
4、緊急狀態
患者在急診、急救等緊急狀態下,是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家屬去拿過往的檢查報告的,所以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著想,必須進行檢查。
5、傷情鑒定
涉及司法、傷殘及病退(因病提前退休)等鑒定的檢查,會與普通的檢查有所不同,所以需要額外的重新檢查。
6、其他情形確需復查的
除去以上情況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檢查結果超過3個月,或患者出現其他伴隨癥狀等情況。
出于對患者負責的態度,醫生會要求重新檢查。
提問和解答
問題一:檢查時間超過多久就不能互認了?
小薇解答:
不同患者的病情變化不同,需要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判斷。
不過,一般來說,檢查結果超過3個月,就需要重新檢查,因為在這期間,患者的病情有許多變化的可能,重新檢查也是對患者負責。
問題二:不同地區的醫院,檢查結果也能互認嗎?
小薇解答:
具體還要看報告單上的標識。
互認標識也是分區域的,比如“全國HR”“京津冀HR”“北京市西城區HR”等,只有全國HR才能被全國的醫療機構承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看標識哦。
問題三:被互認的檢查還需要收費嗎?
小薇解答:
只要檢查結果滿足診療需求,是不允許額外收費的。
但是如果檢查結果符合互認要求,卻需要其他醫生共同參與診斷工作,就需要加收院內會診費用。
這份官方發布的“就醫攻略”,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大家看病檢查的問題,不過,大家在拿到檢查報告時,一定要多注意報告單上標注的相應互認區域范圍哦~
張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