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秋冬交替的季節,很多老年人會囤積一些耐儲存的食物,以備過冬用。這是老一輩人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流傳下來的習慣,如今依然保持,俗話說“家有余糧心不慌”,以前不以為然,現在覺得老年人的經驗還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尤其是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待在家里,更
每年秋冬交替的季節,很多老年人會囤積一些耐儲存的食物,以備過冬用。這是老一輩人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流傳下來的習慣,如今依然保持,俗話說“家有余糧心不慌”,以前不以為然,現在覺得老年人的經驗還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尤其是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待在家里,更是深刻認識到家里儲備食物的重要性。
今年冬天又快要到了,冬季是各種疾病高發的季節,以備不時之需,還是需要儲存一些食物,每年冬天家里的老人都有屯米面和白菜土豆等冬菜的習慣,最近全國又掀起了屯糧熱潮,大家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自己家準備的貨物。屯糧的熱潮帶來了菜價上漲的問題,好在我們之前就有所準備,家里的食物還是很充足的,這些都是跟老人們學的,家里準備的也都是一些耐儲存的食物,足夠全家人吃,2個月不出門也餓不著。
一、蔬菜類
1、白菜、土豆、胡蘿卜、大蔥、蘿卜、紅薯
東北人有儲存冬菜的喜歡,每年深秋,馬路邊就會有專賣冬菜的車,有土豆、白菜、胡蘿卜、大蔥、紅薯等,東北人都是幾十斤一起買,價格要便宜不少,平均一塊錢一斤,像白菜土豆有的幾毛錢,而且這些蔬菜都比較耐儲存,保持陰涼干燥,吃一冬天沒有問題。過了賣冬菜的季節,這些菜價都會漲幾倍,以前家家戶戶都住平房,有地窖和倉房可以儲存,現在住樓房只能放在陽臺上。
2、腌蘿卜、腌酸菜、醬黃瓜
把蔬菜用鹽腌制一下可以延長保質期,我們家常吃的有腌蘿卜、腌酸菜和醬黃瓜,用鹽腌制的菜,保證無油的環境,可以保存幾個月都沒問題。不過腌制的菜鹽度比較高,不能吃太多。
3、蘿卜干、海帶干、茄子干、豆角干、木耳干、香菇干
把蔬菜曬成干,可以保存一年不壞。我們常吃的有蘿卜干,海帶干,茄子干,豆角干,木耳干和香菇干,吃的時候,用水泡發一下,可以用來炒肉、燉湯或者燉肉,比吃新鮮的蔬菜還香。
4、冷凍山野菜、凍豆角、凍玉米、凍豌豆
新鮮的蔬菜不容易保存,可以焯燙一下,分成若干份,用保鮮袋裝起來,放冰箱冷凍,吃的時候提前解凍一下。適合冷凍的蔬菜有很多,比如豆角,茄子,辣椒,玉米、豌豆等,只要不是綠葉類的青菜都可以,炒著吃跟新鮮的蔬菜味道一樣好。
二、肉類
1、凍豬肉、凍牛肉、凍雞肉、凍魚肉
肉類是人體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從市場買新鮮的豬肉、牛肉、雞肉或者魚肉,都可以放冰箱冷凍保存,把肉分成小份,每一份是一頓的量,然后用保鮮袋裝起來,每次吃的時候解凍好,冷凍的肉和魚需要解凍后立刻吃,不能反復冷凍。冷凍的肉可以保存半年左右,只要密封好就可以。
2、臘肉、臘腸、咸魚干
臘腸、臘肉和咸魚干也是保存魚和肉的好辦法,把肉或者魚腌制,然后風干一下,風干到沒有水分,就可以長期儲存。我家常用臘肉和臘腸炒青菜,或者做成煲仔飯,咸魚干可以用鍋蒸一下。
3、炸丸子、炸酥肉
除了冷凍和風干,肉類還可以做成炸丸子或者炸酥肉,炸好之后,可以放冰箱冷凍起來,吃的時候復炸或者做湯。
三、五谷雜糧
1、大米、白面、油、小米、黑米、糯米、燕麥
大米、白面、小米、黑米和糯米等是日常生活中必備的主食,家里面肉和菜可以沒有,但是主食一定要有,米面雜糧等需要保持通風干燥,我家一般提前準備出半年的量,米面我一般選真空包裝的,這樣能避免生蟲發霉等問題。我家常用玉米油和花生油,油的保質期比較久,多買兩桶也沒問題。
2、紅豆、綠豆、黃豆、蓮子
豆類在家里也可以儲存一些,平時煮飯做粥都可以,豆類比米面容易保存,但最好也密封起來。
3、掛面、干米粉、凍切面、粉絲、粉條
掛面、米粉、粉絲、粉條類也要常備些,平時可以煮面條,粉絲和粉條可以用來燉菜或者煲湯,炒菜等等。
四、果干和堅果類
1、花生、核桃仁、芝麻、松子
堅果的營養比較豐富,平時做粥,炒菜都可以放一些,也可以直接吃,堅果油脂豐富,容易變質,所以在保存的時候要注意保持干燥。
2、干紅棗、葡萄干
紅棗和葡萄干也是比較耐儲存的,我家平時做湯、甜品和糕點的時候常用。
五、罐頭速食食品類類
1、魚罐頭、牛肉罐頭、午餐肉、香腸
我家冰箱常備魚罐頭和肉罐頭,平時比較忙,沒時間做飯,拿出來就可以直接吃,比較方便,香腸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青菜。
2、方便面、酸辣粉、螺螄粉、自嗨鍋
方便面、酸辣粉和螺螄粉等速食食品比較方便,家里可以經常準備些。
3、牛奶、酸奶、奶粉、豆粉
牛奶、酸奶和奶粉等可以補充蛋白,牛奶要買盒裝,保質期6個月的,粉類一定要密封,防止受潮。
六、雞蛋、咸鴨蛋、松花蛋
雞蛋是家中必備,如果買得比較多,可以放在大米、米糠中保存,要保證干爽通風,否則很容易壞掉。咸鴨蛋和松花蛋比較容易保存,我家平時也會備一些。
王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