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建于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于廣州的重要見證。南海神廟規模宏大,占地面積3萬平方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建于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于廣州的重要見證。
南海神廟規模宏大,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深五進,中軸線上由南而北分別有牌坊、頭門、儀門、禮亭、大殿、后殿,兩側有廊廡、西南小崗上有浴日亭。現存建筑多為清代結構。廟宇建筑布局具有早期建筑特色,如儀門的復廊形制、頭門的墊臺等,據專家考證,尚存周代建筑遺風。
中軸兩旁為廊廡、碑亭等。牌坊為三間四進柱沖天式,花崗巖石打制,正面石刻“海不揚波”四字。頭門建于清代,面闊為三間,進深二間,分心墻用兩柱,梁加雕刻鰲魚等紋飾,前后兩側均設墊臺,硬山頂,二龍爭珠陶塑瓦脊。
門前置一對紅砂巖石獅,兩側為八字墻影壁。儀門面寬三間、進深四間,硬山頂、兩側與復廊相通。禮亭,原建于明代,1990年仿明代風格重建。大殿原為明代建筑,單檐歇山頂,寬五間深三間,“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1989年重建。
后殿是20世紀30年代陳濟棠主粵期間改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1991年修建時,后殿重新安裝了陶塑瓦脊。該廟因珍藏歷代皇帝御祭碑甚多,及存韓愈、蘇軾等名人碑刻而被譽為“南方碑林”。
交通
門票
景點位置
馬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