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沒有確診之前,老一輩永遠不相信醫院,在她們眼里,醫院就是“坑病人錢”的地方,沒病也能給你看出病來。而更讓人無語的是,老人不僅這么對待自己,還要求別人跟她們“統一陣線”,哪怕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沒有確診之前,老一輩永遠不相信醫院,在她們眼里,醫院就是“坑病人錢”的地方,沒病也能給你看出病來。
而更讓人無語的是,老人不僅這么對待自己,還要求別人跟她們“統一陣線”,哪怕對方的身份是孕婦,也依舊如此。
“這項檢查就是為了多收錢”,婆婆的話剛說出口,就遭寶媽怒懟
曉露今年41歲,懷了二胎,從年齡上來算,她是標準大齡產婦,在孕婦這個圈子里屬于“高危人群”。
其實曉露本身是不想再生的,畢竟第一胎就把她折騰的不輕,但是由于之前生的是女兒,而男方一直想要的是兒子,被逼了沒辦法,只能選擇妥協。
她從很多朋友那里了解到,自己這個年紀生孩子,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僅生活方面要注意飲食起居,孕檢項目更是萬萬不能少。
在醫生的推薦之下,曉露沒有做唐篩,直接做了無創DNA,等待結果期間,吃不好、睡不香,生怕看到“高危”,好不容易結果出來,是低風險。
可還沒等她松口氣,醫生很委婉的表示,哪怕是“無創低風險”,也存在一個概率問題,如果想要確診,必須做羊水穿刺。
考慮到羊水穿刺的風險性,曉露當時沒同意,打算回家之后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沒想到婆婆直接來了一句:“都顯示沒問題了,還檢查什么,我看這檢查就是為了多收錢!”
聽到這話,曉露當時就火了,也沒顧老人面子,回懟回去:“那孩子出問題你養?。俊?/p>
其實,除了老人,很多孕媽自己在關于“唐氏兒檢查”這件事上也很糾結,很多人(包括老人與孕媽)都不太認可“唐篩檢查”,所以才有了直接選擇無創檢查的,雖然貴點,但在心底會更放心些。
為啥很多人對“唐氏兒檢查”存疑,原因有這幾點
各大論壇上也都曝光過孕媽檢查結果為“低風險”,但是孩子依舊患病的案例,大家都覺得這項檢查根本不準,其實現實真的如此嗎?
一位醫生表示,關于“唐氏兒檢查”之所以存在這么多問題,其實還是因為大家對于這項檢查的認知度不夠,首先是幾大誤區:
一:低風險≠沒風險
不管是醫院最常用的“唐篩”還是“無創DNA”,結果若顯示“低風險”,都不足以說明孩子完全不會出問題,這里面有一個概率性問題。
二:不同檢查適用范圍用戶不同
這個檢查之所以分為“唐篩”、“無創DNA”以及“羊水穿刺”,并不是為了多收費,這三個檢查項目看上去都是檢查一種疾病的手段,但無論是手法還是科技含量都不同,適用的范圍也不一樣。
三:對羊水穿刺的感染率不了解
“羊水穿刺”確實有可能導致胎兒感染,但是概率并不高,也就在0.5%-1%之間,孕媽“中獎”的概率其實非常低。
孕媽應該選擇哪一種檢查手段?
1、“唐篩”與“無創DNA”哪個更好?
從醫學的角度出發,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其實“無創DNA”就是“唐篩”的升級版本,它的準確率比“唐篩”更準,能提高20%-30%的準確率,不過依舊不能達到100%。
此外,“無創DNA”相對于“唐篩”而言,花銷更大、檢測結果出來的時間也比較長,也許有人質疑,既然它有這么多缺點,為什么還要兩個都做?反正都不準。
其實并非所有孕媽都需要兩個都做,如果是適齡女性懷孕,比如28歲左右,家族無遺傳病史的,“唐篩”結果正常的話,醫生并不會要求孕媽繼續做無創。
只有35歲以上或者家族有遺傳病史,“唐篩”結果不理想的,醫生才會要求孕媽做兩個,或者直接做無創。
其實醫生知道“羊水穿刺”可以一步到位,但是絕大多數家庭都不太愿意做,畢竟存在風險。
2、“無創DNA”為什么無法檢測準
無創是檢測、分析孕媽血液中胎兒的游離的DNA,檢測13、18、21三條染色體是否異常,對其它染色體的檢測并不全面,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導致一些“遺漏患兒”。
“那為什么不把其他染色體也堅持一下呢?”
從基因層面分析,如果其它染色體出現問題,胎兒很容易流產,而13、18、21三條染色體出現問題,胎兒依舊堅挺,考慮到概率問題,所以無創檢查并不會過度關注其他染色體的情況。
總之,孕媽如果求心安,在可接受風險性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做羊穿,雖然價格比較貴,但起碼比生出一個“唐氏兒”的代價要小很多。
而像曉露這樣的大齡孕媽,個人建議一步到位,別把安全希望寄托在概率學上,甭管誤差率是多小,這種事情只要中了,那就是100%。
孕媽們這次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了嗎?你當初孕檢是那種檢驗方式?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文章請別吝嗇您的點贊和分享哦!加入粉絲圈,給你不一樣的育兒知識,限時免費中……
高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