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點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產品體驗,私信我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隨著春節的到來,手機市場總算迎來了一波短暫的休息時間,在過去的這一
點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產品體驗,私信我回復“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
隨著春節的到來,手機市場總算迎來了一波短暫的休息時間,在過去的這一整年中,我們見到了手機廠商為推動手機發展所做出的努力:高像素傳感器普及、長焦鏡頭素質提高、2K 120Hz成標配等等等等。每一款手機都為手機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消費者更加期待2022年手機廠商們還會玩出了什么花來。
因此小雷今天就為大家匯總了近期即將發布的幾款熱門機型,看看其中有沒有你想要掏錢購買的手機吧。
Redmi K50系列:新的宇宙來了
Redmi作為市面上最懂用戶的品牌,2021年推出的K40系列可謂是徹底“殺瘋”,僅K40一款機型在京東上的銷量就已經遠超一百萬。因此大家也開始期待今年的K50系列又能帶來怎樣的驚喜。
正巧,小米副總裁盧偉冰在1月29日發布了一張有關Redmi K50系列的預熱海報,海報中明確表示其會在春節后發布。按照之前Redmi的發布節奏,小雷猜測Redmi K50系列大概會在2月15日前后發布。
至于讀者們比較在意的配置方面,根據各路爆料匯總來看,此次Redmi K50系列將會分為四個機型,分別為Redmi K50(標準版)、Redmi K50 Pro、Redmi K50 Pro+以及Redmi K50 電競版,四款機型均搭載120Hz高刷直屏。
圖為渲染圖
四款機型分別搭載驍龍870、天璣8000、天璣9000以及驍龍8Gen1,可以說為消費者提供了足夠多的選擇。其中Redmi K50整體配置與上一代差距不大,主要升級點為將33W充電提升至67W,也算是彌補了缺憾。而其余幾款機型的提升幅度則相對較大,其中提升最大的莫過于K50 Pro+以及K50 電競版,前者不但配備了天璣9000處理器、IMX766旗艦級傳感器、2K OLED直屏、還擁有120W超級閃充技術,后者則是搭載了超大電池、120W超級閃充、雙VC液冷散熱、馬達肩鍵等游戲手機才會擁有的特殊配置。
總的來看,Redmi K50系列的定價大概會在1999元到3999元上下,四顆不同的處理器以及不同的著重點也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這一點值得點贊。小雷個人認為Redmi K50以及Redmi K50 Pro會是銷量主力軍,畢竟消費者更喜歡價格更低的產品。
小米MIX 5系列:提前預定2022安卓機皇
由于去年的小米11 Ultra風頭過于強盛,以至于導致后期發布的小米MIX 4并未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因此根據數碼閑聊站的爆料來看,小米已經將小米12 Ultra改名為小米 MIX 5,另外還擁有一款名為小米 MIX 5 Pro的機型。關于改名一事,小雷并不驚訝,畢竟從2021年開始,MIX系列已經回歸了,作為小米旗下更高端的產品,MIX系列可以更好地發揮出高端價值。
圖為渲染圖
根據外媒及數碼閑聊站的爆料來看,MIX 5系列極有可能會是2022年最強的影像旗艦之一,其中MIX 5的后置影像規格為50MP主攝(GN2)+48MP長焦(2倍光學)+48MP超廣角,前置鏡頭則為48MP。而定位更高的MIX 5 Pro則會搭載50MP主攝(GN2)+48MP長焦(5倍光學)+48MP超廣角鏡頭以及一顆48MP的輔助鏡頭,另外MIX 5 Pro還會搭載小米自研的澎湃C2處理器(僅用于ISP)。
圖為渲染圖
而其他配置方面,小米MIX 5可能會延續MIX 4的全面屏設計,即用上屏下攝像頭技術,因此很有可能無法用上2K分辨率屏幕,至于小米MIX 5 Pro則可能搭載小米12 Pro同款的2K 120Hz居中挖孔屏,可以說是“分工明確”了。
而充電部分,小米MIX 5系列將全系搭載200W的充電技術,或許能將充電時間縮減到10分鐘以內,不過無線充電方面由于之前的政策限制,大概率依舊是50W。
總的來說,就目前的爆料來看,MIX 5系列的定位確實要比小米12 系列高出不少,也不會像去年那樣出現小米11 Ultra比小米 MIX 4還要強的尷尬局面了。當然,小米此次也給出了兩種選擇,如果在意全面屏的用戶MIX 5是一個好選擇,而MIX 5 Pro顯然是為那些在意極致配置和超強影像的用戶而準備的。
vivo NEX 5系列
距離vivo NEX系列上一次更新,已經過去接近兩年的時間了,不過好在vivo終于想起來它們還有這么一款高端旗艦產品了。根據@數碼閑聊站以及@熊貓很禿然的爆料顯示,vivo NEX 5或許會在今年2月與大家見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NEX 5的屏幕尺寸在主流旗艦當中應該是最大的,其將搭載一塊7英寸的2K E5 OLED居中挖孔屏,機身三圍為168.5*76.5*9.2,重量達到了221g,也算得上是一臺“半斤機”了。
當然由于機身重量的增加,vivo NEX 5也得以將各項配置堆至天花板,不但擁有5000mAh大電池、80W有線快充、大底全焦段影像系統以及聯名合作。不出意外的話,NEX 5的影像表現可能會比vivo X70 Pro+以及vivo X80 Pro+還要強上一些。
圖為vivo NEX3
在處理器方面,NEX 5也跟主流旗艦一樣將搭載高通驍龍8處理器,盡管目前來看這顆芯片的表現并不亮眼,功耗和散熱依舊是老大難問題,但是經過iQOO 9 的小試牛刀,vivo在NEX 5上應該會做更好的優化適配。
總的來看,vivo NEX 5的定位與小米 MIX 5 系列有些相似,都是將各類配置直接堆到頂,以滿足那些對旗艦機特別挑剔的用戶需求。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這兩款機型的重量和手感都比較難以保證,如何取舍就得看消費者的意愿了。
vivo X80 系列
雖然vivo X70系列才發布四個月,但根據爆料,vivo X80系列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且極有可能會與vivo NEX 5一同發布。與前幾代X系列一致,vivo X80系列同樣擁有三款定位不同的機型,且分別搭載聯發科及高通旗艦處理器。
其中vivo X80搭載的是天璣8000處理器,擁有50MP主攝(GN5)+13MP長焦(ov13b10)+12MP廣角(imx363)的影像配置、6.56英寸120Hz刷新率2K屏(支持LTPO技術)、4500mAh電池及55W有線快充。
定位較高一些的vivo X80 Pro則會搭載天璣9000處理器,擁有50MP主攝(GN5)+50MP超廣角(JN1)+50MP長焦(JN1)+12MP的影像配置。屏幕和充電相比vivo X80有一定提升,分別升級到6.78英寸三星E5材質120Hz高刷屏(支持LTPO 2.0技術)和66W有線閃充。
而定位最高的vivo X80 Pro+的配置為:驍龍8Gen 1處理器、50MP主攝(GN5)+48MP超廣角(IMX598)+50MP長焦(JN1)+50MP人像鏡頭(JN1)、vivo自研V1影像芯片、6.78英寸三星E5材質2K120Hz高刷屏(支持LTPO2.0技術)以及66W有線閃充+50W無線閃充。
至于價格方面,三款手機起售價分別為3699元、4599元、5499元,考慮到三款機型的綜合配置都還算不錯,再加上vivo在外觀設計和手感上做得相當出色,因此vivo X80系列在2022年仍是一位充滿潛力的選手。
OPPO Find X5系列
自從Find X2系列開始,OPPO的Find系列也回歸了一年一更的規律,如今Find X5系列也提上了日期。考慮到OPPO曾表示Find X5系列將全球首發天璣9000處理器,那么在發布時間上必然會比Redmi K50系列更早一些。
在外觀方面,根據曝光的渲染圖來看,OPPO Find X5系列外觀設計總體變化不是很大,機身設計依舊延續了上代產品的思路,但在細微之處還是做了一些改動。上代產品的后殼是一體成型,并且在鏡頭模組做了曲面處理,看起來就是渾然天成。另外在機身下半部分還能看到哈蘇的logo,也預示著OPPO Find X5系列同樣是哈蘇的聯名合作伙伴。
至于配置方面,OPPO Find X5系列相比前面幾款頂級旗艦可能稍微有些遜色。OPPO Find X5和Pro版本分別搭載聯發科天璣9000芯片和高通驍龍8 Gen1芯片,兩款機型均搭配5000mAh電池,支持80W有線快充、50W無線快充。Find X5系列的主攝和超廣角均為索尼IMX766傳感器,1/1.56英寸大底和5000萬像素,其中Pro版的主攝比標準版多了OIS光學防抖。長焦部分使用三星S5K3M5傳感器,1300萬像素,前置3200萬像素索尼自拍鏡頭。整體策略與Find X3系列保持一致,都是只在處理器上有所區別。
差點忘了,此次的OPPO Find X5 Pro還將搭載OPPO自研的影像專用NPU芯片。根據OPPO介紹,該芯片基于6nm工藝,AI算力高達18Tops,支持拍攝4K Ultra HDR視頻、最高20bit RAW格式照片。看來手機廠商自研ISP在2022年將會是主流,小雷也很期待哪家的ISP芯片表現最為出色。
總結
總的來看,2022年春節后的這一波新機潮還是很有看點的,既有全能頂級旗艦,也有中端市場“大殺器”,可以預見的是2022年的手機市場會比2021年競爭更為激烈。
其中最讓小雷期待的還是搭載天璣8000和天璣9000處理器的機型表現到底如何,相信這也是大多數讀者最在意的一點。如果聯發科今年表現良好,高通自然會感受到壓力,從而加大研發力度,最終受益的自然是消費者。
----------------------------------
雷科技,聚焦科技與生活,關注并私信回復“01”,領取技能福利禮包。
高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