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編者按:時間進入到12月,距離農機國四排放標準實施還有一整年的時間。在今年10月的全國農機展上,所有參展的發動機生產廠家均展出了自己的國四產品,展會前后一些大的發動機廠家也相繼召開了非道路國四產品發布會。據了解,部分主機企業已經開始小批量配
編者按:時間進入到12月,距離農機國四排放標準實施還有一整年的時間。在今年10月的全國農機展上,所有參展的發動機生產廠家均展出了自己的國四產品,展會前后一些大的發動機廠家也相繼召開了非道路國四產品發布會。據了解,部分主機企業已經開始小批量配套國四發動機。即將到來的國四市場暗流涌動,一場農機國四配套市場的爭奪戰已經打響。
激烈碰撞,國四功率段的交集
和國三時代不同,本次國四排放升級發動機廠家全部采用了電控共軌路線。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主流發動機廠家全部選擇了功率段的延伸——
東方紅柴油機在今年4月率先發布了國四產品解決方案,功率段向上延伸至350馬力;全柴在今年全國農機展展出的產品中,J平臺的6J系列產品功率段延伸至260馬力;云內動力在上個月19日發布了國四高端柴油機,其功率段同樣向上延伸,達到240馬力。
一向以中大農業裝備為主要配套市場的玉柴、濰柴和上柴,則推出了小功率發動機產品:和之前聚焦75馬力及以上市場不同,玉柴的農機國四產品覆蓋了40-650馬力,重點瞄準了40馬力以上拖拉機和水稻收割機;濰柴的銳動力平臺,也同樣向下延伸至40馬力;上柴則推出了70-480全系列國四發動機產品,全面進軍中大拖、玉米收割機和青貯機市場。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各發動機廠商在國四市場的爭奪主要集中在55-180馬力段,而這一馬力段對應的也正是我國銷量最大、產品應用最廣的農機動力機械市場。另一方面,由于各廠家功率段的延伸,之前市場并不重合的發動機產品將在國四時代展開正面廝殺。
慘烈拼殺,以優勢領域出擊細分市場
上延或下沉功率段會使得各廠家產品產生市場交集,競爭更加激烈。但另一方面,各發動機廠家也更注重自身的優勢領域和細分市場之間的匹配。
全柴、云內、新柴、常柴等企業仍然以中小功率段產品為主:全柴的優勢在中小拖拉機、水稻機和三行玉米機;云內動力這幾年在中小拖拉機市場中風生水起;新柴和常柴更注重水稻機市場。
東方紅、玉柴、濰柴、上柴和東風康明斯等企業則仍然鐘情中大馬力市場:國四時代,東方紅的優勢仍在中大拖;玉柴則在玉米機和小麥機中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濰柴在進入農機領域后,在中大拖、四行以上玉米機和青貯機中表現亮眼;上柴在試水青貯機后,也進入中大拖和玉米機領域;東風康明斯的主要市場在甘蔗機和采棉機。
胖大姐對于各廠家推出的國四發動機產品進行了對比,并按照馬力段進行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由于自身知識的缺乏和各廠家不同的功率段劃分辦法,可能會有所偏差,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25-40馬力
2017年,25-40馬力小四輪拖拉機持續下滑, 到今年10月,小四輪拖拉機銷量約為34000臺,市場銷量基本見底。預計在國四時代,小四輪的銷量下滑將有所減緩。相比中大馬力產品,小四輪的國四競品不多,以2升左右的小型柴油機為主,主要品牌為:全柴、云內、新柴和萊動,由于其國三產品能夠滿足國四排放標準,考慮到成本問題,廠家幾乎都沒有加后處理。
40-80馬力
據有關人士統計,在今年拖拉機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40-60馬力段拖拉機反而增長,另一方面,3公斤水稻機同比增長182%,在小四輪拖拉機和3公斤以下水稻機下滑的情況下,中拖和3公斤水稻機的增長可能表明馬力段正在上延。另一方面,東方紅、玉柴、濰柴的產品功率段向下延伸,兩種原因使得原本并不激烈的中拖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
80-120馬力
2018年,80-100馬力拖拉機銷量下滑趨勢明顯,加速向100馬力以上大拖上延,3-6公斤水稻收和小三行玉米機也同比下滑,國四時代的市場份額或繼續被6-8公斤水稻收和三行玉米機搶占。這個功率段的國四品牌有:東方紅、雷沃、濰柴、全柴、常柴、云內、四達、萊動等。
120-160馬力
120-160馬力拖拉機和6-10公斤小麥收均遭遇不同程度滑坡,四行玉米收則略有增長。在國四時代,這個功率段以4-6L柴油機為主。競爭將尤為激烈,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農用發動機廠家均在此功率段部署了國四產品,此功率段將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
160-220馬力
這個功率段產品是今年增幅較大的領域之一,也是眾多柴油機廠家爭奪的主要市場。除了擅長大功率段產品的東方紅、濰柴、玉柴、上柴和康明斯之外,全柴和云內動力國四功率段的上延值得關注。
230馬力以上
在230馬力及以上產品中,東方紅、玉柴、濰柴、上柴和東風康明斯占據了主要市場。400馬力以上市場則被玉柴、濰柴和東風康明斯占據。
厚積薄發,國四時代考驗企業內功
近三年內,農機工業景氣程度持續低迷,大品類產品量價齊跌,企業利潤連續負增長,使得人們對國四時代的農機工業持悲觀態度。
前文表格中已經說到,發動機廠家全部選擇了高壓共軌和后處理的技術路線,這就代表著發動機產品的成本將進一步上升,在農機行業低位運行的周期內,這種成本的增加無疑會讓行業和發動機產品銷量雪上加霜。
但事情總有兩面性,“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用戶對于產品知識的更新遠遠比不上產品的迭代速度。由于國四時代的產品全部選擇電控共軌,用戶對電控知識的貧乏,因此在作業季中,用戶更依賴于穩定的發動機產品和企業專業、迅速的服務能力。 在國四時代,看似是企業國四產品間的競爭,實際拼到最后拼的是企業文化、管理能力和企業的內功。
市場在變,排放標準在變,但用戶的需求不變——作業季中發動機不出毛病;出了毛病廠家能第一時間解決,不耽誤農時;二手市場能賣個好價錢……
發動機企業如果能夠在細分市場的同時,細分用戶需求,并以最快的響應時間和積極的態度滿足用戶需求,則將在農機國四乃至國五、國六時代占據農機市場高位,并一舉占據用戶心中的高位。
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