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徐瑞澤,1982年10月出生于山東青島。利群商業集團副董事長、總裁。現任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理事會副會長、山東省青聯副主席、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工商聯常委、市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商會副會長等職。她帶領利群商業集團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堅持“全產業鏈+
徐瑞澤,1982年10月出生于山東青島。利群商業集團副董事長、總裁。現任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理事會副會長、山東省青聯副主席、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工商聯常委、市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商會副會長等職。她帶領利群商業集團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堅持“全產業鏈+自營”為主的供應鏈整合型商業運營模式,把集團打造成“源頭批量直采+品牌代理批發+物流倉儲配送+自營終端零售(電子商務)”四位一體的零售、平臺運營商。
2020年4月21日 ,第24屆“山東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徐瑞澤成功當選。這一獎項是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授予山東省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
徐瑞澤,這位80后的“海歸”女總裁,作為國內知名零售商業集團的掌舵人,她以穩扎穩打的工作作風、強烈的創新意識以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帶領企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最崇拜的是父親
2017年4月12日,利群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利群也借力資本市場步入企業新的發展階段。
在出任利群商業集團總裁之前,徐瑞澤的主要職務是青島福興祥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總經理。在職8年間,她將利群獨具特色的物流配送及品牌代理業務經營得風生水起,品牌拓展和業務經營規模持續擴大。徐瑞澤被業界稱為“物流女帥”。
從“物流女帥”到利群商業集團總裁,徐瑞澤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又一次蝶變。
對于徐瑞澤來說,這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是肩上責任的加碼。
徐瑞澤的父親徐恭藻,現任利群集團董事局主席。1992年,徐恭藻以青島市百貨公司副總經理的身份來到利群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兼任總經理,這為兩年后利群的重新出發奠定了基礎。
出任利群總經理后,徐恭藻帶領利群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成立了企業真正意義上的董事會、監事會;讓利群成為青島市第一家向社會發行股票的企業;為籌建利群商廈,完成了新中國成立后山東首筆銀團貸款……
革故鼎新,建功立業必然伴隨著困難與挫折,努力與付出。在利群商廈建設過程中,他吃住在工地,每天與工人一起干十幾個小時;跟基層員工一起下倉庫搬貨是常態……
父親一路打拼的艱辛,女兒徐瑞澤都看在了眼里。這種身體力行、百折不撓的精神,對她產生了潛移漠化的重要影響。
“我最崇拜的就是我的父親。他剛毅,果斷,對事業充滿了狂熱和執著。不管從事任何行業都有困難和挫折,但是父親教給我的是向著自己的目標執著堅韌地勇往直前。”徐瑞澤說,“我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干一行,愛一行,不能遇到困難就用選擇轉行的方式來逃避”。
樸素的話語里,蘊含著干事創業的真理。
高中時就在商場站柜臺
不同于很多的“企二代”不愿從事父輩的職業的現象,徐瑞澤卻熱愛零售行業。
就在徐瑞澤讀高中時,寒暑假都要到利群的商場打工。即便身為董事長的女兒,她依然選擇的都是既臟又累的崗位,從基層的營業員、生鮮果蔬柜員做起。
對于當時干活的情景,徐瑞澤仍然歷歷在目。
“春節時配送來貨,都是整車的來,柜組員工都要幫忙裝卸。車上的同事把貨傳遞到我手里,因為有上一個的慣性,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向自己身體方向緩沖的動作,然后再順勢轉手到下一位同事手里。干裝卸工也是需要技巧的。”徐瑞澤邊說邊比劃,動作嫻熟。
“那時候卸貨經常有擦傷,胳膊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母親看到也心疼地流眼淚。但是別人能做的事情,為什么我就不能做呢?”在徐瑞澤看來,她不能因為是董事長的女兒就不干這樣的工作,相反要干得更好。
徐瑞澤剛去超市打工時,大家都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以為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生短期工,干活很賣力,也很能吃苦。后來消息傳開了,就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我以前站柜臺的攝像頭都跟著我,很多人去監控室看我能干成什么樣,這是后來我才知道的。”徐瑞澤笑著回憶道。
生活中的徐瑞澤,不嬌氣,能吃苦,更是遺傳了父親身上勤儉節約的習慣。
“我去英國讀書那年,沒定學校宿舍,也沒告訴我爸。到了以后學校接到我們,半夜三更把我們放在青年旅館。因為那年匯率非常高,為了省錢,住在十個人一間的房間。每天早晨五點起來出去找房子,中午也不吃飯,晚上回旅館吃免費的面包片。”說起這些往事,徐瑞澤并沒有覺得有多苦。
這個曾經站著柜臺、帶著稚嫩卻不服輸的中學生,今天作為利群商業集團的掌舵者,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堅毅而果敢。
“與人打交道也是一種修煉”
從站柜臺到一家大型商業集團的掌舵人,徐瑞澤做足了準備。
有人評價說,縱橫商場的每一項“技能”,都是她親自撲下身子、沉到一線,一點點搏來的。
確實,除去高中和大學時代在集團基層崗位的歷練,徐瑞澤正式進入利群已有11個年頭。
觀察徐瑞澤在利群的工作軌跡,崗位并不復雜,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實:
從2009年進入利群商廈工作,后憑借自身努力,擔任利群商廈家電商場總經理助理、青島福興祥商品配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2011年擔任青島福興祥商品配送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3年擔任利群百貨集團總裁助理;
2016年4月擔任利群百貨集團副總裁;
2016年12月至今任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2017年4月至今擔任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身邊熟悉徐瑞澤的人這么評價她的成長之路:
“從在利群站柜臺磨性子到真正進入利群后一步一個腳印的進步,徐瑞澤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有想法且善思考的人。一線工作摸得差不多了,她便想著再往上游走走。”
徐瑞澤曾這樣描述自己在每一個崗位的歷練:
“我們是一個深耕供應鏈的企業,從品牌代理到物流等等這些工作都在做。那我就去和品牌方談,了解我們商場里賣的這些貨到底是怎么來的,再就是能不能和廠家爭取一些東西。”
接著,再去接觸物流系統,品牌運營和物流運輸配送。“談回來的品牌怎么運營?怎么有一個更好的呈現?物流方面,進貨怎么入庫?怎么出庫?怎么運輸……”等等。了解得越深入,徐瑞澤越熱愛零售這個行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用這句話來形容徐瑞澤的成長之路似乎再恰當不過。
徐瑞澤非常熱愛零售事業,盡管很多人對“零售”的第一印象都與“辛苦”二字緊密相連,但徐瑞澤樂在其中。
“零售行業最吸引我的,是可以站在市場最前沿接觸到最多的人,與人打交道也是一種修煉。”她如是說。
談及企業上市對自己的影響,徐瑞澤笑稱:“終于有人鞭策著我去做什么事情了。”要對股東負責、要接受資本市場與公眾的檢驗、要實時審視自身,這是上市之于利群與徐瑞澤的一大意義。同時,將利群從本土消費者心中的金字招牌升級為全國性品牌,也成了徐瑞澤的下一個目標。
從物流板塊總經理到上市集團總裁,如何看待角色的轉換?
徐瑞澤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其實工作性質并沒有很大的改變。但是因為同時面對集團下屬上百家單位,工作內容從過去單純的事務性工作,轉變為更加側重團隊建設、制度的完善和精細化管理方面。”
“老樹發新芽”:順應新零售時代
算起來,利群是一家有著近9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利群之于青島,意味的是這座城市的本土印記和商業發端,它見證了青島商業發展的歷程,也經歷了現代零售業的改革變遷。
1933年,在青島市臺東三路商業街起家經營的德源泰百貨店、永新綢布店、福興祥文具店等十余家私營店鋪,于1958年合并為國營德源泰百貨店。
1964年更名為國營青島利群百貨商店。其后幾經改制,成為青島利群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利群商廈建成開業,利群的發展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從1994年至今,經過近30年的發展,利群在堅持以百貨零售連鎖和商業物流配送為主業的同時,積極推進多業態同步發展,在山東、江蘇、安徽、上海地區擁有已開業商場近百座、大型物流中心7處,星級酒店十余家,連鎖藥店60余家,總經營面積近400萬平方米。從2004年開始,利群集團開始步入中國企業500強行列,連續多年位列中國連鎖百強企業前30強。
“企業在穩健發展的今天,我們依然要居安思危。”掌印利群商業集團總裁職位的徐瑞澤,延續了父輩“謹言慎行”的行事作風,而在集團零售連鎖業務、品牌代理和商業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等方面,又展現出強勢的開拓精神。
在徐瑞澤的帶領下,利群積極探索“新零售時代”的創新之路:
堅持“以自營模式為主、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經營理念,深入整合供應鏈資源,不斷推進類購物中心、品類集合店、生鮮社區店、利群網商、利群采購平臺等更加契合消費者細分需求的業態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業績。
“抓住供應鏈的核心”
眾所周知,物流系統是零售商業的核心。
利群自創的“供應鏈整合型商業模式”,以及強大的供應鏈物流系統,是利群商業王國的王牌。
“物流是物的流轉。從零售到供應鏈到品牌代理,其實都是物的流轉的過程。”
物流,是徐瑞澤口中的高頻詞。
“我們這么多年以來摸索出來的這條路,就是抓住供應鏈的核心。把物流控制住了,就能保證到店的貨品品質和價格都是最優的。”
早在1997年,利群就瞄準上游供應鏈與下游銷售終端,設立了旗下物流配送企業福興祥,對內承擔商品統一配送,對外開展批發業務,為利群集團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當時,面對來自國際對手的嚴峻壓力,徐恭藻決定搭建自己的供應鏈物流系統,這在當時的國內仍是先例。“做供應鏈是很難的。我頭上的白頭發,10根里面至少有7根是在做物流時累出來的”。徐恭藻曾這樣講起經歷過的艱辛。
為更深入了解產品背后從品牌代理到物流運輸配送的運行機制,徐瑞澤進入福興祥后,帶領團隊自行研發和優化企業供應鏈體系,促進商品流轉,提高社會資源再分配效率,創新之舉成效斐然。
目前福興祥代理運營的國際國內知名品牌3000多個,是山東區域運營品牌最多的商業物流公司,是業內公認的“品牌運營專家”和“商業物流領跑者”。
徐瑞澤用“十”字來描述利群的供應鏈:“豎著不斷打通上下游,擴大品類品牌,更加高效和精細化;橫著就要不斷擴大市場,不局限一市一省,未來一定是面對華北、華東和全國各地。”
強大的供應鏈物流系統,成為利群健康擴張的堅實后盾。
2018年5月的一則并購消息,曾震驚行業。
原來,經過幾輪談判,方案數易其稿,最終利群商業集團以16.65億元的“白菜價”,收購了樂天華東區72家門店,并更名為“利群時代”,經營區域覆蓋魯、蘇、皖、滬等省市。其實自1998年并購國有膠南商廈之后,利群就開始了兼并擴張之路。
而這次收購,使利群真正實現了從區域性商業集團到全國性商業集團的跨越。
“進軍全國市場,我們等待并且準備很久了。”徐瑞澤坦言,上市后,他們一直在尋找契機進行業務拓展,而走出山東是利群股份發展的必由之路。
謀定而后動。
在“擴張”的同時,利群的“謹慎”之處在于,時刻懷有危機意識。在收購樂天消息傳出后,質疑聲音曾不絕于耳。事實上,在做好充足市場調研和自身供應鏈承受能力的評估后,利群方才果斷出手。
“即使在收購完成后,內部也在不斷做自我質疑。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會拿基礎去做冒險的事,在保有充足資金周轉的前提下,加快開店腳步。”徐瑞澤說。
這位“零售新帥”,傳承了父輩的踏實苦干,也繼承了低調務實的做事風格。
近50家門店短時間內分批次復營,難度不亞于開新店。原有供應商流失、團隊重組重聘重訓,門店裝修、招商、布貨、測試、宣傳……難度環環相扣,對于利群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徐瑞澤還記得2018年8月首期5家利群時代店同步開業之時的場景,“算是壓力最大的考驗”。前一晚的凌晨2點,站在淮安店里望著尚未完工的AI系統,徐瑞澤對6個小時之后能否開門納客“其實心里沒底”,但她依舊保持著鎮定現場指揮,成為大家的主心骨。
這一次,徐瑞澤又經受住了考驗。
“零售一直處在變革當中”
如何適應互聯網+零售轉型趨勢,對于傳統零售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可回避的挑戰。
早在2004年,利群就開始涉足電子商務新興業態。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開通了利群網,開始著手于PC端的打造,將大部分的利群自營商品置于線上銷售。但本土產品與品牌往往存在區域限制,因此利群的線上平臺一直只基于自己的零售門店所在區域銷售,不溫不火。
直至2016年,利群意識到要做一些改變。
恰逢此時PC端大勢已去,移動端后來居上,利群便開始著手開發手機APP,打造O2O服務。這年4月,“利群網商”APP上線運營,并不斷升級,現已將旗下近百家商場、超市運營的100多萬單品全部由實體商場搬到了線上。每個門店在“利群網商”中都有對應的線上“云商場”,保證線上線下商品價格和品質的同步。
同時,除了面向消費者的to C端,利群也加入了B2B的采購平臺。2017年8月,利群線上采購平臺上線,以本土供應鏈優勢,服務于企事業單位、餐館、便利店等前端渠道的大宗采購。
“利群網商”及利群采購平臺上線,標志著利群商業集團成功摸索出了一條全新的從B2C延伸到O2O和B2B的經營模式,同時實現了利群股份旗下大型商場超市線上與線下的全面覆蓋與互通。
但是徐瑞澤也表示,線上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尚未達到利群對線上平臺的期望值,未來將在這一方面持續深化。
處于數字化進程大變局中的零售行業,無時無刻不處在變化當中。“所有零售企業都在‘攜手摸著石頭過河’。”徐瑞澤說。她認為,企業要打造的核心能力,應是足夠的敏感度、“窺一斑而知全豹”的能力與隨機應變的執行力。
在徐瑞澤看來,“新零售”不是一個突發變量,而是零售一直處在變革當中。“企業走到今天,不是因為跟著大勢做了什么大改變,而是每時每刻都在根據消費者的變化做調整與取舍。”
“零售每天都是新的。”她表示,身處在這個行業里,“我每天早上起來,就像學生一樣,每天接觸的都是新的東西”。
隨著互聯網新零售產業的持續升級,利群股份也在積極進行新業態的準備和嘗試。2017年10月,“利群?福記農場”生鮮社區店全面運營,這是利群股份在大型購物中心、中型超市和便利店之后又一零售業態。
“我們有強大的供應鏈,有優秀的人才儲備,有良好的激勵機制,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快馬加鞭。”徐瑞澤信心滿滿。
進入利群工作第11個年頭的總裁徐瑞澤,儼然對于利群的抱負與能力充滿自信。十年低調務實的商業歷練,徐瑞澤繼承了父輩踏實苦干的創業精神,也逐漸塑立了自己的商業邏輯與理念。
“商業離不開道德的約束”
有社會擔當的企業,才能行穩致遠。
“商業從古發展至今,離不開道德的約束。在現代商業經營中,我們仍應踐行這些商業道德。”徐瑞澤深知這一點。
在一次采訪中,徐瑞澤提到自己的家鄉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其根植于土壤中的儒家文化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諸多啟發。“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秤平斗滿尺碼足”,講到儒家文化中的商業道德規范的典故,徐瑞澤如數家珍。
以誠取勝、利澤惠群,一直是利群的立足之本。
多年來,利群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工作,履行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一直以來,在生鮮采購方面,始終堅持源頭直采,在保障生鮮產品質量的同時,實現扶貧地區產地直采。
在徐瑞澤的領導下,利群策劃了一系列消費扶貧活動,青島市利群各商場擺上了來自貴州、甘肅、陜西、新疆等邊遠地區的農產品,為貧困地區的商品銷售盡了一份力量。
為帶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徐瑞澤帶領集團旗下采購中心、福興祥物流集團遠赴貴州安順實地考察,簽訂采購鎮寧紅肉火龍果、安順香菇、修文獼猴桃、蘋果、薏仁米等協議;主動擔當起青島市對口幫扶甘肅的社會責任,從甘肅采購了甘谷花牛蘋果、張掖洋蔥、正林瓜子、隴南橄欖油等地域品種,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2019年,集團新開發了遼寧丹東板栗產地、重慶開州春橙產地、陜西大荔冬棗、紅提產地、四川丹棱愛媛產地、浙江寧波柑橘產地、越南火龍果產地等,受到當地政府和果農的熱情歡迎。利群電子商務公司還建立“利群網商公益”銷售平臺,將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2019年,集團從中西部國家級貧困縣采購的農副產品累計采購金額近2000萬元,采購各類扶貧商品金額總計近2億元。同時,利群股份在已踐行20多年的公益之路上,不斷拓寬著公益幫扶的形式。2019年9月,貴州三所小學在利群的資助下分別建設了高標準蓄水池,守護了山區學校飲水安全。
2020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利群迅速啟動應急保供預案,以保障民生市場供應為己任,積極組織貨源投放市場,增加貨源儲備,有效保障了集團經營覆蓋各地區門店果蔬平價不斷供。同時,徐瑞澤積極關注各地因疫情導致的果蔬滯銷問題,利用集團強大的物流運輸能力,累計幫助各地農戶銷售滯銷果蔬近800萬元。
做“事業與生活都成功的強女人”
擔任總裁以后,徐瑞澤每天面對的事務更加繁忙。在工作上不遺余力,在生活中她對自己也是高標準要求。
然而,工作與家庭的角色決定了有時沖突不可避免。她曾坦言,“職場媽媽特別不容易,要兼顧工作與家庭,這其中有難以言喻的壓力”。
但徐瑞澤也從未考慮放棄過自己的事業。“我個人認為我的性格還是比較強的。從工作第一天開始就從來也沒考慮過要放棄,即使是很困難的時候。”
外人眼里,徐瑞澤是雷厲風行、果斷干脆的女總裁。而在孩子眼里,她是盡職盡責、溫婉爾雅的稱職母親,雖然工作忙,徐瑞澤仍然會在有限的空余時間,抽空多陪孩子一會,了解她們的學習狀況,給她們一個快樂上進的童年。
“擁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更有利于事業的開展。”徐瑞澤笑說,只有讓工作與生活相得益彰的女人才是真正成功的,自己要做工作與生活都成功的強女人。
十二載千錘百煉,鏗鏘前行。徐瑞澤將“用心去做,永不滿足”的利群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利群”這一民族品牌熠熠生輝。
這位“零售新帥”,在企業傳承發展之路上,更綻放著日益耀眼的光芒。
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