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進口摩托車品牌近兩年在國內小排量摩托市場殺的難舍難分,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進口摩托向來是以大排量為主,可能是看到了國產品牌玩的風生水起所以想來分一杯羹,不管怎么說總體上拉低了大貿車型的檔次和售價,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對于國內摩托車市場起到了很
進口摩托車品牌近兩年在國內小排量摩托市場殺的難舍難分,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進口摩托向來是以大排量為主,可能是看到了國產品牌玩的風生水起所以想來分一杯羹,不管怎么說總體上拉低了大貿車型的檔次和售價,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對于國內摩托車市場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川崎作為“暴力”的代表,也作為國內市場性價比最高的進口品牌在之一,川崎的每一款大貿車型上市都備受關注,本來就有小忍者在國內打下的江山和口碑,自然而然的推出更多細分車型更加完善中小排量陣容。
去年九月份ninja400國內上市就讓車迷們躁動不已,今天ninja400的街車版本Z400在北京摩托車展上市,售價46800元,無疑給國內這個級別的摩托市場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其中最受傷的受影響最大的當屬KTM 390duke了價格僅僅比Z400貴1000元,同樣的排量幾乎相同的售價已經站在競爭對手的C位。
它們兩個一個被稱為“彎道火箭”一個被叫做“街頭利器”,那么就這兩款國內大貿摩托中小排量的當紅花旦,文中就做一次詳細對比,它們之間究竟有多大區別多大差距看完見分曉。
多角度外觀對比:
在外觀設計上川崎和KTM無疑都是行業內的翹楚,兩種風格各有千秋都是傳承家族化的設計,顏值都相當的高而且它們都具備戰斗氣息和“殺氣”。KTM 390duke的外露鋼管編制車架野性十足肌肉感爆棚,而川崎Z400則相對比較內斂,更像一個穿了西裝的武士隱約透露著戰意,顯然兩車在顏值是東方西方風格的碰撞難分勝負。
各方面配置對比:
川崎Z400的車架采用輕量化鋁合金壓鑄成型的連接板與后搖臂作為承壓部件之一,使得車架受力大幅度降低。KTM duke390采用輕型鋼制編織式車架,整車重量集中并靠近重心位置,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操控性和精確性。雖然川崎在Z400宣稱采用輕量化設計,但是碰到KTM這個輕量化狂熱分子真的有點力不從心了。
兩車在前方向操作臺上的設計方向一致,都在極致的簡單化盡量減輕不必要的裝飾,但在這方面KTM做得更絕能看到的裝飾簡單至極,它們同樣采用的都是一體式手把就連角度都非常的相近。
在這個全彩LED液晶儀表泛濫的時代,作為進口主流車型自然不會缺席。川崎Z400的儀表繼承的Z系列家族的設計,液晶指針加上機械表盤的設計也是沒誰了,單色LED屏雖然科技感和美感都營造的不錯,但面對這個全彩泛濫的時代稍稍顯得有點low。反觀KTM 390duke搭載 5.2寸全彩儀表,功能豐富還可以車機互聯順應了時代大勢,這一局390duke完勝。
摩托車的前臉是整車顏值的關鍵部分,川崎Z400的前臉保持了川崎Z系列的科技感,延續了大哥Z900的那種分體式大燈設計,個人覺得比Z60的大燈要好看的多。然而KTM全新duke系列的劍道式分裂臉,可以說殺氣騰騰鋒利的感覺直沖眉心,矩陣式LED大燈更像昆蟲復眼,更符合整體外觀的彌漫殺意。它們兩種迥然相反的風格好比是蘿卜青菜,哪個漂亮每個人心中各有定論。
看完前臉看“屁股”如今的摩托車尾燈都講究辨識度,兩車在頭尾燈的設計上都做到了首尾相接遙相呼應,川崎Z400的尾燈依然很家族化,不算很突出但是也不賴。KTM 390duke的尾燈則和前大燈采用一模一樣的矩陣式設計,辨識度超高而且和車頭更加契合。
在以前可能分體式的坐墊設計多見于仿賽摩托上面,如今這種分體式座椅已經大規模的應用在街車上,特別是運動風格強的街車屢見不鮮。這種坐墊的舒適度不敢恭維,特別是后座的舒適性幾乎為零,戰斗姿態十足的尾座乘坐還有掉下去的風險。當然也沒指望這種街車能有多舒服,在座椅的使用上兩車高度一致不分伯仲。
來到前輪兩車的倒置前叉是沒跑了運動街車必備,ABS同樣也是必備配置只不過KTM的可以單獨關閉可玩性更高。剎車卡鉗390duke使用的是BYBRE,它是Brembo在印度的子品牌,配備300mm的前單盤稍顯單薄。z400自然是使用本土的日清卡鉗日系車上非常常見,搭配310 mm的半浮式剎車盤頗為厚道。兩車在前剎車部分都沒有配置雙盤,反觀國產同級車型都已經采用了雙盤的前剎車。
接下來來到后輪部分首先看到的就是后搖臂的結構,很顯然川崎Z400的管狀后搖臂面對KTM 390duke的鏤空式鋁合金后搖臂高下立分,KTM在輕量化的運用上連后搖臂都不放過,瘋狂程度令人發指也讓同級對手咬牙切齒。
在前后輪規格上兩車的配備是相同的,皆是前110mm胎寬后150mm胎寬,KTM在輪轂上都有大面積鏤空的設計輕量化簡直無處不在。發動機排氣兩車也是都采用側置單排造型都很一般,不過面對排氣聲浪單缸的KTM 390duke絕對不是雙缸川崎z400的對手了,這也是國人選車的一個重要標準,多缸情節下單缸不占優勢。
發動機對比:
川崎Z400和KTM 390duke的發動機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單缸和雙缸,Z400搭載的水冷雙缸發動機,最大功率33.5(45PS)在9600轉時爆發,最大扭力37.2Nm在8000轉時爆發。390duke搭載的是單缸水冷發動機,最大功率32(43Ps)在9000轉時爆發,最大扭力37Nm在7250轉時爆發。在參數上兩車幾乎達到一致,Z400的399cc實際排量要大過390duke的373cc的實際排量。
在面對Z400的雙缸390duke的單缸在參數上并不占優勢,包括單缸擅長的低扭還有為人詬病的震動。Z400由于搭載了雙缸的發動機濕重比390duke重了18公斤,且390duke的離地間隙比Z400高了45mm,所以390duke保證了更好的操控性,彎道火箭的稱號實至名歸,Z400雖然沒有那么極致的操控但是勝在舒適性,街道利器的稱號也并無不妥。
參數配置表對比:
在性能售價幾乎相同的情況下,兩車的選擇性就變得尤為糾結,左右最終的選擇可能就是單缸與雙缸的選擇。還有可能就是品牌忠誠度的問題,KTM主打單缸玩樂性操控性強野蠻暴躁,川崎雖然也號稱暴力但不至于讓人難以駕馭。
雖然在國內摩托車市場大貿小排量車型挺多,但400cc級別的大貿街車鳳毛菱角。在同價位的車型還有寶馬G310R和光陽K Rider400,不過都不對這兩款車造成直接的競爭力。顯然還有很多品牌沒有在此階段沒有發力,假以時日相信會有更多大貿車型加入戰團,隨著摩托車市場的趨勢轉暖好戲都在后頭。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