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腰痛腿麻、腰椎間盤突出癥只有中老年人才容易有嗎?年輕人是否也會得腰突癥?如果患上腰突癥,當腰部放射到腿部的疼痛癥狀明顯時,是不是就一定要做手術呢?案例分享38歲的羅先生,是一名街道辦事處的工作者,半年前因工作需要長時間久坐,進而出現了右側腰
腰痛腿麻、腰椎間盤突出癥只有中老年人才容易有嗎?年輕人是否也會得腰突癥?如果患上腰突癥,當腰部放射到腿部的疼痛癥狀明顯時,是不是就一定要做手術呢?
案例分享
38歲的羅先生,是一名街道辦事處的工作者,半年前因工作需要長時間久坐,進而出現了右側腰部疼痛的癥狀,在外院治療后緩解。
等過了3個月后,開始出現右下肢小腿外側及足底間歇性麻木疼痛感,到外院就診檢查腰椎核磁共振,提示羅先生腰3/4椎間盤變性,并右側旁中央型突出伴椎管狹窄,右側神經根受壓,該院建議做手術治療,但該患者暫時不愿意做手術,于是前來找我尋求進一步的保守治療。
詳細檢查
1、體格檢查: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右腰骶壓痛,右臀肌壓痛,右臀肌萎縮。
2、MR檢查:
①腰3/4椎間盤變性并右側旁中央型突出伴椎管狹窄,右側神經根受壓;
②腰1/2、2/3、3/4、4/5椎間盤輕度膨出;
③腰椎輕度骨質增生,腰5骶1椎體相對緣小許莫氏結節形成并終板炎。
結合以上整體檢查的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表現,可以判斷羅先生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并已達到手術指征。由于患者想通過保守治療來改善疼痛癥狀,因此我們采用以腰部軟組織松解、關節正骨復位、電超聲沖擊療法等1周3次的頻率,再使用消炎、消腫藥物一起配合治療。
患者的脊神經根受壓明顯,因此主要松解的是椎間孔周圍的肌肉,減少椎間盤內的壓力;通過正骨,改變椎間盤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增加其代償空間,減少對神經根的壓迫。
腰突癥需要與哪種疾病相鑒別?
腰椎間盤突出癥與梨狀肌綜合征常常容易混淆,前者主要以腰部疼痛為主,而后者主要以臀部疼痛為主,兩者都有向下肢放射痛的表現(如下圖)。
平時應該如何保護腰部?
1、因職業需求要長期久坐的話,建議每隔40分鐘就起身活動伸展一下;也可以買一個護腰墊放在椅背上,保護腰椎緩解疲勞。
2、日常避免葛優躺、坐矮凳子、軟沙發等,它們不僅會使腰部受力增加、腰椎生理曲度變直,還有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繼續加大的風險。
3、避免做彎腰用力的動作,盡量保持身體直立,做家務、撿東西、搬重物時要下蹲用大腿力量站起。
4、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寒,腰肌受寒容易痙攣、缺血僵硬。
@頭條號@頭條健康@頭條健康情報局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