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3日,北京國際商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四屆一次理事會召開。北京市貿促會黨組書記、主任郭懷剛當選為新一屆北京國際商會會長。記者注意到,通過大會表決,北京國際商會首次聘請2位會員企業代表任商會副秘書長。
6月3日,北京國際商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四屆一次理事會召開。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成立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
據介紹,大會表決設立北京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成立北京國際商會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其中,北京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將充分發揮“貿促調解”獨特優勢,服務北京國際商會會員單位,為打造北京國際一流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貢獻商會力量。北京國際商會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將整合資源、開展活動、促進交流、提升服務,推動知識產權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好地提升首都企業在國際投資促進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北京市貿促會副主任、北京國際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家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聘任企業代表任商會副秘書長,是借鑒沿海開放城市國際商會的經驗做法。“聘任的企業代表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地位,他們的加入將有助于增強商會與企業的聯系,為商會提供專業建議,拓展商會業務領域,通過商會平臺與其他會員企業分享資源,促進共同發展。”
他介紹,成立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是考慮到知識產權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來企業加速“出海”,但也遇到國際化經驗有待提升、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有待完善等問題。“比如,目前許多企業在海外市場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經驗和資源,面對復雜的國際知識產權環境時常處于被動局面。”朱家亮說,成立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可以有效幫助企業解決這些“痛點”,通過專業化的知識產權服務,提高首都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商會服務覆蓋企業5000余家
北京國際商會成立于1988年,對外稱中國國際商會北京商會,目前擁有會員千余家,服務覆蓋企業5000余家。在全市設有區級國際商會,與94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家經貿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會員企業中外向型企業占比2/3,高新技術、瞪羚、專精特新企業占比20%。
近年來,北京國際商會圍繞首都改革開放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國際性”和“民間性”的獨特優勢,參與舉辦重大經貿活動,帶領出訪團組赴境外交流洽談,創新打造“首都國際經貿大講堂”培訓品牌,設立北京市第一家企業合規師培訓示范基地,國際商事認證業務全時段滿足申辦企業辦事需求,助力推進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商會充分利用貿促機構和商會組織的雙重優勢,廣泛搭建國際經貿合作交流平臺,為會員提供貿易投資促進、國際聯絡、商事法律等服務,已成為北京市外向型企業了解和利用國際規則、反映訴求、尋找合作伙伴的有效窗口和途徑。據北控集團副總經理姜新浩介紹,多年來,商會為該企業的海外發展提供了很多幫助。當前,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更加需要商會發揮雙向聯絡作用,成為政企溝通的橋梁,為企業解決難題,切實發揮商會“企業之家”的作用。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