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就是拔個牙嗎,2分鐘就搞定了,收費死貴死貴的,你們牙醫真掙錢啊經常有患者抱怨,看牙太貴啦,拔牙簡直暴利啊。對此,某非知名牙醫說了這樣一句話:“你覺得2分鐘收你那么多錢貴,那我花20分鐘慢慢拔你這顆牙,價格給你降50%,你愿意嗎?”其實,
“不就是拔個牙嗎,2分鐘就搞定了,收費死貴死貴的,你們牙醫真掙錢啊
經常有患者抱怨,看牙太貴啦,拔牙簡直暴利啊。對此,某非知名牙醫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覺得2分鐘收你那么多錢貴,那我花20分鐘慢慢拔你這顆牙,價格給你降50%,你愿意嗎?”
其實,不經意間,他說出了牙醫成長的一個規律:
經驗少(費用低、拔牙時間長)→經驗豐富(費用高、拔牙時間短)
注:此規律不適用于拔復雜阻生牙
拔牙非小事,技術含量高
拔牙是一個很大的技術活,千萬不可小看這么一下子!真的含很大的技術含量。
從適應癥把控,到心電監護麻醉師待命保駕護航,到接待拔牙超級恐懼到舒適牙科
從四手操作到十手操作(一名醫生、護士、助手、麻醉師、麻醉護士)!一個團隊合作幫患者解決拔牙恐懼和害怕!
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不同醫院,其拔智齒價格是不同的,特別是公立口腔醫院與診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公立醫院都是參照紅本,經過物價局審批沒有自主定價權利。而民營醫院可以自主定價按照市場需求來決定價格多少。畢竟,房租、水費電費等各種費用都需要自己承擔。總不能讓民營醫院或診所喝西北風吧!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價格絕對不會太偏離市場價值。畢竟診所那么多,患者也是在貨比三家。
拔牙是有條件的。各種身體不良狀態、慢性病、孕期經期、用藥情況都會對拔牙造成影響,乃至威脅生命。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牙齒,才建議拔除。
在拔牙前,需要通過檢查、問詢病史來評估,有的甚至需要拍片、抽血等,大概需要5~30min不等。
有臨床經驗的醫生還會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主觀意愿、經濟承受能力、生理承受能力等),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綜合權衡,判斷你這顆牙是否建議拔除,盡可能為你選擇一個收益最高的方案。
這都需要知識與經驗的積累,還有醫生的人文素養。我至少花了7年的時間學習,這還是因為學校附屬醫院的臨床實踐機會相對多。如果換成教學資源弱一些的學校,他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成長期。
即使經過判斷之后,這是一顆必須拔除的患牙,您又知道哪種情況下才允許拔牙嗎?
有下列病史的人,拔牙不可太隨意:
步驟一,打麻藥
注射的手法和部位都有特定講究,訓練門檻很高(都是從人身上練出來的,不是花幾塊錢買一塊豬肉就可以戳出來的)。
這個步驟存在很多風險,過敏、麻藥入血的中毒反應、暈厥、組織內血腫、針頭向組織身處帶入感染、注射針折斷,等等。
這一針下去,背后有海量的講究以及知識技能儲備,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
步驟二,拔牙操作
拔牙,這兩個字是無數的技巧、經驗、醫學原則的體現,恕我無法展開,也不知道怎么寫出來才能讓大家理解。舉個例子:
一顆橫生的智齒,鉗子是搞不出來的。我可以拿出錘鑿把它劈開搞出來,也可以拿出渦輪機把它磨開搞出來,對患者帶去的影響是一樣的嗎?前者會造成患者心理恐慌,加重關節負荷,后者會帶來更高的術后感染、局部反應風險。
由于智齒的生長位置特殊,導致了拔除難易不同,如智齒出現橫著長或者靠近牙神經的話,則難度會較高,一般人只需拍個口腔全景片,但相對于智齒靠近神經管的情況,還可能需要拍CT,這都很考驗牙醫的技術。
各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關鍵在于牙醫的技術把握和對風險的控制能力。
拔牙有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風險和并發癥,醫生得自己清楚,還得讓患者清楚,最后還要有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
醫生是一個相當謙遜的群體,他們埋頭苦干,可能還會訥于交流。他們不會主動告訴你“別看我這么一下子,其實有多牛B”以及自己成長到今天這一步所付出的汗水和辛酸。
然而很多患者,他們對牙醫這個職業沒有切身的體驗和足夠的了解,往往認為拔牙僅僅只是“一鉗子”的事兒,為什么要搞得那么復雜;或是認為醫生苦口婆心的勸說只不過是為了夸大病情從而牟取更多的利潤。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醫生都懷有一顆“仁者愛人”的心,有時候將所有危險向你陳述時,是真心的為你著想!
最后,想說句真心話:千萬不要用成本衡量牙醫的價值。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就請收藏或分享給好友吧。添加雅悅齒科為好友,學習更多愛牙護齒科學方法。公眾號:yyck2001
馬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