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喬醫生,我以前吃甲氨蝶呤,感覺效果不太好,吃完藥胃還特別難受,口里還老長潰瘍,心情也很抑郁,我不想吃甲氨蝶呤了,我該怎么辦?”甲氨蝶呤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錨定藥”,在抗風濕藥中使用率是最高的,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甲氨蝶呤,出
“喬醫生,我以前吃甲氨蝶呤,感覺效果不太好,吃完藥胃還特別難受,口里還老長潰瘍,心情也很抑郁,我不想吃甲氨蝶呤了,我該怎么辦?”
甲氨蝶呤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錨定藥”,在抗風濕藥中使用率是最高的,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甲氨蝶呤,出現藥物不耐受、治療無效時,就要停藥,改用其他抗風濕藥,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來氟米特。
來氟米特其實和甲氨蝶呤療效相似,都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一線藥。但二者原理不同,在安全性上也存在差異。今天,喬醫生就為患者朋友們介紹,怎樣才能安全又有效地使用來氟米特。
(一)來氟米特是一種什么藥?
來氟米特剛剛誕生時,其實是作為一種“殺蟲劑”,但它的殺蟲效果不怎么樣,于是被“打入冷宮”。后來,研究人員發現來氟米特具有很強的免疫抑制功能,于是探索其治療免疫病的可能性,來氟米特這才有機會“涅槃重生”。
1995年前后,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就報道了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與甲氨蝶呤相當。1998年,來氟米特在美國上市,第二年在我國上市。時至今日,來氟米特已經成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一線藥,在我國,來氟米特的使用率僅次于甲氨蝶呤。
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來氟米特的作用機制。
來氟米特屬于前體藥物,口服后在體內能迅速而完全地轉化為活性代謝產物A771726,通過抑制二氫乳清酸脫氫酶活性,從而影響活化淋巴細胞的嘧啶合成,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炎性因子釋放,從而改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病情。
來氟米特可以減少關節表面感染的風險、發揮關節保護作用、延緩關節炎進程,且不良反應較小,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名副其實的一大利器。
(二)來氟米特的安全性如何?
已經確定了來氟米特的有效性,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的安全性。
總體來講,來氟米特的安全性是比較好的。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厭食、嘔吐、口腔潰瘍、腹瀉、瘙癢、皮疹、脫發、血清轉氨酶升高等。
來氟米特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呈正相關,所以,要保證安全首先就要劑量正確。有些患者覺得效果不好,就多吃一片,療效沒增加,副作用卻吃出來了。不要小看增加的那一點劑量,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某些藥過量甚至會致命。
患者應該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并保證好的治療依從性,這也是治療達標必不可少的一環!
來氟米特一般不容易發生嚴重不可逆的不良反應,但要警惕以下幾點:
(三)來氟米特該如何使用?
我們來看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該如何使用來氟米特。
來氟米特采用口服方式給藥,20mg/d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常規劑量,在病情穩定后,可以逐漸減少至10mg/d的維持劑量,一次性口服。來氟米特的起效時間在1~2月,多在12周左右,用藥3個月達到穩定,在藥物未起效期間,患者要多點耐心,不要自行減藥停藥。
(四)來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有何不同?
同樣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一線藥物,甲氨蝶呤使用率最高,來氟米特次之,在抗炎上二者有相似的效果,又有哪些區別呢?
來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效果相似,但二者的作用機制是不同的,在不良反應的表現上也不同。研究顯示,患者在接受甲氨蝶呤治療時,可能引起抑郁等心理問題,因此抑郁癥患者不宜使用甲氨蝶呤。而且,甲氨蝶呤使用者新的胃腸道癥狀發生率更高,而來氟米特使用者更容易出現肌酐升高。
對于新確診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指南上推薦的首選藥物是甲氨蝶呤,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推薦患者一經確診就首選甲氨蝶呤單用以及作為聯合治療的“錨定藥物”,甲氨蝶呤療效不佳時再考慮改用來氟米特等其他抗風濕藥物。
不過,在甲氨蝶呤還是來氟米特之間做選擇時,首先要排除禁忌癥,其次要看具體的療效。在用藥之前分優劣沒什么意義,簡單說,就是選誰都可以,但具體的治療效果,則要長期比較才能評估得出,然后才是調整治療方案的問題。
所以,我們不要在來氟米特和甲氨蝶呤建立對立關系,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講究聯合用藥,甲氨蝶呤和來氟米特就可以聯用,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效果顯著。所以,在藥物選用上,患者要遵醫囑用藥,如果有異議,則早期向醫生表達自己的主觀意愿,充分溝通后再用藥,不要帶著懷疑的態度接受治療。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