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N海都記者林寶珍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李旭主任團隊為一名早期食管癌患者實施“經頸腹雙單孔食管癌切除術”,手術不需要在胸腔打孔,而是從頸部和腹部分別用單孔微創,從而再次減少手術切口,縮短了手術時間,加快了術后恢復。術后第1天,患
N海都記者 林寶珍
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李旭主任團隊為一名早期食管癌患者實施“經頸腹雙單孔食管癌切除術”,手術不需要在胸腔打孔,而是從頸部和腹部分別用單孔微創,從而再次減少手術切口,縮短了手術時間,加快了術后恢復。術后第1天,患者朱依姆便能下床,第5天已能順利進食米湯,第7天進食稀飯、面條,出院后狀態保持良好。
據介紹,“經頸腹雙單孔食管癌切除術”是李旭團隊的首創,目前團隊已完成20多例。
▲李旭主任團隊在手術中
食管“堵堵的”
依姆查出食管癌早期
春節過去有段時間了,但泉州的朱依姆卻總感覺食管有點堵堵的,“難道是春節吃太多了?”帶著這樣的疑惑,朱依姆到當地醫院做了個胃鏡檢查,結果查出問題——食管上發現了一片約10cm的糜爛,很可能是食管癌。
這個結果讓朱依姆十分焦慮:老家的不少鄰居得了食管癌,有的不能做手術,飽受饑餓折磨;有的做完手術,因為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創傷,出院后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也很痛苦!朱依姆想到自己本來身體就不太好,長期患有支氣管擴張癥,一時間也是進退兩難。
多方打聽之下,朱依姆家人了解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李旭在食管微創領域是權威,于是慕名前往尋求幫助。
經頸腹雙單孔食管癌切除術
世界首創!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李旭主任團隊在食管癌領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年來率先開展的單孔食管、雙單孔食管癌手術效果良好。
李旭主任充分了解朱依姆的病情后,安排超聲胃鏡復查,最終確診是早期食管癌。依姆有雙側支氣管擴張的基礎疾病,李旭認為,適合做不經過胸腔打孔的“經頸腹雙單孔手術”。
“經頸腹雙單孔食管癌切除術這種手術方式我們是世界首創,國內外未見報道。”李旭主任介紹,以往的食管癌手術,胸部要打4個孔,而這一術式,無需胸部開刀,只需從頸部和腹部分別用單孔微創。該術式還拓寬了食道癌的手術適應癥,既往高齡、肺功能差、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均可接受該術式的手術治療。術中克服傳統難點,可徹底清掃雙側喉返神經淋巴結。尤其針對早期食管癌患者,減少創傷方面優勢更為明顯。
▲手術僅在頸部和腹腔各開一個小切口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僅在朱依姆的頸部開2-3cm、腹腔開一個長約3-4cm的切口。術后第1天,朱依姆便能下床,第5天已能順利進食米湯,第7天進食稀飯、面條,出院后狀態保持良好。
據介紹,附一醫院胸外科已完成20多例經頸腹雙單孔食管癌切除術,這一術式在該院已成為常規手術方式。“通過越來越多的病例,我們總結優勢,越來越有信心不斷將這項技術在胸外科領域推廣下去,給更多的患者帶來福利。”李旭主任表示。
李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