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縱觀A股這幾年,“喝酒”行情持續上演,白酒板塊幾乎成了百元股的集中營,某些上市公司市值動輒千億萬億計,其他板塊只能望洋興嘆!隨著A股“喝酒”行情一路高歌猛進,資本市場的炒作熱情也從白酒板塊蔓延開來,啤酒、黃酒、雞尾酒,A股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縱觀A股這幾年,“喝酒”行情持續上演,白酒板塊幾乎成了百元股的集中營,某些上市公司市值動輒千億萬億計,其他板塊只能望洋興嘆!
隨著A股“喝酒”行情一路高歌猛進,資本市場的炒作熱情也從白酒板塊蔓延開來,啤酒、黃酒、雞尾酒,A股現在幾乎是沾“酒”必漲。
在此背景下,老牌巨頭青島啤酒A股股價終于攀上100元高峰,港股股價也一度跨過90港元關口,在“A+H”兩市都順利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
不過,在青島啤酒股價連創新高的情況下,公司業績卻在“原地踏步”,還遭遇股東、高管齊套現,某些投資者忍不住發問:青島啤酒是否還具備投資價值?
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
提起青島啤酒(600600.SH)的名號,中國老百姓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國民啤酒,青島啤酒身上已經刻上了幾代人的印記。
伴隨A股“喝酒”行情持續,老牌巨頭青島啤酒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近日,青島啤酒A股股價突破歷史性大關100元,成為青島資本市場上第一只股價“破百”的企業。
2020年至今,青島啤酒從最低35.85元一路攀升至最高110.7元,期間累計上漲191.83%,公司最新收盤價報104.48元,公司總市值達1425億元。
青島啤酒身上還有一個醒目標簽,它是國內第一只實現“A+H”兩地上市的股票。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份(00168.HK)現身港交所,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
與A股走勢類似,2020年至今,青島啤酒股份從最低29.16港元拉升至最高90.7港元,期間累計上漲184.94%,公司最新收盤價報83.3港元,公司總市值達1139億港元。
在“A+H”兩地市場,青島啤酒都順利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對一家老牌巨頭來說,這個成績相當不錯了。
在青島啤酒股價持續拉升的背后,離不開良好的業績做支撐。2020年三季報顯示,青島啤酒歸屬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9.8億元、26.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7%、16.51%。
針對2020年三季報相關業績情況,青島啤酒方面對外表示,公司2020年三季度利潤增幅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最好記錄。
此外,青島啤酒的品牌價值也得到了外界高度認可。在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中,國產啤酒三巨頭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燕京啤酒悉數上榜。
其中,青島啤酒以1792.85億元的品牌價值,問鼎啤酒行業冠軍。而華潤啤酒、燕京啤酒分別以1727.58億元、1325.82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啤酒行業亞、季軍。
股東、高管齊套現
不過,在青島啤酒全面向好的同時,某些投資者卻選擇了套現離場,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公司二股東復星集團。
青島啤酒與復星集團的緣分始于2017年,當年12月20日,復星集團從日本朝日集團手中買入青島啤酒2.43億股H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7.99%,一躍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為此,復星集團付出約66.17億港幣(折合人民幣約55.4億元)的總代價,平均下來青島啤酒每股H股成本約27.22港元。
彼時雙方感情正濃,復星集團掌門人郭廣昌發表了《我和青島啤酒的故事》,文中稱他在大學時代為了品嘗當時的“大牌奢侈品”青島啤酒,曾兩頓不吃飯只為喝到青島啤酒。
如今時移世易,港股市場的青島啤酒股價已經達到83.5港元,復星集團持股至今收益高達206.76%,并踏上了減持套現之路。
2020年12月17日,青島啤酒公告稱,復星集團減持公司H股3100萬股。本次權益變動后,復星集團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12.84%下降至10.57%。
實際上,自2019年5月8日至2020年11月17日,復星集團累計減持青島啤酒近7000萬股,減持比例達公司總股本的5%,套現超過41.0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35億元)。
復星醫藥頻繁減持青島啤酒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復興集團持股至今收益頗豐,此時獲利退出順理成章;二是復興集團對外投資頻繁,需要大筆的真金白銀做鋪墊。
遠的不說,僅在2020年下半年,復興集團在白酒板塊頻頻出手,先后將金徽酒(603919.SH)和ST舍得(600702.SH)收入囊中,這兩筆收購就砸進去近64億元。
在復星集團頻繁減持的同時,青島啤酒高管也加入了減持隊伍。2020年7月21日至12月15日,青島啤酒董事于增彪累計減持公司股票5000股,套現超50萬元。
業績“原地踏步”
青島啤酒股東及高管選擇高位套現,除了自身的考慮外,還與青島啤酒的整體業績表現息息相關。
回顧青島啤酒的發展史,就是中國啤酒行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青島啤酒的成長路徑與國內啤酒市場的整體發展保持高度一致。
2006年至2016年,被稱為中國啤酒行業的“黃金十年”,期間國內啤酒市場經過了初步擴張整合,于2013年國內啤酒產量達到了巔峰,此后便進入了下滑通道。
從2016年開始,中國啤酒行業整體進入了大集團的拉鋸戰階段,各大巨頭之間展開激烈的價格戰,各家啤酒企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直到2017年行業才開啟新一輪發展期。
這種行業發展趨勢在青島啤酒的歷年業績上也有體現,2013年,青島啤酒實現營收283億元,歸屬凈利潤19.7億元。
但在2016年,青島啤酒營收降至261億元,歸屬凈利潤僅有10.4億元,無論營收、凈利潤均創下近十年來的歷史新低。
2017年至今,青島啤酒業績逐年爬坡,到2019年實現營收280億元,歸屬凈利潤18.5億元,還不及6年前的水平。
對此,有投資者認為青島啤酒2019年業績還不及2013年業績,質疑公司業績“原地踏步”現象,公司股票失去了投資價值,事實當真如此嗎?
我看未必!一家企業的生命周期一般來說有四個階段,即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從青島啤酒的發展進程來看,2009年至2014年相當于公司快速發展的成長期,此后便進入了緩速發展的成熟期,公司業績表現也相對穩定。
口說無憑,咱們看一下國內啤酒三巨頭近年來的凈利潤情況。2013年至2019年,對比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燕京啤酒的歸屬凈利潤,就會發現青島啤酒的整體表現最為樂觀。
從青島啤酒所處的成熟期來看,公司業績保持“原地踏步”算是正常表現,這時候的青島啤酒更適合價值投資者,而不是熱衷短線操作的投機者。
正因如此,青島啤酒獲得機構資金青睞。截至2020年9月30日,北上資金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增持其10.43%流通股份,阿布達比投資局(QFII,即合格的境外投資者)也進場掃貨。
產品高端化
近年來,中國啤酒行業正在加速分化,低端啤酒市場的增長已經接近天花板,中高端啤酒市場呈現逐年遞增的銷售趨勢。
國內啤酒消費升級明顯,消費者對啤酒的關注從價格轉向品質,從個性化、健康化、社交化等多個角度,不斷向市場提出新的要求,對中高端啤酒寄予厚望。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三到五年,啤酒產品高端化比例將達到15%-20%。面對此情此景,青島啤酒也在謀求高端化布局。
曾幾何時,在國內高端啤酒市場,百威一家獨大。但隨著國內啤酒企業的戰略調整,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日益崛起,百威在國內高端啤酒的市場份額不斷壓縮。
這兩年,青島啤酒的高端化布局已初顯成效,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主品牌青島啤酒共實現銷量405.1萬千升,同比增長3.49%。
其中,“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185.6萬千升,同比增長7.08%,在國內啤酒中高端產品市場表現搶眼。
受益于高端啤酒銷量增長,青島啤酒2019年營收、凈利雙雙實現正增長,當年公司實現營收營收280億元,同比增長5.3%;歸屬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增長30.23%。
近年來,啤酒市場消費升級加速進行。展望未來,啤酒市場將呈現品牌放大化、產品健康化、消費社區化、渠道數字化等趨勢。
在此背景下,青島啤酒積極推進“青島啤酒主品牌+嶗山啤酒第二品牌”戰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快向聽裝酒和精釀產品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升級。
2020年上半年,青島啤酒共實現銷量209.1萬千升,其中“奧古特、鴻運當頭、經典1903、純生啤酒”等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97.1萬千升,保持了在國內啤酒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優勢。
受益于此,青島啤酒賬上現金流相當充裕,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高達197.8億元,在公司總資產中占比高達48.34%,完全有底氣繼續推進產品高端化布局。
眼下,青島啤酒動態市盈率為35.9倍,華潤啤酒、燕京啤酒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41.03倍、32.13倍,在國產啤酒三巨頭中,青島啤酒的估值水平居于中位。
投資這件事因人而異,至于青島啤酒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投資價值有多大?筆者只是進行客觀分析。最后的投資決策還得各位讀者自行決定。
張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