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年的今天,網絡有多重要想必不用再多說了。日常生活里,我們各項智能設備聯網的途徑無非是寬帶、4G/5G網絡、公共WiFi這幾個。盡管5GP在快速普及和飛速進步,但要論綜合網絡質量,有線寬帶的地位依然無法被替代。在家庭場景下,無論是高質
2021年的今天,網絡有多重要想必不用再多說了。日常生活里,我們各項智能設備聯網的途徑無非是寬帶、4G/5G網絡、公共WiFi這幾個。盡管5GP在快速普及和飛速進步,但要論綜合網絡質量,有線寬帶的地位依然無法被替代。
在家庭場景下,無論是高質量的在線游戲體驗,還是全方位的IoT智能系統,支撐基礎都是穩穩的寬帶網絡。
但對很多人來說,看起來簡單的家庭組網面前,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網速跑不滿、WiFi信號差、網絡擁堵等等。接下來,小雷就結合自己的一些實際經驗,總結一下寬帶組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小面積覆蓋,問題不大
以小雷自己的觀察來看,年輕的租房一族,普遍青睞租單間。無論是城中村大單間,還是loft公寓,面積都不算大,對應區域內的WiFi信號也不容易被隔擋。所以,這種場景下,解決網絡問題,難度不大,只要注意幾個要點即可。
光貓方面,用戶的選擇權很小,基本是運營商指定,我們也基本不需要進行什么操作。如果是光貓路由器合一的產品,建議只使用光貓功能,具體的無線上網功能還是要用獨立的路由器來實現。另外,建議把光貓設置為橋接模式,讓路由器來撥號,以減輕光貓的負載,讓其運行更加穩定。
還要一點想要強調的是,像臺式機、游戲主機等設備,建議采用網線連接。無線WiFi網絡,無論技術怎么發展迭代,不管WiFi 6等最新協議的加入,實際場景下,它的穩定性始終是不如有線網絡的。所以,類似于網絡游戲這種對延遲、穩定性要求極高的應用場景,自然選擇有線網最好。
現在絕大部分路由器都支持雙頻WiFi,關于5GHz和2.4GHz頻段之間的區別,大家應該比較了解了。小雷的建議是,能連5GHz頻段WiFi的,優先連它;2.4GHz雖然傳輸距離更遠,但穩定性和理論速率都不占優,小面積覆蓋場景下比較適合給不支持5GHz WiFi的IoT設備來用。
另外,即使是最簡單的布網環境,路由器和網線都是必備品。路由器的選購方面,抓住幾個關鍵參數基本就可以了,包括WiFi 6、千兆網口等。
雖然說不是所有設備都支持WiFi 6,但從現在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手機、筆記本都擁有這項特性,而且WiFi 6路由器的價格也越來越便宜,百元級產品也不少,現在已經沒有理由去購買不支持WiFi 6的路由器。至于千兆網口支持,自然也是必備的,畢竟現在主流寬帶速率下,百兆路由器已經落后了。
相比路由器,網線則比較容易被忽視。畢竟,在家庭組網環節中,網線可能是最廉價的器材。但網線往往承擔著連接重要網絡設備的重任,重要性遠超很多人的想象。網線質量或者速率不過關,會直接讓整體的網絡體驗打折扣。
網線的應用環節主要是這么幾個:光貓和路由器之間連接、路由器和副路由器連接、路由器和入網設備之間連接(臺式機、智能電視、NAS等)。
考慮到現在絕大部分家庭寬帶速率都在100Mbps到1000Mbps之間,網線支持的速率最好也要有1000Mbps。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網線,規格通常有五類線、超五類線、六類線等。
其中五類線基本是百兆網線,處于接近淘汰的狀態,基本沒有購買價值了;超五類線,理論帶寬能達到1000Mbps,但現實中很多標注超五類的網線,實際速率可能達不到;而六類線通常能滿足千兆組網的需求,比較值得購買。至于價格更高的萬兆線,小雷覺得一般場景下是用不上的。
大面積合租或大別墅,路由器要多一點
以上的小面積覆蓋組網,還是非常簡單的,基本一個路由器就能滿足需求。但也有不少人居住在大面積房子里,很多人共享一個寬帶,對路由器的信號覆蓋強度、帶機量、穩定性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像三房一廳四房一廳的居住環境下,光貓路由器放置的位置往往在客廳或者入戶門旁邊的弱電箱里,如果你的房間距離比較遠,或者隔了好幾堵墻,那么WiFi信號衰減會非常明顯,容易出現網速慢、斷流等狀況。
面對這種情況,小雷個人認為最佳方案是增加路由器的數量,通過更多子路由來提升網絡信號覆蓋。目前來說,按照監管政策,路由器的發射功率是受到限制的,即使是價格高昂的旗艦路由器,在信號發射和覆蓋上也是有瓶頸的,指望它實現大面積的全屋覆蓋不太現實。而多個路由器組網,則可以在不同房間里形成多個信號發射中心,最大程度避免信號死角。
現在市面上的多路由器組網方案主要有網絡拓展和Mesh兩種。
先來說下第一種,基本所有路由器都會支持,原理和設置方面都很簡單。首先,我們把子路由器通過網線連上主路由,然后把子路由放在要覆蓋的房間里,然后把無線功能打開,就能直接連網了。
如果網線連接不方便,也可以通過無線方式來連接,子路由開啟無線網絡拓展功能(不同品牌路由器可能名稱不一樣),搜尋主路由WiFi名稱、輸入WiFi密碼連接,然后打開子路由的無線功能。相比有線方案,無線組網的缺點更明顯。路由器相比手機電腦等設備,遠距離連網能力會強很多,但也無法避免主副路由遠距離連接產生的網絡損耗和不穩定性。
以小雷個人的經驗來說,路由器的無線網絡拓展功能,還可能遇到這么幾個問題。首先,主副路由需要無線信道一致,否則主路由信道一變,副路由就大概率斷連,它覆蓋范圍里也就網絡癱瘓了。所以這種組網往往需要主路由先設置固定好信道,這就可能導致無線網絡的抗干擾能力變弱。另外,這種組網方案,一定要用5GHz網絡連接,否則穩定性會大打折扣。
而現在比較熱門的Mesh組網,原理聽起來比較復雜,我們把它理解成高級版的網絡拓展就行了。
這種方案更有優勢,首先,設置簡單,以小米路由器的Mesh來說,直接在主路由管理頁面添加子路由即可,要操作的選項很少。
其次,多個路由器Mesh組網后,只有產生一個WiFi SSID。也就是說,無論使用者在整個房子里的哪一個位置,都能連接同一個名稱的WiFi熱點,盡管實際上不同設備連接的是不同路由器,但表面上都是一個WiFi下。而且,用戶從一個路由器的覆蓋區域轉移到另一個路由器的覆蓋區域時,網絡連接也會平滑轉移,中間產生的卡頓或者延遲極為輕微。
作為對比,如果用傳統的主副路由網站拓展方案,則會產生多個WiFi SSID,如果要獲得更好的效果,跨區域就得先斷開之前的連接,然后手動切換到新的WiFi,過程繁瑣、體驗不佳。
Mesh組網同樣也分成有線回程和無線回程,實際體驗來說,自然是有線最佳。無線回程下,子路由的5GHz頻段需要一部分給主路由保持連接暢通,另一部分要給覆蓋范圍內的其他聯網設備,帶寬和穩定性自然會打折扣。
目前來說,大部分路由器只有一個5GHz頻段,部分高端產品會有兩個5GHz頻段和一個2.4GHz頻段,這類產品的無線Mesh體驗會更好。
組網方案實操
考慮到每個人的組網場景都不一樣,小雷無法給出一個具體而統一的方案。下面小雷就結合自己的組網經歷,通過這樣一個真實案例,來給大家提供一點參考。
目前小雷是和其他室友合租的狀態,房型是三房一廳,總面積大概是100平米。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到具體的空間布局,小雷在網上找了一張差不多的房型圖。
(圖源:鏈家)
如圖所示,我們寬帶的光貓和主路由器(小米AX3600)放在了客廳,處于陽臺和入戶門之間;而小雷居住在臥室C,和路由器之間隔了好幾道墻,WiFi信號衰減已經非常厲害。
以小雷當時的情況來說,iPhone 11勉強能連上5GHz頻段WiFi,但網速已經急劇下降,峰值下載速率大概只有1MB/s。當然,這個網速日常刷圖文或者720P在線視頻問題不大,但時不時的斷連就很影響心情了。而另外一臺有些年紀的iPad mini 5,更是無法看完一集完整的在線電視劇。
另外,小雷當時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房間里的臺式電腦如何聯網。前面我們說過,臺式電腦聯網最好是通過網線連接。但可惜的是,我們居住的房子裝修時間比較久,墻壁里沒有預埋網線、房間里也找不到網線接口。
最簡單粗暴的辦法,自然是從客廳主路由那里接一根網線進房間,然后直接連上電腦或者子路由。但這個方案弊端也不少,網線要走明線,轉著彎固定在墻壁上。不美觀倒是其次,由于房間門設計得嚴絲合縫,網線很難從門縫里進來,只有采用穩定性更差的扁線,或者把這一段網線的外皮剝掉(反復開關門,可能導致網線斷裂)。不管怎么操作,都無法保證長期的穩定性,而房東也不同意在墻壁上打個孔。
有線行不通,那就用無線方案了。小雷抱著省事的想法,先購買了一張PCIE接口的WiFi6網卡AX200,還額外加購了某大品牌天線。但安裝在電腦上后效果依然不盡人意,網速極端情況下只有幾十Mbps,而且穩定性極差,經常斷連。
此時小雷還有一臺閑置的某訊K2路由器,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它成為放在房間里的子路由。組網方案自然是無線網絡拓展,先把主路由小米AX3600的5GHz頻段信道固定,再把K2連上去,臺式機再通過網線和K2連接。就實際效果來說,提升還是很明顯的。絕大部分情況下,臺式電腦和iPhone、iPad都能獲得穩定且相對快的網速。
對這個結果,小雷還是比較滿意的,但長時間用下來后,還是發現了問題。主要K2是一臺百兆路由器,LAN口速率最高只有100Mbps,這樣一來,小雷的電腦下載速率就被牢牢限制了。BT下載東西時,速率穩穩的保持10MB/s,而我們的寬帶是500Mbps。
后來,小雷還購入了一臺NAS設備,BT下載速率限制可能還不算什么的話,但拷貝本地文件也只有10MB/s就很難讓人忍受了。趁著雙11,小雷火速購入了一臺紅米AX6S,原因主要有三:價格便宜,只要200多;千兆速率,能打破現有瓶頸;支持Mesh組網。
臥室里放下AX6S后,小雷的日常用網體驗終于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BT下載速率峰值能達到30MB/s左右,NAS拷文件也能有這個速率。這個速率和理論值仍有不小的差距,但考慮到遠距離穿墻的無線回程組網方式,這個效果已經很讓人滿意了。此外,手機平板等設備的網絡也變得更加穩定和流暢。
以上就是小雷個人的組網經驗和感想,中間自然會有一些不足和欠缺之處,期待大家指正補充。也歡迎各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在評論區里一起討論交流。
金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