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2022年的元旦假期,大批年輕人,身穿滑雪服、拎著滑雪板、舉著GoPro,奔赴全國各地的滑雪場。體育總局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或將達到萬億元,屆時參與冰雪運動的人
導語:2022年的元旦假期,大批年輕人,身穿滑雪服、拎著滑雪板、舉著GoPro ,奔赴全國各地的滑雪場。體育總局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 年)》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或將達到萬億元,屆時參與冰雪運動的人也將超過5000萬。而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愛滑雪,而每一張滑雪美照的背后,都是金錢在燃燒,少則數千,多則上萬。滑雪,成為年輕人的奢交貨幣。
三億人上冰雪,今年元旦就有一億。
2015年北京獲得冬奧會主辦權之后,滑雪開始從小眾走向大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入坑”。到目前為止,在小紅書上和滑雪有關的筆記已經多達37萬篇。
單板大logo、雪地比基尼,形形色色的滑雪大片不斷提醒著人們,年輕人的加入為滑雪這項運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朋友圈里“人均滑雪自由”的圖片,都是玩個熱鬧。滑雪是非常燒錢的項目,而且是一朝學會,終生付費:教練費、交通費、住宿費,裝備、雪票、纜車費……通往雪道的每一步,都是金錢搭建的。
越燒錢越“上癮”,這些年輕人為何愛滑雪?
讓人上頭的“白色鴉片”
滑雪又被稱為“白色鴉片”,可以讓人感受到時速60公里以上的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滑雪可以給人帶來成就感、爽快感、速度感、滯空感,飛翔般的感覺,因此越來越受到年輕群體的喜愛。
此外,也有一些年輕人滑雪是為了交朋友。
滑雪群就是一個交友的好途徑。群里有各行各業的人才,大家志趣相投,共同話題很多。滑雪的魅力在于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可能有人比較喜歡在滑雪過程中旅游,有人喜歡社交,有人追求速度,還有人就是喜歡帥氣的滑雪裝備。
刺激、解壓、挑戰自己、向往自由、結交朋友……種種因素下,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通過滑雪尋求自己的精神棲息之地。
圖源:圖蟲網
滑雪有多火?
入冬以來,“滑雪”的短視頻頻頻出現,相關搜索量在小紅書上同比增加了150%。
多個雪場表示,前來滑雪的人數明顯多于往年,特別是2022冬奧會的主辦地崇禮,民宿整租費用從10月份的1.6萬/雪季(中端兩居公寓)漲到了2.3萬元,房價已經接近往年春節的水平。
滑雪裝備的銷量也一路水漲船高。據CBNData聯合天貓體育發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趨勢報告》顯示,最近一個月,滑雪裝備的銷量同比大漲13倍,南恩、Vector、Nobaday等國產新銳品牌,集體擠入“十大Z時代喜愛冰雪品牌榜單”。
肉眼可見,涌入滑雪賽道的巨大流量,正搭著網紅經濟的快車,從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內容平臺,快速流轉到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堆積起火熱的“雪經濟”。
國內“滑雪熱”的興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運舉辦權。因此,我國滑雪產業潛力逐步釋放,巨量商機被多方資本瞄準,室內滑雪場數量激增。2015年到2017年底,原有的7家增至21家,中國已經成為擁有室內滑雪場最多的國家,約占全球數量的1/4。再到2020年底,國內開業的室內滑雪場為36家。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冰雪季,中國冰雪旅游人次達1.7億,收入約為2700億元。到2021至2022年冰雪季,中國冰雪旅游人數有望達到3.4億人次,收入預計超過67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其中,滑雪已成為冰雪旅游的一種重要形式,占到中國國內冰雪旅游總人數的27.6%。
滑雪有多貴?
據深燃(shenrancaijing)報道,95后丁爽去年雪季入坑,從頭到腳,她置辦了3頂頭盔、3副眼鏡、2雙雪鞋、4套速干衣、2套護具、2塊雪板,雪服也買了好幾套,連背帶褲、馬甲都買齊了。丁爽笑言,“我還記賬了,這一部分的投入花了我三四萬塊錢。”
玩的環節也不便宜。丁爽花3000多塊錢辦了張滑雪季卡,為了更好地打磨技術,她干脆在崇禮租了個房。“我租了整個雪季,從11月1日到4月1日,每周能有五六天都在雪上。”
丁爽介紹,崇禮很多小區都有專供雪季整租的房子,流程和正常租房沒區別,都是找中介。“我一個人住,租的是普通的單人開間,整個雪季的價格是13000元,折合每個月2000多元。開間比較小,基本都是我這個價格,屬于便宜的。”
算下來,丁爽這個雪季已經為滑雪花了快7萬塊錢。
另一項丁爽沒有覆蓋到的高消費是請教練。20~21雪季,劉雅請過教練,“我請的算是便宜的,一個小時一百多塊錢,一天是1000多元。”
來自北京的薇薇也請過教練,“當時是3個小時1800塊錢,折算下來一個小時就要600塊錢。而且這個價格在圈內也是合理的。”
以上是玩滑雪的基礎開銷,但也只是最表面的,此外還有一些隱秘的開銷。
私家車,是一筆經常被忽略的沉沒成本,也可以算是玩滑雪的門檻。由于雪場大多在城郊,或者要跨城,攜帶重重的雪具,開車前往是最方便的。
劉雅就經常從撫順開車去沈陽的雪場。她說,當天往返開銷不大,但如果要住宿就會貴一些。以崇禮區為例,幾個滑雪場附近的酒店都超千元了。
“后冬奧”時代 滑雪或將迎來黃金十年
在國內被稱為“貴族”運動的滑雪項目,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已經基本成為冬季運動的代名詞。
《中國滑雪產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滑雪市場人口滲透率僅為1%,與世界排名第一的北歐滑雪大國瑞士的35%相距甚遠,也大幅落后于日本的9%,美國的8%。這也意味著,我國滑雪相關產業還有很大可提升空間。
2016-2020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全國冬季項目體育競賽管理辦法(試行)》等多項策,從政策支持、教育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機制體制改革等多方面推動冰雪產業的發展。
以冬奧會為契機,國家體育總局提出了“3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北京冬奧會的逐漸臨近,已經明顯帶起了一波滑雪熱潮。
沒有基礎設施的成熟,不會有真正的滑雪熱潮,冬奧會的舉辦成了國內許多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節點。2014-2019年,我國滑雪場數量從460家增加到770家,2020年受疫情影響,正常營業滑雪場為715家。
雪場周邊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并試圖突破滑雪運動季節性限制實現全季運營,在非雪季經營越野山地車、真人CS等項目,向集旅游、文娛、商業、地產為一體的冰雪小鎮發展。
但這也僅僅是開始,冬奧會成功舉辦之前,市場更多是在搶先布局雪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酒店等配套。2022年之后,我們或將迎來滑雪行業的黃金十年。
(文中丁爽、劉雅、薇薇均為化名。)
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