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泄瀉的胃腸寧、腸胃寧、腸炎寧……名字如此的相似,是否作用也都一樣?如果不是,它們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胃腸寧1、主要成份布渣葉、辣蓼、番石榴葉、火炭母、功勞木。2、方解布渣葉清熱消滯、利濕退黃、化痰;辣蓼解毒、祛濕、散瘀、止
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泄瀉的胃腸寧、腸胃寧、腸炎寧……名字如此的相似,是否作用也都一樣?如果不是,它們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
胃腸寧
1、主要成份
布渣葉、辣蓼、番石榴葉、火炭母、功勞木。
2、方解
布渣葉清熱消滯、利濕退黃、化痰;
辣蓼解毒、祛濕、散瘀、止血;
番石榴葉燥濕健脾、清熱解毒,主瀉痢腹痛、食積腹脹等癥;
火炭母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用于濕熱泄瀉、痢疾等;
功勞木清熱、燥濕、解毒。
3、功能主治
清熱祛濕,健胃止瀉。用于泄瀉及小兒消化不良。
4、聯合用藥舉例
胃腸寧+香砂養胃丸+多潘立酮片
效用分析:胃腸寧清熱祛濕,健胃止瀉;香砂養胃丸具有良好的抗消化性潰瘍、鎮痛、促進腸運動的作用;多潘立酮片臨床用于消化不良、腹脹、噯氣、惡心等癥。三者聯合,有效促進胃腸動力,緩解消化不良引起的上腹不適。
5、注意事項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有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便膿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瀉后應去醫院就診;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脾胃虛寒者禁用; 孕婦、糖尿病患者禁用。
腸胃寧
1、主要成份
黨參、白術、黃芪、赤石脂、干姜(炭)、木香、砂仁、補骨脂、葛根、防風、白芍、延胡索、當歸、兒茶、罌粟殼、甘草(炙)。
2、方解
赤石脂、干姜、砂仁、葛根、兒茶、罌粟殼,6味藥用于止瀉
赤石脂、補骨脂、兒茶,3味藥止血
黨參、黃芪、當歸,3味藥補血
黃芪、砂仁、防風、白芍、延胡索、罌粟殼、甘草、當歸,8味藥具有止痛效用
多味中藥配合,達到快止瀉、慢調理,腸胃同治。
3、功能主治
健脾益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用于脾腎陽虛泄瀉日久,大便不調,五更泄瀉,時帶黏液,伴有腹脹腹痛,胃脘疼痛,小腹墜脹,飲食不佳。
4、聯合用藥舉例
腸胃寧+健脾理氣丸
效用分析:腸胃寧健脾益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理氣健脾丸主治傷食。二者聯合,適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療+調理。
5、注意事項
服藥期間,禁食酸、冷、刺激性的食物;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應用;濕熱泄瀉者不適用。
腸炎寧
1、主要成份
地錦草、黃毛耳草、樟樹根、香薷、楓樹葉。
2、方解
地錦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止血;
黃毛耳草清熱祛濕、解毒消腫、活血舒筋,還含有車葉草甙,具有修復腸粘膜、輕瀉等藥理作用,可對腸道進行雙向調節;
樟樹根祛風除濕、行氣活血,可治上吐下瀉、心腹脹痛等;
香薷發汗解表、和中利濕、利水消腫;
楓樹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解毒、止血。
3、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行氣。用于急、慢性胃腸炎,腹瀉,細菌性痢疾,小兒消化不良。
4、聯合用藥舉例
腸炎寧+口服補液鹽
效用分析:腸炎寧清熱利濕、行氣;口服補液鹽含有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鈉)和葡萄糖,除具有補充水、鈉和鉀的作用外,尚對急性腹瀉有治療作用。二者聯合,有效治療腹瀉,調理胃腸。
5、注意事項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孕婦禁用;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應用;有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便膿血等慢性病史者慎用。
綜上所述,雖然胃腸寧、腸胃寧和腸炎寧名字相似,而且都屬于治療泄瀉的常用藥物,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有所不同的:
胃腸寧清熱祛濕、健胃止瀉,主要用于濕熱所致的泄瀉;
腸胃寧健脾益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主要用于脾胃陽虛所致的泄瀉;
腸炎寧清熱利濕、行氣,主要用于大腸濕熱蘊結所致的泄瀉。
了解更多,請點擊文章最上方的 紅色「關注」按鈕 關注【健康小主】!我將每天為您推薦專業的健康知識~
李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