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央媒深度調查:煤炭為何如此瘋狂!看完,很多人可能都深有體會,那就是煤炭真的太貴了!不可否認,煤炭資源在春夏秋冬之中——冬季的運用在我國北方相當高,畢竟需要供暖。然而不少人又在說,“雙碳”目標下,“煤荒”似乎在很多地區出現,不僅煤價上了“過山
央媒深度調查:煤炭為何如此瘋狂!看完,很多人可能都深有體會,那就是煤炭真的太貴了!
不可否認,煤炭資源在春夏秋冬之中——冬季的運用在我國北方相當高,畢竟需要供暖。然而不少人又在說,“雙碳”目標下,“煤荒”似乎在很多地區出現,不僅煤價上了“過山車”,有的供電企業竟然“斷頓”,少數地區出現拉閘限電,嚴重影響生產和生活。
而央媒深度調查顯示,的確也顯示了煤炭的緊缺問題,但是,后面也算是解決了煤炭的緊缺問題。但是,大家對煤炭的關注并沒有停止過,煤炭的大波動讓不少人也很擔心這樣的情況重現,這到底是咋回事?下面就來看看。
1噸煤炭多少錢?
煤炭是地球的三大能源之一,部分情況之下的確很難有其他能源可以替代,只要出現“煤炭荒”的情況,就可能出現價格瘋漲的情況,從而也會對用煤的用戶帶來影響。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今年9月份,山西、內蒙古等多個煤炭主產區,都可見到排長隊運煤的重卡車隊,都是來等待挖煤,運煤的人。
當地群眾說,上次出現這一幕差不多還是10年前。而在2021年9月重現這樣的情景,直接說明了煤炭資源市場已經出現了波動。而司機們爭分奪秒拉煤的背后,是煤價幾天一漲甚至一天幾漲的現實。三季度以來,煤價特別是動力煤價進入持續上漲通道,坑口價格離2000元/噸僅一步之遙,而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飆漲至2600元/噸。
1噸煤炭直逼3000元!可以說價格相當地貴,而且在1年之前,煤炭的價格也達不到它的3分之一,一般就在500元到600元左右。所以,價格的確瘋漲了。報告也明確說了“一年間,煤炭坑口價格由每噸五六百元直逼3000元大關”,這完全是“過山車”的模式漲價。
不過,在過去的兩個多月之中,截至11月底,全國電廠存煤已全面超過去年同期,達歷史最高水平。這意味著,今冬明春發電供暖已無缺煤之虞。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煤炭荒”的問題了,我們隨時都可以使用,北方的朋友也不用擔心供暖問題,煤炭資源非常地豐富。
當然,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煤炭波動,其實報告也總結了一句話——偶然之中有必然。長期以來,煤炭行業發展一直在大起大落中螺旋前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給與需求錯配。
這就是大概的情況。當然,1噸煤炭直逼3000元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市場的煤炭已經處于穩定的狀態了,大家不用擔心了。不過,說到煤炭的問題,很多人都想起了我國“歷史悠久”的煤炭區——賀蘭山煤炭區。
并且該區域的煤炭損失很大,不少人也在說,如果能夠將這些“白白損失”的煤炭利用起來,那豈不是一個好事情,然而事實可能并非大家想的那樣,為什么呢?下面我們一步一步地來看。
賀蘭山煤層已燃燒300年
中國的煤炭資源可以說不少,而賀蘭山煤炭區也只是我國的一個區域,但是該區域的煤炭十分地好,并且還有極其稀缺的“太西烏金”——太西無煙煤。這種煤炭是“碳中精品”,但是它也在白白地浪費之中。
在2021年,一則關于“煤層自燃300多年,每年損失10億元,25個火區“燒傷”賀蘭山”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也讓大家看到了煤炭損失的可惜。
的確,特別是在近幾個月出現“煤炭荒”消息的時候,大家的目光也再次聚焦到了這個區域。根據報告顯示,賀蘭山汝箕溝礦區煤層自燃迄今已有300余年歷史,在汝箕溝礦區28平方公里范圍內,分布著25處火區,其中火區還覆蓋了我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火區的影響面積已超過3.3平方公里,最深達280米,而且,這些火區還在以每年14米至16米的速度向周邊蔓延。
最為關鍵的是,我們說得極其稀缺的“太西烏金”——太西無煙煤也在燃燒的范圍之中。在整個煤炭區域,我們已知的太西煤就并不多,探明儲量為5.8億噸,但是在大火的影響之下,僅剩下約2.7億噸。火區每年燒損太西煤量約115萬噸,直接經濟損失約10億元。按現有火勢發展預測,50年后,汝箕溝礦區保有的太西煤可能燃燒殆盡。
所以真的是太可惜了。億噸煤正在白白地燃燒,要是我們能夠將其利用起來,這億噸煤足以解決煤炭緊缺時期的利用,這不是好事情嗎?
然而,雖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也未必能夠實現,不然,賀蘭山煤層燃燒300年,為何不解決撲滅,為何不將其運走利用呢,必然也存在難點,下面就看看是什么原因。
白燒億噸煤,為何不滅?
白燒億噸煤,其實這也算是歷史性的問題。它的出現多因工人井下取暖或地面火未熄所致。上世紀90年代,賀蘭山區中小煤窯到處亂采,老火區加劇發展,新火區不斷產生,所以導致“火區”不斷擴散。很多人可能會說,為什么不撲滅呢?這個問題早就考慮到了,困難程度不是一般的低。
之前也建議采取“注漿灌漿”和“剝離+注漿灌漿”的滅火技術進行治理。但是因蓄積能量大、漏風供氧充分、煤層傾角大、易出現大面積明火等特點,嚴重制約了傳統灌漿充填技術的應用,應對淺表火區采取“剝離+注漿灌漿”的方式進行滅火。所以完全是沒有辦法。很多人可能也會說用水撲滅?
水滅的難度更加地高,從化學的角度來講,如果水遇到高溫或者加熱等因素,如果不能充分地進行“澆灌”,就容易產生一氧化碳,氧氣等物質,那不僅不能將其撲滅,反而會加速火區燃燒,所以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應該明白。那為何不用呢?
想法也很不錯,的確,如果在火區擴大的時候,我們提前將煤炭運走,將其用了就行了。這個想法也是好的,這樣就可以減少煤炭的損失。用肯定是在用,但是人力與煤炭燃燒的速度相差太遠了,我們最多快速將表面的煤炭運走,但是深層次的煤炭損失依然存在。
所以,不從根本上解決煤炭的燃燒問題,這都解決不了億噸煤炭損失的情況,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