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相信對于很多病友和病友家屬來說,“伽瑪刀”這個詞肯定不陌生,作為放射治療的利器,伽瑪刀所代表的新型立體定向放療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肺癌治療,特別是對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長期療效已經不亞于外科手術,還能搞定一些無法手術的腫瘤。但
相信對于很多病友和病友家屬來說,“伽瑪刀”這個詞肯定不陌生,作為放射治療的利器,伽瑪刀所代表的新型立體定向放療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肺癌治療,特別是對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長期療效已經不亞于外科手術,還能搞定一些無法手術的腫瘤。
但伽瑪刀治療的一些副作用,不少病友和家屬同樣有所耳聞、心存顧慮。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伽瑪刀治療的副作用、具體分級和應對措施,用科學和知識打消這些顧慮。
01伽瑪刀治療導致副作用的原因
首先要說明一點,“伽瑪刀”只是一種不準確的俗稱,因為它本質上是一種設備,并不是治療手段,平時說“伽瑪刀”也是代指它所代表的立體定向外科治療(SRS)技術。而在肺癌治療當中,最常用的立體定向體部放療(SBRT),是要通過體部伽瑪刀來做的。
所以接下來,我們會用SBRT這個更“內行”的稱呼替代伽瑪刀。本文所述的副作用也都是基于SBRT技術的伽馬射線。
對早期不可手術或拒絕手術的NSCLC患者,SBRT的療效毋庸置疑,能夠讓相當一部分患者的局部腫瘤得到控制,提升5年生存率。在SBRT開展較早、經驗豐富的一些國外醫院,可手術的I期NSCLC患者接受SBRT治療,5年生存率也能高達87%,已經和真正做手術沒什么差別了。
但既然是抗癌治療,就不可能沒有副作用。SBRT本質上是放療的一種,也就是靠著高能射線射入體內,充分殺傷腫瘤組織,但即使是精準定位、高超計劃的現代放療,在射線照射到腫瘤部位的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波及正常的組織和器官,例如照射肺部就會影響到皮膚、胸壁、肋骨、氣管和支氣管、食管等周邊組織,導致各種各樣的副作用和損傷。
圖 射線從不同角度匯集到腫瘤部位
02伽瑪刀常見副作用有哪些?如何分級?
總體上來說,SBRT相比傳統放療更加精準和安全,導致的副作用大多并不嚴重,嚴重副作用比較少見,但病友和家屬也需要對常見副作用有一定了解,以下就列出常見副作用:
一、放射性肺炎/肺損傷
放射性肺炎/肺損傷是SBRT治療中最常見、關注度最高的副作用之一,往往決定了患者能夠耐受的最大放療劑量,患者可能完全沒有癥狀,只是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在片子上發現肺損傷,也可能是出現明顯的咳嗽、呼吸困難、發熱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具體分級可參考腫瘤常見治療不良反應(CTCAE)5.0版中,對“肺炎”的分級:
二、放射性食管炎
三、氣管/支氣管損傷
四、放射性血管損傷
以上幾種損傷往往發生于SBRT治療中央型肺癌時,由于腫瘤離食管、氣管/支氣管和主動脈等大血管太近,射線難以完全避開而導致損傷,損傷部位和嚴重程度決定了患者的癥狀,例如放射性食管炎的典型表現就是喉嚨痛和吞咽困難,CTCAE5.0版的分級如下所示:
五、臂叢神經損傷
一般發生于肺尖部有腫瘤的患者,原理與SBRT治療中央型肺癌類似,是神經距離腫瘤太近,被射線波及導致的損傷,往往表現為上肢感覺異常、運動無力和神經性疼痛,分級如下:
六、胸壁疼痛、肋骨骨折
是放射線穿透時導致的損傷,胸壁疼痛往往是局部的神經型疼痛,多數程度輕微,不會長期存在;肋骨骨折則屬于SBRT的遲發性副作用,可能在治療后的6-48個月才會出現,且患者并不一定會感覺到明顯的癥狀。
03伽瑪刀導致的常見副作用該如何處理?
對于不同類型的SBRT副作用,需要根據副作用嚴重程度分級、患者狀況和治療方案,綜合判定處理方法,多數時候可以簡單對癥處理或不處理,例如程度輕微的放射性肺炎,隨訪觀察就夠了,而胸壁疼痛可以嘗試局部冷敷/熱敷、非甾體類抗炎藥、常規止痛藥等止痛治療。
當SBRT導致的副作用較為特殊,或程度非常嚴重時,就需要專門進行處理,例如分級≥3級的放射性肺炎,就需要用足量糖皮質激素治療;對臂叢神經明顯損傷,則主要是康復治療、輔助上肢狀態的恢復。患者也需要非常警惕呼吸困難、咯血等可能提示嚴重副作用的癥狀,及時就診處理、避免貽誤病情。
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