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針對肺結節的復查,前兩天我發表了這樣微頭條“現在很多大醫院系統上都是有1mm的薄層CT,這樣觀察肺結節的形態會更加清晰。無論低劑量還是常規劑量的CT都有薄層,只是掃描厚薄的問題,不是劑量的問題。但是有些小醫院,還是做不到上傳薄層到系統,還只
針對肺結節的復查,前兩天我發表了這樣微頭條“現在很多大醫院系統上都是有1mm的薄層CT,這樣觀察肺結節的形態會更加清晰。無論低劑量還是常規劑量的CT都有薄層,只是掃描厚薄的問題,不是劑量的問題。但是有些小醫院,還是做不到上傳薄層到系統,還只是用厚層5mm的,觀察結節的形態就沒那么好了。另外,一定要在同一家醫院復查,目的是好對比結節的變化。如果這次一個醫院,下次又一個醫院。醫生沒法做到在電腦高清的對比。還有就是雖然系統是薄層1mm的片子,但是打給患者的都是5mm的或者更厚的,如果想帶給外院看,最好是拷貝DICOM格式的電子版圖像"。
很多粉絲開始咨詢說低劑量CT、薄層和高分辨CT應該怎么選擇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目前體檢篩查早期肺癌越來越普及,不建議大家做胸片了,而是要做一次的低劑量胸部CT體檢,但是很多人說有些醫院沒有低劑量CT怎么辦,是不是不能做了,當然不是了。如果所在地方沒有低劑量胸部CT,那就做常規的胸部CT就可以了。
1.低劑量胸部CT
低劑量胸部CT,顧名思義是劑量減少了,但是會犧牲了一部分的圖像質量,對于發現肺結節或者其他病變是完全可以的,對于診斷沒有問題,所以對于體檢的人群,我們建議是做低劑量胸部CT。如果沒有低劑量的胸部CT,那就去做常規的胸部CT檢查,都是可以的。現在CT的普及,縣城的醫院都可以做了。如果40歲以上的吸煙或者不吸煙的人群,都建議去做個胸部CT篩查。
2.薄層胸部CT檢查
薄層CT就是掃描層厚在1mm,越薄的層面,看得病變更加清晰。比如一個面包,切得越薄,里面的結構看得更清晰。在十年前,CT檢查的層厚很多是5mm-10mm的,隨著這幾年的CT發展和網絡內存的加大,CT檢查都可以0.5mm薄層掃描,很多醫院網絡系統也可以支持1mm層厚的圖像上傳影像系統。
現在很多大醫院,甚至縣級的醫院,基本上肺部都可以做到1mm的層厚,上傳到影像系統上,以上直接看1mm的圖像出具報告。比如一個8mm的肺結節,在薄層上可能就看到很多惡性的征象,但是在5mm的圖像上未必能看得到。醫生看的都是1mm的圖片,一個胸部有300多張圖片,對于評估病情也更加有信息,但是打給患者的片子,就可能是5mm或者更厚的,因為一張膠片就那么大,圖像打多了,片子就小了。所以,如果想把片子拿給外院會診,建議去拷貝薄層的DICOM圖像,這才是最原始最清晰的圖片。
3.胸部高分辨CT平掃
現在已經不再講高分辨CT平掃,因為現在的胸部CT基本上都是高分辨的重新算法看肺窗。薄層掃描和高分辨CT,已經是胸部CT的常規。所以不用特意說要做高分辨CT檢查。
無論低劑量的胸部CT還是常規的胸部CT,都已經是薄層和高分辨的CT。
另外,還需要強調的是肺結節的復查,如果>5mm的磨玻璃結節,建議去大一點的醫院能做薄層的醫院去復查,并且每次復查不要換醫院,要在同一家醫院去檢查。因為這樣醫生才能每次對幫你對比結節有無增加,有無實性部分,評估有無惡性可能。醫生在電腦系統上看的片子要比看膠片更加高清和詳細。如果每次都換一個醫院,醫生沒法對著膠片來幫你對比。所以建議大家要去同一家醫院復查肺結節。
金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