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教育部印發《關于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在職教師補課,是不能觸碰的禁區。禁止補課的事情都快說爛了,隔三差五就會出現一撥老師補課的事件,確實讓人有點審美疲勞,但是每次的形式又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一直在違規的邊緣反復試探。初
教育部印發《關于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在職教師補課,是不能觸碰的禁區。
禁止補課的事情都快說爛了,隔三差五就會出現一撥老師補課的事件,確實讓人有點審美疲勞,但是每次的形式又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一直在違規的邊緣反復試探。
初中生特別是初三學生,是政策影響最深的一批學生,即將面對5:5的普職分流,還有來勢洶洶的減負。
有一種一邊拉扯一邊往后退的無奈感,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兩個政策看起來在背道而馳,但是在內卷嚴重的今天,很多家長還是要選擇分數為主。
山西一中學家委收取輔導費給老師,總額可達43萬
被曝光的是一張微信家長群的聊天截圖,上面明確地表示今年晚自習輔導開始了,每名家長交費600元,到時候多退少補。
聊天記錄顯示這是初三學生一年的補習費用,上學期400元,下學期200元。負責組織收費的人,是一名叫游某飛的家長,該家長是家委會的委員長。
家長把此事曝光出來是想知道這筆錢學校到底是不是可以收取,收取之后錢是怎么處理,并且有沒有家委會克扣的可能,明令禁止的補習為什么可以這么明目張膽?
了解到事情發生在離石一中,該校目前初三一共有18個班級,按照每班40名學生計算。這次收費順利的話,家委會將收取到43萬元的補習費用。
這么一大筆錢,通過私人轉賬的方式直接被學生家長收走,引起家長的猜測也是人之常情,那么家長收走錢是怎么使用的呢?學校是否知情呢?
此事一出立即有人聯系學校,校方給出回應
有人撥打了學校留的電話,但是顯示是空號,于是來到學校找到了學校的負責人。負責人表示去年輔導班收費的事情學校是知道的。
今年收費的事情也是才知道,并且收上來的錢并不會交給學校。是家委會的家長直接交給老師的,并且證實了補習老師是學校在職教師。
在被問到這種情況是否符合規定時,督導組人員認為是符合規定的。這件事情要這樣看,老師這屬于輔導性質,并不算補習班。
同時督導組成員表示:
從國家層面來看這個錢是可以收取的。錢不是學校老師收的,是家委會成員收取的,收取之后借用學校的教師會產生水電等費用。
錢會有一部分支付學校的水電費。同時錢是家委會轉給老師作為報酬的錢,嚴格來說不是有償補課,這是家長自發的行為,全部處于自愿,并且收費并不高。并且對于輔導費的使用明細自己并不清楚,都是家委會和老師之間的對接。
對于這件事,大部分家長持支持的態度
對于學校給出的說法,自然是值得推敲。其實不單單是離石一中,為了升學率,學校偷偷補習的事情還是很常見的。
升學率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家長也沒有拒絕學校補習的魄力,相反對于初三的家長對于學校的補習大多是保持支持的態度。
畢竟面對殘酷的普職比例,誰想成為被分流的哪一個呢?于是這種事情也就這樣在理論上不允許,卻又客觀存在的基礎上屢禁不止。
我們再看學校的收費,雖說直接聽43萬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是細算下來。學校表示每堂課需要大概3名老師,每晚3個小時。平均分配下來,每名老師每天到手不到一百余。
對于家長來說,一年時間600塊錢,就是兩堂私教課的錢,也不算貴。這才被大部分家長所接受,學校也可以說是很良心了。
所以這樣算下來,家長有讓學生補習的心情,學校剛好可以提供服務,收費也不貴。雙方一拍即合,這樣也可以緩解很多家長心里對于學生成績的焦慮。
想必這次家長把這件事情曝光出來,主要是不放心家委會成員私下收取費用。被曝光之后學校還能不能繼續提供補習服務,就要看學校后續的安排。
筆者寄語:
初三學生的壓力,我們都能理解。學校給學生提供輔導課程也不是罪大惡極的事情。只是希望既然有規章制度在,還是按照規章制度做事比較穩妥。
今日話題:你對學校家委會私下收費,給老師補習不算違規這件事怎么看?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李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