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目前,我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超過13.6億人,其中,職工醫保參保人數3.4億多人,包括在職職工2.5億人,退休職工9026萬人。對于職工參保人員來說,有一個變化需要注意,那就是隨著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辦法改革,2022年開始,部分地區個人賬戶
目前,我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超過13.6億人,其中,職工醫保參保人數3.4億多人,包括在職職工2.5億人,退休職工9026萬人。對于職工參保人員來說,有一個變化需要注意,那就是隨著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辦法改革,2022年開始,部分地區個人賬戶返錢有變化。同時,還有2個好消息,怎么回事?一起來看。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辦法迎新調整
在改革之前,參加職工醫保,個人一般繳費2%,全部繳費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的30%返還到個人賬戶,而根據2021年國家出臺的《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辦法迎來改革。
具體怎么調整呢?根據規定,只計入個人繳費,單位繳費不再返還到個人賬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劃入額度逐步調整到統籌地區根據本意見實施改革當年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
意見要求各省在2021年12月底前出臺實施辦法,如今,已經有青海、河北等一些省份出臺了實施細則,明確是從2022年開始實施改革,所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返錢從2022年開始發生變化。
其中,河北醫保局下發《河北省省本級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細則》,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在職人員個人繳費基數的2%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不再進入了;而退休人員劃入額度為2022年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首次劃撥暫按2020年省本級企業、機關事業平均基本養老金的2%分別劃入企業和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待2022年平均基本養老金發布后再補劃差額。
河北人社廳的數據顯示,2020年省本級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為每月3682元,所以,首次劃撥每月劃入金額為3682元×2%=73.64元,全年就是883.68元。等2022年養老金公布后再補差。
河北省醫保個人賬戶是一步到位,而有的省份是分步實施的。比如,青海出臺《青海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實施辦法》,設立3年過渡期,從2022年開始,單位繳費計入原來的50%,從2023年開始不再計入;退休人員從2022年開始計入原來的50%,2023年開始劃入額度為2021年全省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
從中可以看出,改革之后,由于單位繳費不再計入個人賬戶,所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錢會變少,但是統籌基金的錢會變多,有利于提升門診共濟保障。
同時有2個好消息
雖然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的錢變少,但是有2個好消息,第一就是門診費用報銷待遇提升,門診看病負擔減輕。
單位繳納的醫保費全部進入到了統籌基金,這個大池子的水會變多,而且,會將更多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參保人員的就醫負擔會進一步減輕。
比如,青海規定,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報銷范圍,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在職職工在三級、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政策范圍內的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為50%、60%,退休人員提高10%。
河北明確,普通門診統籌起付線由原來的400元降低到100元;年度支付限額基本醫療保險由原來的800元,按45歲以下、45歲以上、退休分別漲到2000元、3000元、3500元。
所以,簡單來說,個人賬戶錢變少,換來的是門診報銷待遇的提升,一減一增,是非常值得的,克服了個人賬戶風險共濟的局限性。
第二個好消息就是,個人賬戶的錢使用范圍擴大了,可以家庭共濟了。
雖然個人賬戶錢少了,但是可以使用范圍擴展了,之前只能參保人員本人使用,改革之后,可以給配偶、父母和子女來使用了,可以用來支付他們的看病就醫買藥的自付部分。
這一個調整是非常人性化的,因為一個家庭中,有的人個人賬戶錢可能用不完,躺在賬戶里發揮不了作用,不能給不夠用的家人使用,而家庭共濟之后,就能彌補這個短板,充分發揮個人賬戶的作用。
比如青海確定,建立家庭共濟賬戶,創建人可將自己個人賬戶中的一定資金劃轉到共濟賬戶中,每次劃撥金額不低于500元。
總之,醫保在不斷改革和完善,也將給廣大參保人員帶來更多的實惠。為國家點贊!
了解更多醫保新變化,歡迎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轉發給更多的人知道!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丁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