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外來生物入侵”,一直是近段時間的一個熱點。在網上曝光了一條新聞,20元每條的太陽魚出現在四川了,南方人則表示,難道四川就沒有太陽魚嗎?不過,針對這樣的生物入侵,有很多人則表示,會不會對當地的漁業資源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四川的相關人士表示,
“外來生物入侵”,一直是近段時間的一個熱點。在網上曝光了一條新聞,20元每條的太陽魚出現在四川了,南方人則表示,難道四川就沒有太陽魚嗎?不過,針對這樣的生物入侵,有很多人則表示,會不會對當地的漁業資源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四川的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在四川確實發現了太陽魚,不過當前發現的太陽魚數量不多。有網友表示,選擇哪里不好,為什么偏偏選在了四川?即便來了,估計都很難或者出川了!
太陽魚,淡水魚類,原產于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成魚體長24-40公分。大多數太陽魚都擁有格外出眾的色彩,而美麗的太陽魚種類中最為奪目的種類就是這一款被稱為“嫦娥”的種類,其閃爍著耀眼的金屬藍色調的魚身上布滿了桔色的斑紋,眩目而美麗的眼睛后端有一雙宛如耳狀的花紋,這是它們明顯的標志。種類約有30種,屬于多次性產卵的魚類。主食浮游動物及水生昆蟲,也吃水生植物、小雜魚和小型軟體動物。
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據分析,其含粗蛋白18.8%,粗脂肪1.15%, 其干物中17種氨基酸的含量高達17.68%,并富含鈣、鐵、磷、鈉、鉀等多種微量元素,是水產滋補食品。在南方城市,這種水產品是供不應求的,市場價格通常保持在18-22元。
太陽魚對于我國來說屬于外來物種,其營養價值豐富,于1987年被引入我國,目前主要是廣東、福建、浙江等地是大規模養殖。2021年6月,外來物種太陽魚入侵四川的消息得到相關部門確認:川內確有太陽魚出現,不過數量并不龐大,暫不會泛濫成災 。
不要小瞧太陽魚
太陽魚原產于北美,從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國大湖水系和全美國南方多個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河川、湖泊等水域里均有分布。個體較小,常見的多為50—100克/尾,大型約為2千克/尾。
其頭胸部至腹部呈淡橙紅色或淡橙黃色,背部呈淡青灰色,間有一些淡灰黑色的縱紋,但不太明顯。頭小背高,肉質豐厚。屬溫水性小體型魚類,生長適溫范圍大,可在1~38℃水溫狀態下生活,水溫2℃仍能在自然環境下安全越冬。因此,在我國南方地區完全能自然越冬。它適應性廣,食性雜,群體產量高,能自然繁殖。
太陽魚是中上層魚類,食性雜,它們瘋狂地吞噬當地魚類和其他水生物種,馴化時對沉落水底的飼料不會攝食,所以投配合飼料時必須做到少量多次,因其口徑小,配合飼料應該為粉狀或微粒狀。馴化時全池潑灑,然后再補充浮游動物。隨著馴化的進行,逐步增加配合飼料量而逐漸減少浮游動物量,最后完全馴化成攝食配合飼料,此時魚苗達到3-4㎝即可放下魚塘養成。
雜交綠色太陽魚太兇狠
從形態來看,藍鰓太陽魚的體型有些似尼羅羅非魚,外觀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鰓蓋后緣長有一黑色形似耳狀的軟膜,是所有太陽魚的一個共同特征,只是不同種其“耳膜”有不同顏色及不同形狀而已。
雜交太陽魚又叫雜交太陽鱸是科研人員精選北美太陽鱸科魚類原種進行雜交獲得。她具有肉味美、個體大、體形美、起捕率高等諸多優點。除食用外,它還是集游釣和觀賞于一體的理想品種。雜交太陽鱸的繁育與推廣系湖北省2001-2002年重點科研項目。
最近,在四川多個水域內發現太陽魚,雖然目前數量不多,但是不可忽視其將會帶來的影響,外來生物對于當地的生態平衡帶來的影響,并不是一天兩天能看到的,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還是越早處理越好。
太陽魚已經在四川泛濫,越早防范越好
有網友表示,在四川某水域兩小時內可以釣到80條太陽魚,并且都是體型較小的太陽魚,這就可以看出來,太陽魚或許已經開始在四川泛濫了。
當前,水產市場銷售價格比較穩定,保持在18~22元/斤。而且上市量較少,供不應求。味道鮮美,越來越多的食客對其青睞有加。各方方式的烹飪,都深受民眾的喜歡,比如水煮魚、麻辣魚、豆瓣魚。所有有網友調侃說:不用擔心太陽魚,只要是能吃的東西,沒有任何一條魚能活著離開四川。
馬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