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做過核磁共振檢查的朋友,想必對整個檢查流程十分熟悉。通常情況下,醫生并不會陪同病人進入檢查室,但是有時會要求家屬與病人一同進入。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就會猜疑:是不是核磁共振有輻射,醫生才會在病人檢查的時候待在外面?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對醫生的一種
做過核磁共振檢查的朋友,想必對整個檢查流程十分熟悉。通常情況下,醫生并不會陪同病人進入檢查室,但是有時會要求家屬與病人一同進入。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就會猜疑:是不是核磁共振有輻射,醫生才會在病人檢查的時候待在外面?
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對醫生的一種誤解,至于具體原因我們會在下面詳細解釋。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核磁共振沒有核輻射,而是具有電磁輻射,但一般的電磁輻射是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但是,在部分人的就醫經歷中,可能會碰到過有些醫生并不建議病人做核磁共振檢查,那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澄清:核磁共振沒有輻射
核磁共振檢查時,我們面對的是一臺機器,它并不是一臺完全智能的機器,如果沒有人在后臺進行操作和控制,機器沒有辦法單獨完成檢查工作。因此,這才有了病人在檢查的時候,醫生不在現場的情況。
因為醫生必須要進入后臺的操作室,通過電腦支配磁共振機器的運轉,以此來幫助病人進行身體各部位的檢查。而且,當檢查結束的時候,醫生需要通過電腦處理病人的檢查圖像,由此病人才能看到自己的成像片子,了解身體內的病情程度和身體狀況。
而醫生要求家屬與病人一同進入的情況其實是“因人而異”的,并不是檢查時的常態。比如說,接受檢查的患者是一位兒童,這時就需要家長陪同,輔助兒童做各項檢查。另外,若是一位有行動障礙的患者,或是有幽閉恐懼癥的患者,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時也需要家屬的陪同。
因此,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時,醫生的不在場是有原因的,望大家不要因為不清楚真實情況而盲目猜忌。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需要跟大家澄清一下,那就是核磁共振檢查并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的輻射傷害。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深入了解什么是核磁共振?它是怎么檢查身體疾病的?
其實,聽名字就能感覺出核磁共振是一種復雜的檢查方式,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講解時會盡量簡單通俗一些。
當我們在做核磁共振檢查時,磁共振機器開啟之后,會提供一個比較強的磁場,由于人類的身體組成大部分都是水,因此當人體被磁場包裹時,水中含有的氫原子核就會與周圍的強磁場發生一定的相互反應,即所謂的“磁共振現象”,并產出一些明顯的電磁信號,而磁共振機器就會捕獲這樣的信號,并將其投射到后臺的電腦上,最終成像。
以上整個過程就是核磁共振的檢查原理,因為人體中不同組織的水含量是不一樣的,所以最終的成像也是不一樣的。
可見,核磁共振的檢查過程中,釋放出來的不是“核輻射”,而是“磁場”。對人體來說,磁場不具有傷害性,因為我們現如今所生活的地球不就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嗎?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核磁共振檢查對人們來說是安全的,不過,對于孕婦來說,建議慎用。
那除了具有安全性,核磁共振這種檢查方式對人體來說還有其他哪些優點呢?
二、與其他檢查方式相比,核磁共振有什么優點?
核磁共振成像不僅沒有放射性危害,還有著掃描時間快,分辨率高、成像參數多、圖像更清晰的優點,能發現肝臟出現的一些細小的病變,使得醫生能做出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在臨床上,核磁共振檢查也被看作是比較重要的肝癌早期的檢查方法。
另外,由于核磁共振主要是檢測人體各組織器官中的水分變化,因此,不會涉及到向病人體內注射造影劑,因此,相對于增強CT檢查,核磁共振對人體的傷害風險更小,因為部分患者會對造影劑過敏,會引發身體的過敏反應。
此外,相較于CT來說,它不僅能清晰地顯示病變,還能呈現出一種立體圖像,有助于對病灶出現的位置進行精準的定位。而CT檢查則是一層一層地進行平面掃描,很容易漏掉一些關鍵的病變部位。
同時,核磁共振能檢測出人體顱腦出現的常見疾病,如腦內外血腫、腦腫瘤、腦缺血、脊髓空洞癥和脊髓積水等。除了顱腦疾病,它也能清楚、全面地顯示人體內心肌、心包、心腔或其他細小的組織結構,從而診斷出各種心臟疾病,并成為人們進行心功能檢查的有效方式。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只要身體中的各種組織或器官出現實質性病變,都可以通過核磁共振進行檢查,相較于其他各種檢查方式,它在臨床上的適用范圍更廣,從輕微的炎癥病變到嚴重的癌變,都包含在它的檢查范圍之內。
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很疑惑,與臨床上其他類型的檢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檢查存在著諸多的優點,那為何還不建議做呢?
三、核磁共振有這么多優點,為何不建議大家做?
事實上,與“人無完人”、“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的道理一樣,雖然核磁共振有著諸多優點,但是依然也掩蓋不了它本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點。
那核磁共振會有什么樣的缺點呢?
首先就是它的價格昂貴,一般來說,核磁共振的收費在600~800元左右,不同的地區、不同級別的醫院、不同的檢測部位、不同的檢測強度,收費標準會存在差異。因此,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盡量在醫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癥狀和經濟條件綜合判斷,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測標準。
不僅如此,它成像速度也很慢。做一個身體部位的核磁共振檢查,其成像的時間至少要花費10~20分鐘的時間,所以每天做核磁共振的患者數量其實很少。
另外,在檢查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自主或不自主的肢體活動,容易產生運動偽影,會影響醫生對患者的診斷結果。尤其在進行胸部、腹部的檢查時,運動偽影的干擾性更強。
同時,在磁共振機器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音,容易損傷患者的聽力。不過醫生及工作人員會貼心地為患者配備耳塞,盡量使噪音降到最小。
由于鈣化灶、結石和骨皮質中含有的氫質子含量極低,使得核磁共振檢查對這類組織疾病不敏感,因為沒有足夠的電磁信號可以被磁共振機器接收。
可見,核磁共振也并非是萬能的,一方面,它存在以上諸多缺點,另一方面也在于,存在一部分人群并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如一些身體中裝有起搏器的心臟病患者,或是體內裝有磁性金屬、做過金屬支架手術的患者。因為核磁共振機器會產生強大的磁場,體內的金屬會因為磁場的吸引發生移動,會損傷人體器官。
再如一些急癥或危急的重癥患者,如肺部腫瘤、肺部炎癥及膽囊結石等腹部肝膽脾胰等患者,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測,一是因為成像慢,二是因為容易受運動偽影干擾,影響診斷結果的準確性。
因為核磁共振檢查過程中,會產生熱輻射,所以出現了發燒癥狀的患者,也不適合做強度大的核磁共振檢測。
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可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那在檢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我們略知一二呢?
四、做核磁共振檢查,需要注意的事項
因為核磁共振檢查會產生大量的磁場,所以,檢查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檢查前去除金屬物品
患者與陪同人員在進入檢查室之前,需要除去身上攜帶的手機、手表、鑰匙、金屬皮帶、金屬飾品等金屬物品,不然,在檢查的過程中,這些金屬物品會對磁場造成干擾,形成偽影,影響患者的診斷結果。不僅如此,一些貴重的金屬物可能會受到磁場的破壞,給患者帶來財務損失。
2、腹部、盆腔部位的檢查事項
檢查腹部的患者,包括肝、腎、脾、膽道等組織器官的檢查,需要在檢查前禁食4個小時,并在檢查前注射 一支 654-2,同時,在檢查的過程中,不要突然的咳嗽、吞咽等,保持呼吸平穩。如果進行盆腔部位的檢查,患者在檢查前不能解小便。
3、女性檢查前不要化妝
女性患者在進行檢查前不要化妝,部分化妝品中含有金屬,而且,也不要涂抹指甲油、止汗藥、防曬霜等。
4、特殊情況患者要有專人陪同
對于有躁狂、癲癇、幽閉恐懼癥的患者來說,在檢查時,要有專人陪同來輔助檢查,對于行動有障礙的人來說,也需要有人陪同。
5、檢查后的注意事項
部分患者會出現煩躁情緒及惡心等不適,做完檢查后,要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心態,并注意休息。
溫馨提示
不論做任何檢查,不僅要對這項檢查了解清楚,還要了解清楚自身的身體實際情況,然后對號入座,判斷自己是否進行檢查,以及適合什么樣的檢查,并清楚地知道檢查的前、中、后,應該注意些什么,哪些該做,哪些又不該做,這樣才能讓檢查結果更準確,不白花冤枉錢!
何俊遠